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上传人:无川 文档编号:36038870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6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师范大学 2021 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重庆师范大学 2021 年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生物起源论 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3.自我效能感4.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 5.最近发展区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蔡元培的教育独立就是教育独立于政治经济。2.要素主义注重阅读经典著作。3.隐性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隐性课程。三、简答題三、简答題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3.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4.美国的国防教育法。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次作文考试完试卷发下来后,小林说:“我这次考得不好,我不会写作文,特别是老师要

2、求的那种作文。”小杨说:“我考得不好,我早知道我考不好,我该早点努力的。”小张说:“我运气太好了,我不会写作文,老师给我了 A,估计是他没认真看吧。”下课后,小张马上出去打篮球,而小杨则认真在座位上分析自己的试卷。用归因理论分析材料中同学们的行为表现,并且对如何提升小张的动力水平提出建议。2.材料:关于雷雨的教学安排,第一堂课,教师让学生自读,并且以最深刻的一点写 100 字左右的短评。第二堂课,学生分组,然后讨论自己要表演的具体情况,老师指导。第三、四堂课,小组表演,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教师适当点评,评出最佳演员等奖项,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一个体会。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来分析材料中

3、教师的教学安排。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生物起源论参考答案: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它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但是,该学说也存在一个根本的错误: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区别开来,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2.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参考答案: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依据个人需要。主要观

4、点:第一,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第二,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和需要;第三,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第四,人的本性在于“自然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本位论倡导人的自由与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与地位,这也是对人性的一种解放。但是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会毁坏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3.自我效能感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的唤起。

5、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4.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参考答案:(1)卢梭强调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要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人要接受三种教育: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即自由成长,不受传统束缚,身心协调发展,能适应新社会的新人。(3)方法原则是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充分的自由,遵循天性,不压制、不灌输,教育的内容符合儿童各个段的年龄特征。5.最近发展区参考答案:最近发展区即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指学生现有的身心成熟程度,后者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获得的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发

6、展区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人的发展,社会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蔡元培的教育独立就是教育独立于政治经济。参考答案:错误。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是指:教育经费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2.要素主义注重阅读经典著作。参考答案:错误。要素主义把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永恒主义教育强调阅读经典名著。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为:(1)把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2)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3)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4)强调教

7、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为:(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即培养永恒的理性。(3)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古典名著是培养理性的途径。(4)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3.隐性课程就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隐性课程。参考答案:错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的、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

8、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三、简答题三、简答题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参考答案:(1)“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的他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2)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2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第二,指“学校含有社

9、会的意味”。3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第二,“行是知之始”;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第四,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3)启示。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2 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

10、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的,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 生活中随处存在可学习的东西,要拓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把握生活中的学习机会。4 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方法。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见 2020 年东北师范大学真题)参考答案: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桓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东方文化教育和学术的中心。(1)性质。1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11、。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它是官学;同时,稷下学宫的教学与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官方不多加干预,这又体现了私学的性质。2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1 学术自由。a.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b.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c.自由还体现在欢迎游学,教师来去自由,学生自由择师,且学无常师。d.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大表现,促进了学术的繁荣。2 尊师重道,待遇优厚。齐王不仅在精神上尊重教师,而且在物质待遇上对教师也很优厚。3 不治而议论。稷下先生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言论,他们在地位上与

12、君主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师友关系。学者们既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性,又体现了君主给予学者们极高的政治待遇。4 在管理规范上出现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一弟子职。3.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参考答案: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关于促进教师成长可以从教师队伍和教师个体两个角度进行。1 教师队伍专业化的主要途径:a.国家有教师资格的准入制度和在职教师的管理制度。b.国家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内容和措施,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c.国家完善了教师教育制度,提供各种教师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与手段。d.形成了公认的教师专业团体。2 教师个体专业化的主要途径:a.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寻求自我专业发展的途

13、径。b.职前培训(师范教育)与在职培训。c.制订自我生涯发展规划。d.进行教育研究。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e.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f.新教师的入职辅导。g.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4.美国的国防教育法。参考答案:(1)背景: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教育质量差成为美国教育被批评的焦点。1957 年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开始反思自身的教育问题,并将教育提高到国防高度。为适应与苏联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改革教育的呼声更为强烈,1958 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2)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

14、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新三艺”)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3)评价: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1.用归因理论分析材料中同学们的行为表现,并且对如何提升小张的动力水平提出建议。参考答案:(1)小林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小杨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小张将成功归因为运气。(2)正确阐述归因理论。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

15、度、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韦纳将以上六个因素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三个维度之内:控制点(因素源)、稳定性和控制性。(3)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最好将成败归因为内部的、可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因此小张要学会正确地归因。2.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来分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安排。参考答案:(1)知识观。知识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2)

16、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有意识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面对新信息和新命题,学生都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即学习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2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共同分享学习资源完成的。3 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并不是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避免将教学看成知识的传递,而要将其视为知识处理和转换的过程。(4)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操作、对话、协作等进行意义建构。所以,建构主义提倡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