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38799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组 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群文阅读教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同步单元备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联读一、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1.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

2、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8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2.教学提示本任务群为2.5学分,45课时。写作次数不少于8次(不含读书笔记和提要)。(1)运用专题阅读、比

3、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2)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3)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如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作品,关心当代文学生活;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举办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话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更多

4、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为学生提供观察记录表、等级量表等自评互评的工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二、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作品的学习,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2.通过诵读涵泳,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独立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3.学习本单元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经典诗歌作品,借助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4.在学习本单元作品的基础上,联系对既往文学作品的学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5、写一篇文学短评。三、学情分析1.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能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文学作品主要是以感受体验、品味语言为主,文学鉴赏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2.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和第一单元同属于一个学习任务群。学生在学习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古代诗词,既有横向的比较,又有纵向的对比。四、教学过程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并积累常见文学常识,

6、为诗歌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奠定基础。2.比较三位作家所处不同时代、生平,把握诗歌内涵,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3.从语言、形象、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学习重难点:1.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感受作品不同的文学风格并探因2.比较鉴赏不同时期诗人的代表作品,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激情导入:唐诗是长安金碧辉煌的宫殿,这里有“十八学士登瀛州”的历史辉煌与李白嘲弄权贵的醉态笑影;唐诗是洛阳三月倾城盛开的牡丹,一代唐人追求弘丽富贵的审美情趣全在这天姿国色之中;唐诗是故国山河中的一轮皎洁的明月,这里有清丽的妩媚和诗情画意中的永恒;唐诗是烽火连三月的边塞,一代征人在这

7、里染白了青丝秀发而留下来的是那一声声如怨如诉的羌笛思归之情;唐诗是楚馆青楼的歌筵酒席之间红裙翠袖式的浅酌低吟,含蓄的真爱与纯洁的友情,都与天地并生;唐诗是浮图道观中的木鱼青灯,梵音袅袅,仙雾缭绕,生命如歌,人生如梦,诗思如云,境界如烟学习任务一:梳理唐代诗歌相关常识(见导学案)一、唐诗的流变与分类1唐诗的发展流变(1)初唐诗歌:四杰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卢照邻: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除此之外,陈子昂:天地间走来一个陈子昂(2)盛唐诗歌:盛唐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一个被称之为人人都可尽能、尽才、尽心、尽情的时期

8、。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一个爱夸张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天地之大任我翱游的诗仙,有着吞吐宇宙的一份豪气杜甫:一个一生漂泊,以舟为家的上不了岸的诗人。一个蘸着血和泪写诗的现实主义诗人,愁人愁国的诗圣朱门酒肉臭,路在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中之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中唐:韩派:韩愈、孟郊、贾岛白派:白居易、元稹、张籍、柳宗元、刘禹锡(4)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加一个韦庄2唐诗的分类体裁:绝句(第三句不压韵)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9、题材:送别诗思乡怀远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哲理诗酬赠诗二、唐诗的特点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其特点为:1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2作者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3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

10、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4体制齐备。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楚辞体也有人写作,有些诗孕育着“词”的体裁。5技法娴熟(1)富于形象性和自由、大胆的想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艺术的基本规律。诗歌唱生活,抒发真挚的感情也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在大多数诗歌中,主要形象是抒情主人公(一般即是诗人自己)的形象。(2)高度凝练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高度凝练,短小精悍,也是诗歌的一个显著的特点。由于诗歌是着重于抒情的,必须尽可能提高字词中含情的浓度,才能增强其艺术感染力,所以诗歌创作要考虑将所抒之情尽可能浓缩在最少的字句中,这

11、样以来,篇幅的短小精悍便是十分自然的事了。(3)富于音韵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一种更为精美的语言艺术,对韵律美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它形式比较短小,字句有限,而又须高度凝练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诗人浓烈的感情,使读者闻之动心,易唱易记,所以,必须较其他文学形式更富于韵律美。唐诗是富于韵律美的典范。三、唐诗的阅读与欣赏1.从诗的意象上去理解、把握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2.从诗的表现手法上去把握唐代的诗歌,继承了自诗经开始的赋、比、兴手法,并以众多流派和名家的创作实践极大的丰富

12、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赏析时,我们可以抓住诗所用的手法,结合诗的内容、语言、意境等进行分析,以揭示诗歌的特点。3.从诗的立意或表达的情感上去把握中国古代是非常看重诗的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很注重诗所蕴含的情感。因此,诗歌的立意情感的品位高下,常常就成为评判一首诗优劣的重要标志。4.从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上去把握中国历代诗人也大都非常重视炼词炼句,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佳话。读诗时,可注意从字句的形象性,字词的表现力或谐音双关等角度去分析、把握。5.从诗歌内容类型上去把握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送别类。怀古类。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战争或边塞类。闲适类。借景抒情

13、类。托物言志类。爱情类。民生类。6.从诗歌风格特点上去把握“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李白之诗清新飘逸,杜甫之诗沉郁顿挫,王维之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学习任务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1.品读文本,整体感知作者时代写作背景体裁情感基调李白盛唐赐金放还歌行愤杜甫盛唐流寓夔州律诗悲白居易中唐被贬九江歌行怨2.知人论世,以意逆志3.把握主旨,感受形象诗篇缘文解题主旨句诗人形象主题思想梦游天姥吟留别借“梦”发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狂傲不羁蔑视去昂,向往自由登高登高抒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忧心忡忡感时伤势,壮志难酬琵琶

14、行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泪湿青衫怀才不遇,有志难骋学习任务三:情动辞发 披文入情活动一:填写下列表格,注意体会三首诗不同的意象、意境、情感诗篇常见意象意境情感表现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海日、花、石、熊咆龙吟、云、水富丽堂皇、热闹非凡、令人神往、神仙众多情景交融,物我皆悲想象、夸张、对比、比喻、衬托登高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凄清悲凉悲伤孤独对偶、白描、借景抒情琵琶行枫叶、荻花、月亮萧瑟凄冷感伤忧愁比喻、衬托、正侧活动二:细读文本 披文入情1.梦游天姥吟留别:神境仙界,迷离惝恍。(1)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诗人的心情怎样?试简要分析。【明确】景象:海日

15、、花、石、熊咆龙吟、云、水; “迷”“倚”“忽”等词表现了诗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2)诗人描绘的洞天仙境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特点:富丽堂皇、热闹非凡、令人神往、神仙众多。描绘这样的仙境,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2.梦游天姥吟留别:情景交融,物我皆悲。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诗人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明确】(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2)情感:悲凉、悲壮。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鸟飞回:诗人的处境正如在急风中低回盘旋的孤鸟。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肃杀之景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人生也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