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38807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 手指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分层作业(部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手指 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看拼音写词语。ji ch ni ku xing mo zu bng yu b mio xio xing l f yng yng zn ch yu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按弦(xun) 揿电铃(qn) B.窈窕(yo tio) 秽物(hu)C.轧伤(zh) 拧螺丝(nng) D.享受(xing) 爱憎(zng)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简单( ) 舒服( ) 团结( )薄弱( ) 渺小( ) 强硬( )4.照样子,写词语。随时随地 直直落落 5.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附庸 形容气势宏大。养尊处优 单

2、薄;不雄厚;不坚强。薄弱 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6.读一读,把加点的词语换成别的词语,意思不变。(1)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 )(2)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3)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4)你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 ),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5)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 )的机会最多。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3、。 ( )(2)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 )(3)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 )(4)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8.我读懂了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1)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A.对比 B拟人 C夸张突出食指 、 的外形特点。(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以手指的全体 人的全体,阐明“ ”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9.课本直通车

4、。手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本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 来进行描写,阐述了“ ”的道理。能力提升 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并完成后面练习。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 、 、 三个方面进行描写的。2.文中

5、的过渡句是 ,其作用是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种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课外阅读阅读短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片段),完成练习。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

6、事!一个月以前,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不过当时张遑失措,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

7、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枪炮声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傍晚,我坐在校旁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

8、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欢喜甚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

9、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1.从结构上来说,短文记叙“逃难”的情节属于 描写。2.从行文中,你能感受到丰子恺散文的哪些语言特色?请结合具体词句指出。 3.孩子们最喜欢“逃难”是因为( )A.“逃难”非常好玩 B.“逃难”所到之处景色非常美C.孩子并不知“逃难”背后的紧张危险,只享受过程的新奇愉快4.“我”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拓展延伸 如果手指会说话,根据丰子恺笔下的手指特点,以下这些话最有可能是谁说的?A.大拇指 B.食指 C.中指 D.无名指 E.小指1.老兄,累的可不止你一个,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呀!( )2.我虽然长得高,可是干苦差事不适合我,我给你们打打下手就好了。( )3.呜呜,

10、我虽然样子秀丽,但什么事都出不上力,估计主人觉得我最没用了。( )4.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 )5.大家这么能干,而我能力有限,那些装扮门面和不怎么费力的小事就交给我吧!( ) 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接触,纽扣,相貌,左膀右臂,渺小,享乐,附庸,养尊处优2.B3.示例:复杂 难受 分裂 雄厚 庞大 软弱4.示例:每时每刻 百发百中 真真假假 端端正正5.堂皇 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附庸 形容气势宏大。养尊处优 单薄;不雄厚;不坚强。薄弱 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6.(1)用力 使劲(2)秀美 (3)体面 (4)苗条 (5)承受7.排比 反问 比喻 拟人8.(1)A 突出食指直落、强硬的外形特点。(2) 人的全体 团结就是力量9.丰子恺 姿态和性格 团结就是力量【能力提升】课内阅读。1.身体 头 构造2.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引出下文3.大拇指最肯吃苦。相帮扶住琴身;抵住要喷出来的水;按住要流出来的血;顶住要翻倒的重东西;读书时翻书页:进门时揿电铃课外阅读1.插叙2.朴素自然,明白如话。如开篇作者和四岁孩子华瞻的对话,家常式的口语,让读者倍感亲切3.C4.作者主张成人应该向孩子学习,抛开世俗外在的功名利禄的累赘,学会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如此这般,即使在危险或艰难的境遇下,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拓展延伸】B C E A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