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38805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分层作业含答案5.草船借箭 分层作业基础巩固一、读拼音,写词语。 他d j( )小亮的才干,s z( )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n lng zhung( )。但小亮shn j mio sun( ),先他请来了co( ) 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二、形近字组词。诸( ) 呐( ) 妙( ) 寨( )著( ) 纳( ) 炒( ) 赛( )三、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3)鲁肃答应诸葛亮不告诉周瑜他

2、借船的事,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4)诸葛亮说:“都督委托,( )照办。”(5)江上雾很大,敌人( )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四、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都督(d) 调(tio)度 B.丞相(chng) 幔子(mn)C.擂鼓(li) 呐喊(n) D.水寨(zhi) 弓弩(n)2.“神机妙算”中“机”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时机,机会 B.心思,念头 C.计谋 D.灵感3.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多选) 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C.他算

3、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五、品味探究,完成相关的练习。 1.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我知道周瑜说这话是在 。2.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我知道周瑜这样说是对诸葛亮 。3.“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 4.“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5.“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

4、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段话是 对 说的,表现了他 的特点。6.“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曹操 。7.“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从诸葛亮的话中我感受到此时的他早已 。六、课文直通车。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写的是时期, 、 、三国之间的故事。(3分)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3.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的曹操、_的鲁肃、_的周瑜、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能力提升课内阅读阅读草船借箭(节选),

5、完成练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到雾散时,诸

6、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嘁“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1.文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其作用是 。 2.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插鼓,一边呐喊”? 3.在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写下来。 4.鲁肃的“ ”和诸葛亮的“ ”形成对比,突出了诸葛亮的 。5.周瑜大吃一惊,长

7、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6.下列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解释正确的是( )A.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B.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C.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课外阅读阅读空城计(节选),完成练习。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薄(bb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率(shuil)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

8、,但严(骏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

9、,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有改动)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字。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 )(2)指危险就在眼前。( )(3)深沉地思索。( )3.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

10、”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4.用“ ”画出文中两处描写琴声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第一处: 第二处: 5.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是怎样的人。诸葛亮: 司马懿: 6.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半夜弹琴暗中作乐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拓展延伸我们都是五年级的同学,学了本课,你也一定会去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吧。那现在就让我来考考你,“三国”故事、人物知多少。1.三国演义中智者

11、的化身当属军师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 、 等。2.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 ,使青龙偃月刀的 和使丈八蛇矛枪的 。3.填人名,补足歇后语。(1)( )借东风巧用天时(2)( )借荆州有借无还(3)( )进曹营一言不发(4)( )打( )个愿打,一个愿挨,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诗句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 。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 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成语: 人物及故事: 参考答案:【基础巩固】一、妒忌 私自 军令状 神机妙算 曹二、诸位 呐喊 奇妙 寨子 著名 纳凉 炒菜 比赛三、既然 必然 仍然 果然 当然 忽然四、选择题。1.B 2.C 3.ABC五、1.明知故问。2.步步紧逼。3.忠厚守信。4.谋划周密,安排巧妙。5.诸葛亮 鲁肃 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