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6034347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州市湖北省恩施州市 20232023 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知识运用(一、知识运用(1010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2 2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殷红(yn)随声附和(hu)接踵而至(zhng)B亘古(gng)俨然(yn)心有灵犀(x)金戈铁马(g)C翘首(qio)高邈(mio)抑扬顿挫(y)顿开茅塞(s)D眼眶(kung)渲染(xun)暴风骤雨(zhu)一气呵成(h)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恬静旷野姗姗来迟相得益彰B点缀濡养自出新裁不言而喻C苔痕瞥见历历在目身临其景D纯粹笑涡草长莺飞与日具增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

2、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农人的眼中,种子是为人处世的品德象征。儿时的我经常惹是生非,爷爷就告诫我:“宁要硬种子,不做坏壳子。”B作为航天人,我们有责任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敢于坚持、敢于胜利是我们义无反顾的选择!C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之际,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必将为世界经济增强稳定性,注入新动能。D琳琅满目的住宅楼、宽敞通达的柏油路、红火热闹的商业街走在恩施新农村,如同置身于现代化的城市社区。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字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出现的字成千上万,这样的符号能够为人所使用,肯定不是杂乱无章的。B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植根心底。C土家族的“西兰

3、卡普”用料之精湛、做工之精细,不亚于南方其它刺绣。D古人说,煮茶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煮出来的茶,汤清亮,茶味浓。水质虽然不好,味道就差多了。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恩施高山雪场是雪友的天堂。”他说,“恩施的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我们都格外看好这里的专业氛围。”B谷雨时节,雨下得很从容,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豌豆等纷纷挂果,它们较着劲,热闹得紧。C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D张阿姨干上环卫工作后,慢慢揣摩出个中滋味看着人们生活在整洁的环境中,仿佛他们的幸福美满都与自己有关。二、文化积累(二、文化积累(8 8 分,每小

4、题分,每小题 1 1 分)分)6古今诗文名句默写。(1)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茅盾白杨礼赞)(3),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的诗句,写白日和黑夜、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气象阔大,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王湾次北固山下)(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开辟了唐诗苦寒美的意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落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用意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抒发了诗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5、突显出诗人矢志奉献的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8)像一阵轻风度过一生,“豁达”是苏轼生命的姿态。黄州遇雨,“何妨吟啸且徐行”;密州出猎,“,又何妨!”(苏轼密州出猎)三、阅读(三、阅读(4646 分)分)阅读名著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水浒传(节选)施耐庵戴宗埋怨李逵:“教你休来讨鱼,又在这和人厮打。倘一拳打死人,你不去偿命坐牢?”李逵应:“你怕我连累,我自打死一个,我自去承当。”宋江便道:“兄弟休要论口,且去吃酒。”李逵拾起布衫,跟了宋江、戴宗便走。行不得十数步,只听背后有人叫骂:“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扎起一条水棍儿,露一身雪练似白肉

6、,独自一人撑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千刀万刷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李逵大怒,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便把船咯拢来,凑在岸边,口里大写着。李逵也写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腿一蹬,那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李逵虽也识得水,却不甚高,慌了手脚。那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胳膊拿住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

7、至岸边,那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在岸上叫苦。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荫树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一肚皮水。”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掀住,浸得眼白,又提起来,又纳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正是:舟行陆地力能为,拳到江心无可施。真是黑风吹白浪,铁牛儿作水牛儿。宋江见李逵吃亏,便叫戴宗央人去教。戴宗问众人:“这白大汉是谁?”有认得的说道:“唤做张顺。”宋江听得,猛省得:“莫不是绰号浪里白跳的张顺?”众人道:“正是。”宋江对戴宗说道:“我有他哥哥张横的家书在

8、营里。”戴宗听了,便向岸边叫道:“张二哥不要动手,有令兄张横家书在此。这黑大汉是俺们兄弟,你且饶他,上岸说话。”张顺便放了李逵,赴到岸边,爬上岸来,看着戴宗唱了个喏道:“院长休怪小人无礼。”戴宗道:“足下可看我面,且救我兄弟上来,却教你相会一人。”张顺再跳下水里,赴将开去,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挣扎凫水。张顺早已凫到,带住李逵一只手,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直托李逵上岸来,江边看的人个个喝采。半晌,张顺、李逵都到岸上,李逵喘做一团,口里只吐白水。张顺讨了布彩穿着,李逵也穿了布衫,与宋江、戴宗一道,四人到琵琶亭上来。(节选自北京燕山出版社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有删改)7请你阅读上面的选段,概括

9、情节,将回目“及时雨会神行太保,”补充完整。8请你阅读上面的选段,结合链接材料,简要概括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链接材料: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泗州庙后亲埋葬,千古传名李铁牛。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甜意充盈的夜晚周华诚诗人悄无声息地走路,悄无声息地进屋。掩上门,还得闩上。说话也低声静气,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写作前,我特意打电话问母亲,做米爆糖的夜晚,为什么那么神秘?母亲说,没有啊。那么晚,你们都睡了。我们确实都睡了,挨不住。灶膛里大块柴熊熊燃烧,人暖得睁不开眼。一只猫,蜷在灶后猫耳洞里,舒适地打着鼾。次日清晨我们醒来

10、,一列一列米爆糖,早就整齐地躺在案板上,散发着好看的光泽。有米爆糖的冬天,令人感到心满意足。可我仍不罢休。我问母亲,制米爆糖的夜晚,是不是有什么繁忌?母亲说,没有什么禁忌啊。制米爆糖的夜,空气是甜滋溢的。父亲早早买了白糖,以及麦芽汁我们叫糖娘。母亲早早炒好了米花。晒干的大米,在铁锅里与细沙同炒,米粒爆开,如怒放的花,一朵一朵,纷纷扬扬,在黑色的背景里,那么好看。现在,要用糖,那甜黏之物,把一切散落的、纷扬的、一个一个汉字一般的米花,凝结成句子、诗篇、文章;凝结出秩序、队伍、大地。真的,糖,就是灵感。糖娘就是灵感之娘。这样一想,我就知道了制米爆糖的夜晚为什么静悄悄的。灵感是一种敏感的东西,稍稍的

11、慌张,一点点牵强,十秒钟游离,都可以轻易地将它赶跑。所以,制米爆糖的师傅,是十二月行走在村庄的诗人,身上童着甜味的诗人。米爆糖师傅在村庄里为数不多,他们掌握的秘密是一般人无法知晓的。他们入夜行走,披星戴月(有时披雪戴花),穿越黝黑的田野、冗长的木桥,穿越零星的狗吠、高远的鸦声,走三四里路,去某一户人家。人在灶前坐下,熊熊灶火用温暖裹挟了他。他捏一支烟,随手从灶膛抽出一块柴火,点燃。好了,一个被甜意充盈的夜晚就此开始。糖在锅里,糖娘在锅里,这些东西被搅动起来,夜也就被搅动起来。当米花与糖搅到一定程度(具体到什么程度,由掌勺的诗人决定),就被迅速取出,热气腾腾地,倒进术案上那个“口”字形术架子间。

12、穿上新鞋的人,站上案板去踩。踩那些米爆糖,直到它非常坚实(一篇好的文章,文字与文字之间也是具有这样稳定的结构:一字不易,密不可分)。然后动刀,先切成条,再切成片。嚓嚓嚓嚓,嚓嚓嚓嚓。门是关紧的,风都吹不进。这让诗人感到踏实。有一次,在搅动一锅甜意的时候,门突然打开,一阵冷风吹进来,诗人心中一紧,手里一沉,锅里嘟嘟嘟噜冒泡的糖液立时收了下去,熄了,干了。他说,有什么东西来过。有了“东西”来过,那一锅米爆糖再也无法凝结。松松散散,像一堆突然从树上掉落的叶子,像一篇被写坏了的文章(一个不喜欢的人的电话就轻易地打扰了写作进程),令人灰心。明白了,这就是制米爆糖的“禁忌”:忌外人串门,忌随便开门,忌高声

13、谈笑。我离开村庄很多年,这样制来爆糖的夜晚也久违了。听母亲说,村庄里大家都不做米爆糖了。原因能想到现在大家不缺吃的了,想吃什么,随时可以进城买到。母亲说,现在城里就有当街做米爆糖的,就在街边,大白天的,一锅一锅做,不也做得好好的吗?哪有什么禁忌。我却觉得,生活其实需要一点儿仪式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变得缺少趣味?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些门关得紧紧的、悄无声息的、甜意充盈的夜晚。(选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陪花再坐一会儿,有删改)9本文一暗一明两条线索。暗线上贯穿全文的事件是:文章的创作。明线上贯穿全文的事件是:。(阅读全文后填空)10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划线句。11第段描写的现在制作米爆糖的场

14、景,与过去的制作场景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这种写作手法。12请你结合文章多处写到的“关门”细节。理解文末划线句的深层含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让阅读为青春增色徐川最是书香能致远。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切实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夯实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

15、长才干。激发阅读兴趣,厚实青春底气。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来源,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选一本好书入门,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唤醒阅读活力,让青少年愿意读、喜欢读、坚持读。“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阅读兴趣激发到阅读习惯养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一阵”到“学一生”,青少年才能在博览群书、日积月累中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掌握阅读方法,点亮青春灯塔。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阅读既要学会读“厚”,

16、结合兴趣志向不断增加阅读量,争取广闻博览;也要学会读“薄”,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融会贯通。“学如弓弩,才如箭镞”,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保持“挤劲”“钻劲”“韧劲”,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阅历感悟,以阅读升华精神、濯净心灵。检视阅读成效,激扬青春风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在祖国大地上躬身践行,证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读的广度上,不但要从书籍中汉取知识,更要向他人、向社会、向实践学习,注重读、思、行结合,在实践中经受磨炼、得到提升。在读的深度上,不能把读书学习狭义理解为学习知识,应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担当能力,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加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城市创建,从阅览室到图书馆、文化馆,从黑板报、宣传栏到文化墙把读书的环境搭建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