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38846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9古诗三首 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wn rn y li m tin w yu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涕( ) 遗( ) 岳( ) 巫( )梯( ) 溃( ) 兵( ) 噩( )3.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泪尽(jn jn) 涕泪(t d) 蓟北(l j)漫卷诗书(jun jun) 摩天(m mu) 襄阳(nng xing)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遗民泪尽胡尘里(指遗留下来的人民) B. 五千仞岳上摩天(指华山)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5.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

2、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6.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句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 ,诗人“涕泪”是因为 。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有这样的表现不是因为( )A.国家平定了叛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B.诗人回想到战

3、乱期间,黎民受苦,颠沛流离,因此感怀C.诗人听说蓟北被叛军占领了,悲从中来,无法压抑(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诗营造了一幅 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的心境。作者用字准确: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故用“ ”;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所以用“ ”;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所以用“ ”。7.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写出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意思: 思想感情: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句意思: 思想感情: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句意思: 思想感情: 8.我会积累填空。(1)本课所学的古诗中

4、,陆游的诗句“ , ”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王之涣的诗句“ , ”令人觉得玉门关是那样孤独;从王昌龄的诗句“ , ”我们读出了将士们的豪言壮志。(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翘首南望,却又年年失望的句子是“ , ”。(3)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本单元中,杜甫写的表达听闻收复失地后的心情的诗是 ,抒发了诗人 。诗中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 , 。9.课本直通车。(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两句诗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前一句把战斗之_,战事之_写得十分突出;后一句是身经百战的将士_的誓言。(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即从”“穿”“便下”“向”四个词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连接起来,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_心情以及_的思想感情。(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诗侧重_。一个“尽”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_;一个“又”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对南宋朝廷的_之情。(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中“入”字和“摩”字的作用分别是:_。能力提升课内阅读。(一)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

6、1.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二)阅读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完成练习。【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岳/上摩天。2.后两句诗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把诗句中的字与其表达的情感用线连一连。尽 作者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望 受压迫之苦和无限的辛酸又 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3.下面与“南望王师又

7、一年”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A.铁骑无声望似水 B.但悲不见九州同 C.铁马冰河入梦来 D.位卑未敢忘忧国4.陆游一生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字中饱含的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你还积累了哪些陆游的爱国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两句) 课外阅读(一)阅读诗歌示儿,完成练习。【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理解词语。元: 但: 无: 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 ,诗人的嘱咐是: 。(用诗中原句填空)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诗歌塞下曲,完成练习。【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

8、满弓刀。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 ) A.田园诗 B.边塞诗 C.送别诗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 。3.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 拓展延伸猜一猜,选一选,想一想。在描写战争的诗词中,唐代的诗词多是表达出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而宋代的诗词多是抒发壮志难酬的惆怅。下面诗词句中富有唐代气息的是(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B.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C.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选择的理由: 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万仞,遗留,摩天,五岳2.鼻涕 遗留 五岳 巫婆 梯子 溃败 当兵 噩耗3.jn t j jun m x

9、ing4.A5.D6.(1)消息来得突然 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A (2)疾速飞驰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穿 下 向7.(1)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都磨破了身上的铠甲,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歌颂和赞美(2)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表达了诗人的满腔悲愤与热切期望。(3)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表达了诗人听闻收复失地后愉快、兴奋的心情。8.(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

10、王师又一年(3)诗仙 诗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对收复山河的喜悦之情。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9.(1)艰苦 频繁 豪壮 (2)喜悦 迫切渴望回到故乡 (3)抒情苦难的深重 失望(4)边塞寂寞、萧索(5)“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表现出山的高峻【能力提升】课内阅读。(一)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1.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2.立誓破敌,决战决胜(二)1.B 2.尽 作者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望 受压迫之苦和无限的辛酸又 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3.B4.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课外阅读(一)1.同“原”,本来。 只。 不要。2.诗人自己(陆游)3.不见九州同 无忘告乃翁4.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