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

上传人:h****0 文档编号:36033477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一(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共60题)1、在化学学习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三者均有【答案】 D2、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A.识别B.认同C.发展D.模仿操作【答案】 D3、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答案】 C4、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

2、颜色的反应,下列元素与其对应的焰色反应特征颜色错误的是( )。A.Na黄色B.Cu绿色C.K蓝色D.Ca砖红色【答案】 C5、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A.计算机辅助学习B.计算机辅助教学C.计算机辅助管理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 B6、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答案】 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

3、 B8、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谈话法B.演示观察法C.启发讲授法D.实验探究法【答案】 B9、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A.B.C.D.【答案】 D10、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11、()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A.智力B.性格C.能力D.气质【答案】 B12、某教师在进行“常见的酸”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首先

4、让学生了解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的性质,然后总结出了酸的通性。该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探究法【答案】 A13、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14、现有三组混合液: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乙醇和丁醇;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15、探究活动对促进学生科

5、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B.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C.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D.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答案】 C16、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 D17、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B.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C.普通

6、高中化学课程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答案】 B18、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B.H-TS0C.H-TS0,S0D.H-TS0,S0【答案】 D19、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B.C.D.【答案】 D20、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答案】 B21、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是( )。A.内

7、容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方法不同D.要求不同【答案】 B22、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能力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答案】 B23、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8、,高中分科课程为主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 A24、下列对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重联系策略B.概念形成策略C.可视化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B2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D.【答案】 C26、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A.认知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答案】 D27、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A.识别B.认同C.发展D.模仿【答案】 D28

9、、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袋中放入小袋的铁粉,这是利用铁的( )A.还原性B.氧化性C.酸性D.碱性【答案】 A29、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2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3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D.aB【答案】 B31、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

10、量共存的是( )。A.0.1mol/LAlCl3溶液中:K+、H+、NO3-、SO42-B.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Cl-C.能使pH试纸呈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I-、SCN-D.Kw/c(OH-)=110-12mol/L的无色溶液中:Na+、HCO3-、Cl-、K+【答案】 A32、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

11、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答案】 C33、下列关于高中课程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B.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5个模块C.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D.有机化学基础属于选修模块【答案】 B3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 D35、2018年,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B.屠

12、呦呦发现抗疟疾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答案】 B36、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37、下列能反映出固态氨属于分子晶体的事实是( )。A.常温下氨是气态物质B.氨极易溶于水C.氮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D.氢离子不能单独存在【答案】 A38、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教材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B.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C.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D.确定教材的教学目标【答案】 D39、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