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609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8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加与减(二)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名称:加与减(二)教材分析: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意义的理解要结合具体情境。教材安排了很多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从这些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抽象出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而不是象以前的教材,讲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单元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收玉米回收废品练习三第 1 课时

2、:小兔请客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第一部分: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起兴趣课时1111112备注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两位数加整十(不进位)的计算掌握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 100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学生反馈学生回答加减法情境。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

3、意。(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探索方法实践方法练习再总结生 1: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列式计算。20+30=50说说你是怎么想?再出示挂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生列式计算。50-10=4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被减数 减数=差第二部分:1.练一练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速算。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其他也如此。4.找孩子。学生自己找孩子(连

4、线),集体校对。5.提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小兔请客板书设计20+30=50 50-10=40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教学反思第 2 课时:采松果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学生

5、活动学生提问,学生提的问题已经学过就口答解决。第一环节师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 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师: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探索新知同桌说说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列出算式。25+4=294+25=293.师;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4.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教师逐个问:你是怎样想的?

6、5.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 25 个”和“小松鼠采的 4 个”合起来。6.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总结再练习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题)指名说。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7.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指名学生说一说。第二环节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摆一摆:小红摆 25 根小棒再放 4 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指名学生列式:25-4=21小明有 25 根小棒拿走 4教师逐个问:你是怎么想的?根。还剩多少根?第三环节1.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

7、题解答:前 3.巩固新知学生反馈请同学列式。题要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问题。第 4 题学生口算.2.想想填填的第 5 题:采松果板书设计5+4=9 20+9=29 25+4=295-4=1 20+1=21 25-4=21教学反思第 3 课时:青蛙吃虫子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3.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复习创设情境回答观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学生活动第一环节:第

8、二环节:1.准备挂图。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4.引导学生提问题。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探索新知思考多少只害虫?56+30=8650+30=8080+6=86(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56-30=2650-30=2020+6=26(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据题意列式计算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b)在小组内说一说总结再练习怎样算出得数的6生说出算法。第三环节:练习1.口答。26+10 86-20 37-

9、20 26+2074-20 34+402.其余练习题。青蛙吃虫子板书设计56+30=86 56-30=26教学反思第 4 课时:拔萝卜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算理和竖式计算法则。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计数器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观察回答问题(1)小白兔拔了 20 个萝卜,小黑兔拔了 40 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204060(个)(2)小白兔

10、拔了 30 个萝卜,小黑兔拔了 6 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30636(个)(3)(主题图)小白兔拔了 36 个萝卜,小黑兔拔了 23 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36+23=59怎么算?算法一:30+20=506+3=950+9=59算法二:36+20=5656+3=59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第一环节:1.(多媒体播放动画):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配拔萝卜这首音乐)。2.板书课题:拔萝卜3.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4.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呢?第二环节:1.这两道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2.四人小组学习研究。

11、(教师巡视)3.小组汇报。4.哪个小组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算哪道题?是怎样算的?5.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教师教学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6.试一试。(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两道加法问题。45.引起兴趣回顾旧知探索新知总结再练习.练习巩固对。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回答问题3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小白兔和小黑兔今天太高兴了,不仅萝卜大丰收,而且还有这么多热心的小朋友帮它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所

12、以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想送给大家。但要得到这些礼物还得接受兔子的 3 个考验。1.谁算得又对又快(第 56页“练一练”中的第 1 题)。2.连一连其余题目。拔萝卜36+23=59板书设计算法一:30+20=50 6+3=9 50+9=59算法二:36+20=56 56+3=59(竖式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第 5 课时:收玉米课时1.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3、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淘气收了 57 个玉米;笑笑收了 42 个玉米。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淘气收了 57 个玉米,笑笑收了 42 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你知道 57-42 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

14、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 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A、拨一拨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 57,57 中的 5 表示有5 个十,所以十位拨5,7 表示 7 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 42,十位拨4,个位拨 2.)为什么在十位拨 4 个位拨 2 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B、算一算1.怎样算出 57+42=?A:57-40=17 17-2=15B:50-40=10 7-2=5 10+5=15(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

15、说出,就让学生来讲。)C、竖式计算方法(2)让学生来说。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 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哪些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5 7(2)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4 2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1 5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第 58 页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完成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

16、交流发现。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收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个)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57-40=17 5 7 50-40=10 17-2=15 -4 2 7-2=5 1 5 10+5=15课后反思:教学内容第 6 课时:回收废品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