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033521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创作有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A.贺绿汀B.丁善德C.冼星海D.杜鸣心【答案】 A2、以下哪首曲子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表现了浓郁的江南色彩?()A.中花六板B.娱乐升平C.锦鸡出山D.滚核桃【答案】 A3、在初中音乐鉴赏课阳关三叠中,老师带领学生聆听欣赏歌曲后,结合旋律与学生共同伴随音乐进行诗歌朗诵,并让擅长绘画的同学画出送别的场景,并与大家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 )。A.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

2、学科综合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D.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答案】 B4、我国目前出土的先秦青铜乐器中,音域最广的是( )。A.曾侯乙墓编磬B.曾侯乙墓编钟C.夏代带翼铜铃D.商妇好墓编铙【答案】 B5、 ()是一种在知觉基础之上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它使个体依据知觉把握材料,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渗入其中,在广阔的心理时空内神游。A.音乐联想B.音乐感悟C.音乐思维D.音乐想象【答案】 D6、巴赫为钢琴而作,用遍了大小二十四调,被誉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全书的作品是( )。A.英国组曲B.法国组曲C.平均律钢琴曲集D.创意曲集【答案】 C7、小明天生五音不全,唱歌总是跑调,但在

3、音乐课上表现得非常积极,经常踊跃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王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表扬小明的这种热情,并鼓励他要勇于开口唱歌。王老师的评价属于( )。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定性述评D.定量测评【答案】 B8、下列活动中可以作为高中音乐“创作”模块学习内容的是( )。A.学生欣赏歌剧魔笛并写观后感B.指挥全班学生排练由老师创作的合唱歌曲C.组织学生前往本市郊区的“民歌第一乡”。搜集当地民歌素材D.播放音乐,由学生自行设计与之相应的动作和队形【答案】 D9、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包括( )A.B.C.D.【答案】 B10、下列选项中,( )是汉代乐府中的著名音乐家。

4、A.李延年B.李龟年C.蔡邕D.蔡文姬【答案】 A11、格什温的哪部作品被称为“交响爵士乐”?( )A.波吉与贝丝B.一个美国人在巴黎C.蓝色狂想曲D.第二狂想曲【答案】 C12、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是音乐剧的发展中心。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的曲作者是_的著名作曲家_。选( )A.英国、安德鲁洛依德韦伯B.美国、安德鲁洛依德韦伯C.法国、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D.美国、奥斯卡汉姆斯特恩【答案】 A13、创立“音乐会序曲”的是()。A.舒曼B.勃拉姆斯C.门德尔松D.肖邦【答案】 C14、相和大曲中,()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A.艳B.乱C.解D.趋【答案】 B15、下列乐曲中属于舞剧体裁的是()。A.

5、天鹅湖B.卡门C.塔索D.六月【答案】 A16、20世纪90年代初鲍元恺以24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组曲是()。A.御风万里B.纳西一奇C.土楼回响D.炎黄风情【答案】 D17、“在一节寻找春天的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仿春天的自然音响。当音乐响起时教室里热闹鼎沸,有的学生用大鼓模仿雷声,有的学生使劲摇串铃模仿雨声,有的学生用铃鼓模仿风声教室里说笑声、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声混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本堂课存在哪个问题?( )A.自娱自乐,缺乏审美B.枯燥听讲,缺乏操作C.乱敲乱奏,缺乏合作D.精心构思,缺乏实践【答案】 C18、作曲家施光南根据鲁迅的文学作

6、品( )创作了一部同名歌剧,并于1981年首演。A.伤逝B.祝福C.孔乙己D.狂人日记【答案】 A19、下列关于A自然大调和a和声小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式相同B.主和弦相同C.属和弦相同D.调号相同【答案】 C20、下列属于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是( )。A.体态律动学说B.柯尔文手势C.首调唱名法D.元素性【答案】 D21、柯达伊教学法主要内容有()。A.首调唱名法B.固定调唱名法C.柯尔文手势法D.节奏读法【答案】 A22、信天游脚夫调兰花花的结构特征是A.上下句B.螺师结顶C.起承转合D.鱼咬尾【答案】 A23、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出自电影()。A.泰坦尼克号B.魂断蓝桥C.音乐之声D

7、.出水芙蓉【答案】 C24、韦伯的魔弹射手被公认为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在该作品中,韦伯首创了( )贯穿整部歌剧的始终。A.主导动机B.主题变形C.主导乐思D.主题变奏【答案】 A25、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新局面。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提倡的是( )A.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B.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C.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D.重视课堂提问的结果【答案】 D26、下列关于柴科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中十一月雪橇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B.第二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雪橇疾驰和赶车人的形象C.第三部分高音区的音型好似雪橇上小铃铛的清脆音响

8、D.第四部分力度逐渐地减弱,表现了雪橇队渐行渐远的场景【答案】 D27、为向不了解管弦乐队的人介绍各乐器音色特征而编写的一首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曲作者是( )A.欣德米特B.布里顿C.斯特拉文斯基D.勋伯格【答案】 B28、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是( )。A.李斯特B.舒伯特C.柏辽兹D.勃拉姆斯【答案】 C29、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师生成为音乐学习中的“挚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变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即学生从原来的服从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一方,教师也从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另一方。这说明要( )A.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合

9、作B.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伙伴”关系C.提倡教师间的合作D.促进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合作【答案】 B30、下列选项中,与D角为同一宫调系统的是( )。A.F徵B.bG羽C.B宫D.bE商【答案】 A31、在学习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时,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我的祖国,并向学生展示祖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字、音像资料。学生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感性的认识,情绪也渐渐高涨。教师弹奏钢琴,全体学生共同高声演唱我的祖国。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历史资料的展示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并采用演唱的方式感受音乐,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基本理念?( )A.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C.

10、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D.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答案】 D32、下列四首歌曲中,哪首不是施光南的作品?()A.祝酒歌B.边疆的泉水清又纯C.多情的土地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答案】 B33、下列关于柴科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中十一月雪橇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部分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B.第二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雪橇疾驰和赶车人的形象C.第三部分高音区的音型好似雪橇上小铃铛的清脆音响D.第四部分力度逐渐地减弱,表现了雪橇队渐行渐远的场景【答案】 D34、击鼓说唱俑表现了古时候艺人表演时的情景,请问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宋朝B.汉朝C.秦朝D.明朝【答案】 B35、20 世纪 30 年

11、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A.天涯歌女(贺绿汀)B.红豆词(刘雪庵)C.山在虚无缥缈间(黄自)D.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答案】 A36、下面哪首歌曲是徐沛东创作的?()A.大地飞歌B.篱笆墙的影子C.辣妹子D.爱我中华【答案】 D37、舞者跳舞时,上半身基本不动,双手自然下垂,贴于髋部,舞者脚踏特制的鞋子,主要用脚踏节拍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是()。A.西班牙弗兰门戈B.秘鲁圆舞曲C.阿根廷探戈D.爱尔兰踢踏舞【答案】 D38、广陵散是()。A.古琴曲B.古筝曲C.琵琶曲D.二胡曲【答案】 A39、常规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除了弦乐组,还必须有哪些乐器组?( )A.木管组、铜管组和弹拨组B.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C.木管组、铜管组和键盘组D.弹拨组、吹管组和打击乐组【答案】 B40、好日子属于音乐美范畴的()。A.优美B.壮美C.欢乐美D.喜剧美【答案】 C41、提出“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将音乐制作与音乐欣赏作为音乐实践,融思维与行动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 )A.雷默B.埃利奥特C.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