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38847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 地球的内部(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五年级科学地球的内部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学 习 目 标010302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果。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目录CONTENTS 新知导入新知导入01030204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探究新探究新知知全课小结全课小结新知导入新知导入0101新知导入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地球的表面,你能大胆想一想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吗?探究新知探究新知0202探究新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0101你能从下面这些现象中推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吗?探究新知01我会想我会想根据火山喷发可以推测出地球内部不是空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存在炙热的岩浆根

2、据地震能推测出地球内部是不稳定的,会运动和变化,岩层会承受很大压力,所积聚的能量需要释放根据地热可以推测地球内部有大量的热能,可能比地表温度高资料阅读0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索17km2900km5100km6378km火山和地震透露出一些地球内部的信息。可为什么会产生火山和地震呢?为了解开谜团,人类从地球内部寻找原因。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12 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熟鸡蛋,这深度连鸡蛋壳还没有钻透呢。20 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

3、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探究新知01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壳地幔地幔地核地核地震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 50 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在地下 2900 千米处,也发生明显变化。他们推测这是地球内部两种物质分界导致的,于是将两个物质分界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分界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探究新知01整理地球圈层信息圈层名称平均厚度已知特点A.地壳有厚有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均为坚硬的岩石B.地幔厚约2900千米为不同形态岩浆C.地核厚约3400千米高温高压探究新知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

4、0102一些科学家认为,地幔和地核会进行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而最外层的地壳也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只一样随之运动起来。地震是人们直接感知到的地壳运动的反映,更普遍的地壳运动则在长期地、缓慢地进行着。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探究新知0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碰撞和板块分离均为板块的水平运动。板块碰撞是指两个同类型板块发生会合、相互挤压,形成造山带的作用和过程。板块分离指两个同类型板块在持续外推力的作用下相互远离的过程。板块交

5、错反映了板块的升降运动,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引起海陆变迁,下沉形成海沟,抬升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探究新知01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在有色淀粉中加入热水,搅拌均匀后,用酒精灯加热,持续搅拌至糊状。放入三四块泡沫块,继续加热,观察泡沫块的运动。探究新知01淀粉糊、泡沫块、酒精灯分别模拟什么?泡沫块的运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酒精灯地球内部的热量淀粉糊岩浆泡沫块地球板块泡沫块由于受到软流层的推动,会根据软流层发生水平运动,移动过程中也会受到相邻泡沫块的阻碍。探究新知01实验分析分析一、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什么?二、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有哪些?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的运动火山喷发、地

6、震、海陆变迁、大陆漂移探究新知认识海陆变迁0103根据发现的化石,你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吗?探究新知01早在4000万 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雄伟、高大的山系。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菊石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泥盆纪至白垩纪。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生存与2.5亿年前至9000万年前。探究新知01板板块变化化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比较今天的地球与两亿年前的有什么不同?2亿年前现在1.5亿年前探究新知01大大陆漂移漂移两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

7、起的,现在则是相互分离开来的。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由于当时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小试牛刀练习巩固巩固1、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2、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3、全球有六大板块。()4、六大板块都在大陆上。()5、喜马拉雅山原来可能是海洋。()全课小结全课小结0303全课小结地球的内地球的内部部01知道了地球内部有什么知道了地球内部有什么02知道了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知道了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03了解了地球板块运动的原因了解了地球板块运动的原因04了解了大陆漂移学说了解了大陆漂移学说课后作业课后作业0404课后作业查阅资料,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地球板块在运动?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