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607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28 大小:15.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册)全册教案(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学 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教 学 时 间 三 课 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引题激趣。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2、(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四)汇报学习情况。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区:共4画,笔顺是:区。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 是“合二著:要 和“着”区别字形。状:要 和“壮”区分形、义。(五)理解词义。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重点理解: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秀丽:清秀美丽。神奇:非常奇妙。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六)指导书写。翻

3、: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身右低。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 免“其”写得下坠。(七)作业。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4、!(二)逐段学习。1.第1自然段: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 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齐读这一段。2.指 名 读 第25自然段。(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儿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2)出示第二幅图。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再读这一段。(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同

5、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5)学习第5自然段。指名读。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指名读

6、,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6)齐读第6自然段。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三)老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

7、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i_I_i-j-怪石巨石仙人仙桃闻名著名名字风景区。指导背诵。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4.接龙背,齐背。(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3.填 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1)闻名中外的()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 猴 子()地蹲在山头,望 着()的云海。(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教学反思:课 题:2.古诗三首

8、第一课时:黄鹤楼送黄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活动的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1、认识四个生字,学习四个生字。2、体会诗境,迅雷语言。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出生的资料读熟课文。教师:出示卡片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才谜语。(小草青青,我心依依。打一字)2、你能说说含有“情”字的词语吗?最好是四个字。(情不自禁、深情厚谊、情投意合、一厢情愿、心甘情愿、合情合理 )3、含“情”的词语真多!气势,我们生活中真是离不开“情”,亲情、友情、

9、爱情,离 开“情”的生活是乏味的、枯燥的、毫无乐趣的,而有情”的生活却是快乐的、幸福的、丰富多彩的。4、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情感的民族。今天,我们就从我国的瑰宝古诗中来探寻令人心动的“情”。板书课题: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时的佳作。双方相见,分外亲热,对酒当歌,互说心里话,一番真诚的畅谈后,狮猴桃便去广陵漫游。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主读诗2、检查读、赛读、出声读、同桌读、男女生读。3、学生交流读后感。4、自由读全诗,要求正确、流利。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1、导语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3、总结:黄鹤楼

10、是天下名胜,有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有诗意和浪漫的色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1、学生读诗,渗透学法。2、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像,体会送别情。3、看课文插图,表演体验送别情。4、解决疑难。A、故人:老朋友B、西辞:分别好向东而去。C、烟花三月: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D、孤帆远影: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碧空尽:在天边消失了惟见:只见天际流:天边流E、抽出理解诗意。5、小结: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是何时才能相见!让我们一起来读。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1、过渡!真正理解诗歌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作诗人去读诗,在现诗人依依惜别

11、之情。2、出练读,小组赛读。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美好的初春登上那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孟浩然吧。第二课时:登鹳鹊楼教学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4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理解古诗。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2、板书课题:登 鹳 鹊 楼(读题)3、解题:“登鹳鹊楼”就是登鹳鹊楼二、讲授:学习古诗有一定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古诗。1、

12、(幻灯片)学习古诗四步法A知 诗 人(知道诗人)B解 诗 题(理解诗的题目)C明 诗 意(明白诗的意思)D悟 诗 情(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古诗,我们可以了解诗人的生活年代,生平事迹和他的志向、性格以及他的成就开始(幻灯片出示)王换之,唐代诗人,十几岁读了许多的文章,中年后更加刻苦读书,获得了较高的声誉4、理解诗句时,我们可以先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再把它连接起来解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古诗,下面请同学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要求:读者要声音洪亮,不丢字,不添字听者要认真倾听(听后评价)三、精讲古诗1、第一、二句:指名让生读,对董了什么?通过自己的理解说说字词的含义。(白日:傍晚的太阳

13、。依:挨着、靠着。尽:消失、沉没)(入:进入。流:奔流。“入海流”就 是“流入海”,意思是向着大海奔流)第一、二句诗的意思是:傍晚的太阳正紧靠着连绵的群山,慢慢落下去了,一泻千里的黄河水滚滚地流入大海。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找生读,说说对字词的理解。(欲:想、要。穷:尽。千里:很远,意思。目:目光,视力)(更:再、重)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要想看得很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3、指名读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思考:与同桌讨论,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生说)齐读:要求:要读出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气势。4、指名读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作者是站在哪里看到了黄河水滚滚而下的情景呢?

14、(鹳鹊楼上)站得高,就能怎么样?生:看得远师:不仅望得远,而且心胸开阔后两句诗蕴含什么样的道理?你体会到了吗?齐读后两句,要读出诗人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语气。四、指导精读,启发想像1、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2、示范读。生圈出课后要求认识的字3、古诗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要读出古诗的韵味和节奏感,这也体现了对古诗的理解。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合作齐读。5、通过对古诗的理解我们更好地感受了诗的意境,让我们齐背诵古诗,背诵出古诗的美感。第三课时: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认识两个字,会写两个字。2、朗读背诵课文,默

15、 写 望庐山瀑布3、理解诗句,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的飞泉瀑布有很多大家想不想看。(出示庐山的飞泉瀑布,请欣赏)2、唐朝大诗仙李白50岁左右隐居在这儿,曾用诗篇赞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诗)二、熟读古诗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诗,注意读准字音。2、请一名学生读题目,然后齐读。在说说从课题中你能指导什么?庐 瀑相机区别卢 爆3、指生读整首诗,纠正,齐读。4、指导学生出诗的韵味美5、出示诗的提示及重音,谁能

16、读出诗的节奏美?(1)指名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齐读(4)小组读选代表,全班评选出朗读金嗓子。三、赏析古诗1、俗话说:“数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借助字典,书中的插图,展开想像,读董这首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在小组内交流,不董的地方着上记号。2、交流、点拨、评价(1)你读董了什么?(2)“学贵有疑”,有什么不董的地方3、默读这首诗,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诗的大意4、自由读整首诗,你认为哪些字或词用得好?为什么?5、圈出课后要求认的字,并组词。6、对个别字进行指导书写教学反思:课 题:日月潭教学目标: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感悟语文中的优美词句,边读边想像那里的美丽景 色。3、认 识1 0生子。教学重点难点:熟读课文,现 象、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教学准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出示中国地图,(指台湾省),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很多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我很早就听说在台湾省有一处地方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多许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叫“日月潭”(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你们想同我一块儿去日月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