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033482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七(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七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A.太阳能海水淡化B.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答案】 A2、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 )。A.物质观B.元素观C.分类观D.科学价值观【答案】 A3、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某教师按照“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假设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

2、和盐酸能否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该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是( )。A.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线B.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C.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为主线D.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答案】 C4、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5、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 )A.课程设计B.课程

3、编制C.课程改革D.课程评价【答案】 C6、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A7、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键电子对、又是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8、课堂上,老师在学生学完一个新的化学知识后会给出配套的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

4、价【答案】 A9、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1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D11、络合滴定法用EDTA测定pb2+时,要求pH为5左右,缓冲溶液可以选择( )缓冲体系。A.HAc-NaAcB.六次甲基四胺C.NH3-NI-14ClD.一氯乙酸【答案】 B1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

5、生的是( )。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 B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O3、Na2S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

6、【答案】 C14、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袋中放入小袋的铁粉,这是利用铁的( )A.还原性B.氧化性C.酸性D.碱性【答案】 A15、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B.H-TS0C.H-TS0,S0D.H-TS0,S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 D3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 C34、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