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388250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文言文二则 分层作业基础巩固 1.看拼音,写词语。ji yun j xu f r zhng bin 2.比一比,再组词。俱( ) 援( ) 辩( )惧( ) 缓( ) 辫( )3.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学弈(y lun) 弗若(ff) 弓缴(zhu jio)教诲(hu hu) 辩斗(du du) 盘孟(y y)4.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 ( ) 非然也( ) 思援弓缴而射之 ( ) 为是其智弗若与( ) 5.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

2、确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孰/为汝/多知乎?D.思/援/弓缴/而射之7.给“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A.代词,指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B.代词,代指鸿鹄。C.助词,相当于“的” D.代词,指弈秋的教诲。8.翻译下面的句子。(1)惟弈秋之为听。译文: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译文: 9.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学弈中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

3、么不同? (2)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3)(3)从两小儿辩日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品质? 能力提升 课内阅读。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 辩斗: 以: 日中: 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 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

4、 (2)孰为汝多知乎? 3.结合文章内容来看,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是因为第一个小孩儿是从 的角度判断的,第二个小孩儿是从 的角度判断的。4.现代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和日出、中午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论语中的名句(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不同的两点) 课外阅读(一)阅读凿壁偷光,完成练习。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

5、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西京杂记中央文献出版社)【注释】引:引来,使出现。 邑:同乡。 文不识:人名。 与:帮助。 资:借。 大学:很有学问的人。1.“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字读音是 ,意思是 。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组词为 。2.对“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匡衡于是穿墙而过,去吸引邻居家的火光B.匡衡于是翻过墙去,把邻家的火光引了过来C.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3.把“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改写成现代汉语是 。匡衡这样做的原因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 。4.读了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

6、示呢? (一)阅读怕后生笑,完成练习。欧公晚年,尝自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其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选自宋人轶事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欧公:指欧阳修。窜定:刪正、改定。嗔:怒,生气。1.“晚年”的意思是( )A.傍晚的时候 B.年末的时候 C.年老的时候2.本文写欧阳修晚年做的事是 。3.“自苦如此”的意思是 。欧阳修“自苦如此”的原因是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拓展延伸 论语中的名言有很多,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还知道哪些呢?写一写吧。(

7、至少写出三句来) 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救援,俱学,弗如,争辩2.俱在 救援 辩论 惧怕 缓缓 辫子3.y f zhu hu du y 4.教诲 这样 引,拉 聪明才智5.C6.D7.C D B A8.(1)只听弈秋的教导。(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但是中午的时候离人远。”9.(1)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另一个人三心二意。(2)孔子具有谦虚、实事求是的品质。(3)敢于对问题进行思考、辩论,大胆质疑。【能力提升】课内阅读1.辩斗:争辩,争论 。 以:认为。 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 汝:你。2. (1)孔子不能做出判

8、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3.视觉 触觉4.C5.(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课外阅读(一)1.di 到,及 力有不逮2.C3.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希望能读遍主人家的书4.示例:我们要学习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匡衡不怕艰难学习的恒心与毅力。(二)1.C2.修改自己一生所写的文章3.这么辛苦 怕后来人发现了文中的错误会笑话 4.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欧阳修是一个负责任,为人为文严谨,对自我的要求很高的人。【拓展延伸】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