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36038193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答案)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模拟预测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精编模拟预测卷01一、选择题1.(八省联盟)西周家臣多为家主的生活管家。春秋时期家臣除协助家主管理家事之外,也能参与家主的政治、军事等事务,后来家臣叛主事件频发。该变化本质上表明A.社会观念发生变革 B.“士”阶层已经崛起C.贵族政治趋向崩溃 D.宗法观念走向瓦解2.(龙岩市部分学校)周幽王二年,西周发生地震等多起严重自然灾害,太史伯阳父由此预测:“周将亡矣!”他的理由是,天地的阴阳之气是有次序的,失序则乱。后来,周幽王废嫡立庶导致诸侯叛乱,西周灭亡。由此可知A.自然灾害导致西周灭亡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C.诸侯争霸推动社会转型 D.天人感应观念盛行一时3.(辽宁省丹

2、东市五校)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 其 户 数”(“民 优 则 税 少 这 些 记 载 共 同反映出当时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 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 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4.(百校联盟)公元前720年,周平王见郑庄公久不来朝,打算分权给虢公,郑庄公因此质问周王,周王予以否定。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以王子狐在郑国为人质,郑国公子忽在周王室为人质,史 称“周郑交质”。这体现了当时A.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B.周王室的权威受到挑战

3、C.宗法观念趋向瓦解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5.(河南省十所名校)春秋时期跋扈腾达的家族很多,以鲁国为例,著名的有季孙 氏家的南蒯、阳虎,叔孙氏家的侯犯,孟孙氏家的公孙宿等,他们占据城邑,执掌国命,地位和权势远在公族国亲之上。这表明当时A.诸侯势大威胁王权 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C.等级制度渐趋瓦解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6.(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 说 明 商 朝()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

4、宗教色彩 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7.(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月考)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 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B.儒学主流地位确立C.官僚政治开始形成D.宗法分封制的瓦解8.(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社会阶层的分化源于宗法制瓦解 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9.(浙江

5、省百校第一次联考)“元起朔方,固己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关于此机构的设置,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管辖的范围是新疆、西藏、青海部分地区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其地位与六部相同C.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D.单列的行政区划由中书省直接管辖10.(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其封地是商代重要的东夷属国奄国所在地,这里的民众,既有商朝遗民,也有伯禽所带的周人,还有原来的奄国人。由此可见A.分封制下的诸侯独立性强 B.王族是分封制的主要对象C.周初分封有利于民族融合 D.分封制与

6、宗法制互为表里11.(八省联盟)从1931年 到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中国战场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即使是在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 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这说明A.日本集中全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B.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D.国民政府一直没有获得国际的支持12(百校联盟第三次联考).18 4 0年7月,英国全国宪章派协会宣告成立,协会追求下院的彻底改革,同时认为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成员及其发动组织的工人群众在请愿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也拒绝接受请愿书。随后,英国内阁下令解散协

7、会。这可以用来说明A.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B.民众反对资产阶级代议制C.议会与内阁政治上共进退 D.工人阶级尝试建立新政权二、材料题13 .(广东省执行中学第二次月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封建科举制自其产生到灭亡,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岁月。封建社会在古代中国的生命力如此之顽强,科举制是促使其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种“养料”。科举制既是维护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维护封建皇权的基石和利器,也是封建儒学意识形态的传播机和奴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温床。一一摘编自杨业汉 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材料二孙中山为中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开辟了道路。他提出官员必须由人民选举、为人民服务、受

8、人民监督。他深入地考察分析了西方的文官制度与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考选权”思想。孙中山指出监督权是“裁判官吏的机关,对于监督与保证各级官员廉洁奉公、尽责高效等,有极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革命政权的多次失败与重建后,他多次谆谆告诫广大国民党员与各级干部,要破除官本位思想,这为文官制度的近代化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一一编自经盛鸿 孙中山与中国文官制度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s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对文宫制度的主要构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1 4.(河南省十所名校联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9、要求。(1 4分)材料一列宁十分重视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早 在1 9 1 4年,初步提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危机,列宁指出:“同其他先进国家的国家托拉斯实行这种联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危机是这样深重,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劝,我们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苏俄政府兴办了一批由国家资金和外国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公司,通过这种形式吸收外资和学习外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苏俄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最初实践。摘编自张彩琴 关于苏维埃俄国的对外开放材料二1 9 7 8年1 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认

10、真讨论后,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作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的重大决策,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序幕。摘编自刘新民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及开放过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与中国对外开放采取的相似举措及意义。(8分)1 5 .(湖南十所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2分)材料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

11、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一梁 启 超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 9 2 1年1 0月1 0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某一回革命。(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答案l.C 2.B 3.C 4.B 5.B 6.A 7.D 8.B 9.C 1 0.C l l.C 1 2.A1 3.(1)积极: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维护大一统局面;推动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为君主选拔经世治国的贤相能臣。消极:禁锢知识分子思想。(6

12、 分)(2)构想:官员应是人民公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注重对官员的监察;注重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原因:学习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西方民主政治思想: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8 分)1 4.(1)背景: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危机;国内经济落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与苏俄进行“贸易接触”:列宁的倡导和要求。(6分,言之成理即可)(2)相似举措:兴办合资企业;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4分,言之成理即可)意义:引进了世界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1 5.(1 2 分)参考答案示例:(言之有理有据,可适当给分)周朝的

13、革命: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2分)周天子为维护与巩固统治而进行封邦建国、以藩屏周。(2分)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2 分)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再分封的权力。(2分)对天子要承担服从命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等义务,以拱卫周王室。(2 分)从而打破了之前的氏族部落政治,所以是一次革命性的制度创新。(2 分)汉朝的革命:是指汉朝选官制度的变化,即汉武帝时期推行察举制作为选官方式。(2 分)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察访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2分)经考核,量才授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2 分)察举制取代了以前以世袭

14、官制为主的选官制度。(2分)由重血缘出身到考查品德、才能,打破了血缘和门第。(2)以才能和品德作为选拔标准,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2分)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2 分)以三民主义为指导,致力于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和平均地权。(2 分)1911年 10月 1 0 日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1 2 日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1912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宣誓就职,成立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南京。并 于 1912年 3 月 初 通 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宪法。(4 分)虽然最终袁世凯接管了革命果实,有过短暂的专制、独裁与复辟,但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所以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也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