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基教案讲义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612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20 大小:1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基教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广西中基教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广西中基教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广西中基教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广西中基教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中基教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基教案讲义(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砒理裕散(适用于中医、中西医结合、针推、骨伤本科专业)授课对象:主讲教师:授课时间: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广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教案(首页)课 程 名 称:中医基础理论 任 课 教 师(职 称):授 课 对 象 及 时 间:授 课 题 目(章 节)里 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教 具:基 本 教 材:6版 中医基础理论教 学 目 的:1、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简况。教 学 重 点、难 点:1、中医理论体系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特点;2、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

2、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教 学 方 法:课堂讲授课 时 安 排:4学时课 程 作 业 或 思 考 题:_1、宋金元时期、两晋隋唐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各有何特点?2、何谓证?3、简述辨证与论治的关系。4、整体观念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教学后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

3、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4学时第一次上课,简要概述中医学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医学,在古代各国的民族医学均已消亡的今天,为什么中医学成为一枝独秀,继续服本课程教务于世界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的原因。然后开始本次教学。学全部用10,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中医基础理论一一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二、中

4、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形 成(先秦、秦、汉时期)从周朝开始,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由于铁的发明和运用,到春秋学媒体。20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迅速发展起来。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1、学术特点一一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2、标志一一四大经典著作的产生(1)黄帝内经(简 称 内经)作者集体创作(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年代公元前1世纪西汉中后期 学术价值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尊为“医家之宗(2)难经(全 名 为 黄帝八十一难经)作 者 秦 越 人(扁鹊)成书年代

5、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该书宗 内经 要旨而补其不足。以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和治法等内容,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优于 内经。.(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作 者 张仲景 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并继承和发扬了汉以前的汤液疗法,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30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后世尊为“活人之书”(4)神农本草经 作 者 神 农(托名)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学术价值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共收载药物3 6 5种,其中植物药2 5 2种,动物药6 7种,矿物药4 6种。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药物分

6、类。在方剂学方面,提出了“四 气 五 味”、“君 臣 佐 使”、“七 情 和 合”等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基础。(二)发 展(晋唐今)1,晋、隋、唐时期(1)学术特点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和系统化,但理论体系框架没有突破。(2)代表医著晋皇甫谧著 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经络学专著。.晋王叔和著 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创寸,关,尺三部,脏腑分配原则,首次提出2 4种病脉。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一一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全书5 0卷,6 7门,论证候1 7 3 9种。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病证。唐 孙思邈著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 脏腑辨证内容更丰富和系统化,集唐代以前方书之大成,载

7、方53 0 0余首,详论脏腑生理,列举诸多病证。2.宋、金、元时期(1)学术特点医家们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提出了许多独特见解,中医理论体系有了突破性进展。(2)代表医著宋陈无择著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钱乙著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论治先河(3)金元四大家学术概要“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刘完素-百病多因火而起,善 用 寒 凉 药(寒凉派)张从正-一病由外邪入侵而起,善用汗,吐,下 三 法 攻 邪(攻下派)李杲病由内伤脾胃而起,善 于 调 理 脾 胃(补土派)朱震亨-倡阳常有余阴液不足,善 于 补 阴(养阴学派)(3)明清时期(1)学术特点1)集古代医学之大成2)提出新学说(2)代表医著明 楼 英 著 医

8、学纲目王肯堂著 证治准绳清吴谦等著 医宗金鉴陈梦雷著 古今图书集成 医部全录50,(3)新学说的提出1)明。赵 献 可 医贯明 张 介 宾 景岳全书 此二人总结了“命门学说”。2)明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3)明吴又可著 温疫论 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提出“异气说”清代最大的成就在于温病学说的形成,其代表人物是“温病四大家”创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纲领:叶天士著 温热论吴鞠通著 温病条辨薛生白著 湿热病篇王孟 英 著 温热经纬清 王 清 任 医林改错纠正古书解剖错误,创淤血致病理论。(4)近代和现代(1)学术特点1)继续集古代医学之大成2)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从中西医论争,渐至中西医

9、汇通,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2)代表医著曹炳章著 中国医学大成张锡纯著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谓之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脏腑组织结构的整体性:人体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组成。这些脏腑组织器官尽管形态,功能各异,但都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2)功能活动的整体性人体的有机整体,不仅在组织结构上相互连接,而且在生理活动中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协调平衡整体。3)病理变化的整体性中医对病理变化的研究首先着眼于整

10、体,因局部病变可以引起全身的病理反映,全身的功能失常也可以在局部反应出来,所以,中医辨证治疗,分析病因病机也都是把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统一起来分析。例如:肝火::传 心 心肝火旺烦躁易怒传 肺 肝火犯肺胁痛咯血入 胃 一 一 肝火犯胃脱痛泛酸、呕血4)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40主要理论依据:“有诸内者形诸外”、整体调节”。由于各组织器官在生理和病理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所以,在诊治疾病时,可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2)人与外在环境的整体性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人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当然,人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和自然环境。

11、所以,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天人相应观)四季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人所住地区的不同,对人体生理,病理,体质的影响也不同,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变动也对人发生影响例如:社会进步一一物质,精神生活丰富一一促进人类健康社会动荡,环境污染一一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一一危害人类健康(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1、病、证和症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如感冒、痢疾、疟疾、麻疹、哮喘、中风等。症是指

12、疾病的具体单个临床表现,即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眩晕、等。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等内容,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特征。2、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关系(1)概念:辨证将 四 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2)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体现,是指导中医临床理法方药具

13、体运用的基本原则。3、病治异同中医治疗病人的依据是“证”而非病,因此,便存在“同病异治”和“异 病 同 治”二种情况。5,5,(1)同病异治:同病异治一一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治法也就不同。(2)异病同治异病同治一一指不同疾病,如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的证,即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三)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四)中医养生和治病原则简介学习方法结语思考题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冲医基础理论 任 课 教 师(职称):授课对象及时间:_ _授 课 题 目(

14、章节)第一章 中医的哲学基础何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 教具:基本教材6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目的:1、掌握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2、了解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_、精气的基本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3、精、气、神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时安排:2学时课程作业或思考题一、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简述之。2、中医精气学说中的精、气、神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后记:教研室主任意见:广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教案(续页)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教学方法与手段2 学时5,2020概述哲学是人们通过对各种自然

15、和社会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发展而成的关于世界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步骤的总和。科学的方法包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医学的哲学方法,即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如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第二层次是中医学的一般思维方法,如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第三层次是中医学的具体方法,如具体的理论研究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本章主要学习中医的哲学方法和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来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生成、发展、

16、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精气学说一一是研究人体内精、气、神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经络联系的理论。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精气的概念2.精 气 一在古代哲学中,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活力很强、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二)气(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精气分阴阳,其轻清部分(阳)散而为天,重浊部分(阴)凝而为地。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气与阳气感应交合于天地之间而化生万物。气(精气)有二种状态:无形弥散而运动的状态一细小,分散,不断运动,肉眼不可 见(如:水蒸汽)有形凝聚而形成实体的状态视而可见,触之可得(如:水)所 谓“气”,“形”都是气的不同状态,故 有“有形生于无形”之说。(三)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引起了世界的各种运动和变化。(四)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气的中介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1 ,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305,2.气作为自然界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五)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