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575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16.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草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 识4个生字,会 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教具】课件【教学过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课 草原(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认 识4个生字,会 写14个生字。Z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X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二、第 一 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学生轮

2、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蒙 古 包(跄n0 好 客 o)襟Gm2 齐读易错字巩固。三、第 二 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1、生练读。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2指名读。3.生 评 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

3、,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 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四、第 三 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师:课文大家读得很棒,现在请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4 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生自学,师巡视。Z 同桌互相交流。人全班交流。全文可分为五段:第一段:(D 写作者初见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段:(2)写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情景。第三段:(3)写在蒙古包外主客相见的情景。第四段:(4 写在蒙古包内主人的盛情款待。第五段:(5)写主客联欢和话别。五、第 四 次“先学后教”(写字)师:课文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比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1、请大家自由记生字,

4、3 分钟后提写词语。2 师提写,指两名后进生上台写。3,生对改、订正。六、当 堂 训 练(作业)课 后 生 字 2.2.2 写在作业本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教具】课件【教学过程L _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 课 草原(板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示标),我请一位同学站起来为大家朗读一遍。(指名读)二、第 一 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一)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内蒙古大

5、草原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是怎样的?(5 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1、生开始自学,师巡视。师:时间到,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2 指名回答,不完整可补充。自然景色:“羊群流入云际。”师:你回答得很好,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草原的自然风景怎么样?(很美),师板书:风景美。这么美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图片。(出示课件)欣赏完草原的自然风光,相信你们对草原的美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第一自然段,2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好。X 自 由4 师:时间到,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工 (指名读,生评价)师:欣赏过草原的美景后,谁来说说那的民族风情又是怎样的?(指名说,不完整可补充)

6、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那的民族风情也很美,(板书人情美)三、第 二 次“先学后教”(再课文,思考问题)自学指导(二)师:美丽的草原不仅景美,风土人情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指导(二)(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3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2、师:时间到,谁愿意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说)3、师:你们可真棒,说得都不错。这句话就是一一(出示课件,公布答案)蒙汉人民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指导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四、第 三 次“先学后教”(背诵第一自然段)

7、师:草原美丽的地方太多了,清晰地空气,明朗的天空,碧绿的小丘,明镜似的小河那里真是景美、人美、情也深啊!让我们赶快把这美丽的地方印在自己的脑海里,背诵第一自然段,5分钟后比谁背的流利。1、生自由背诵2师检查背诵情况。五、板书设计1、草原自然风情 民族风情蒙汉一家亲教学反思:2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开辟的意义。【教具】课件【教学过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 丝绸之路(板书)请看目标。二、第 一 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

8、,声音响亮,语速适中。益 你 先 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三、第 二 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1、生练读。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么 指名读。次 生 评 议(是否

9、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四、第 三 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分段)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5分钟后,比谁写得好!)1、生自学,师巡视。2指名回答,不足他人补充。本文可以分三段:第 一 段(D :写“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第 二 段(2 1 3):由雕像引出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第 三 段(1 4:点明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五、第 四 次“先学后教”(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10、么?(可以在旁边划一划、读一读,做出简单的批注。)(5 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生自学,师巡视。N 指名说,不足他人补充。学 习 第 1 自然段:(1)丝绸之路的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2)由这幅巨雕,联想到当年丝绸之路的商旅不绝的场面。(3)抓住精神饱满、栩栩如生、满载货物、商旅不绝等词语想象当年丝绸之路的络绎繁华的场面。(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学 习 2-1 3 自然段: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1)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夹道欢迎”“一片欢腾”等词中,体会安息国欢迎场面的隆重。(2)从两国使者的互赠礼品的场面描写,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友好的往来之路。也体现了这是中

11、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3)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奠定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使他们能够互通有无,赞扬了丝绸之路,真是一条伟大的路。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当时那种热闹繁华的场景。体会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省略的内容会是什么?这不尽的遐想可能是什么?你也来想象一下,说一说,并写下来。六、小练笔读读艮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生说,不足他人补充。2 师小结: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七、板书设计:2*丝绸之路东西方友谊支流之路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支流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教学反思:人白杨【学习目标】1、能正

1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3.会写本课词语。【教具】课件【教学过程】_ _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 白杨,请看本节课的目标。生齐读)二、第 一 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

13、得慢,请举手?”)Z指名读课文,生正音,师板书。X齐读出错字。三、第 二 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读流利)师:生字都认识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赶紧开始练习,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1、生练读。师:时间到,谁敢来读?要求:读的时候,吐字清晰,声音响亮。2指名读。3.生 评 议(是否流利上去评)(指后进生朗读,读得不太好的由中等帮忙,如还读不好的,可由优等生进行范读)4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确实读不好的,教师可范读。四、第 三 次“先学后教”(三读课文,分段)师:课文读流利了,现在我们来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5分钟后我们来交流。1、生自学,师巡视。2共同交流。可以分为四段:第 一 段

14、(1 T):概括讲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第二段(4 1 1):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借此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第三段(1 2 1力 讲爸爸的介绍对孩子的教育。第四段(1 6:写孩子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写词语)师:段落分好了,现在我们来写词语。1、强 调“陷”的笔顺、“疆”的偏旁是“弓”。工提写词语:抽两名学生上黑板上写。全班一起对改。人师评价。六、当堂训练:课后生字2.2.2写在作业本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2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表达的深刻含义。3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教具】课件【

15、教学过逑】一、板题示标今天,咱们来学习3.白杨(板书),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感悟白杨特点)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然后背诵第1 2自然段。(5分钟后,比谁背得好!)1、生自由读、背。么 同桌互背。人 检 测(指名背)。4 齐背。师:大家背得真好,下面看自学指导(二)。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7 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三、生自学,师巡视。四、检测。师:时间到,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16、。第一句:抓 住“从来”理解,谁能换个近义词来读读?(F k by,向 第 一*吉 一向 F H宓 笺)师:白杨树无论过去、标在、症是未装 在漫工的岁月里始终都是这样。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引导学生举地名来说说哪儿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哪儿生长。(比如:城市、农村、荒坡、沙漠、高原、路边等。)师引导:目睹了白杨的生活环境,再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话、我想你们一定有更深的体会。(使生体会到白杨的生命力顽强。)第三句 不管遇到狂风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引导学生想象白杨遇到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时的情景,从而体会到白杨的坚强不屈的品格。师:同学们,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这就是白杨的品格。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怎样的感情?(敬佩、崇敬)4 齐 读 1 2 自然段。五、领会爸爸的心愿1、师: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找 生 读 14 15 自然段。2、交流:为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也就是爸爸的心愿。3.师小结:边疆建设者有这样一句豪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