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569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7.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计划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宝生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地理时要轻松了许多。方面固然是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难度要小了许多,内容上也更具体、更直观,便于记忆和理解。一、班情分析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的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二、教学目标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

2、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三、教材分析第 一 章 认识大洲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第 二 章 了解地区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

3、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第 三 章 走近国家本章主要是学习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四、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

4、究。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五、课时安排

5、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课时计划。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学重点:了解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教学内容:了解亚洲及欧洲名的由来,亚、欧的地理位置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亚细亚”和“欧罗巴”1、亚洲、复习提问: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

6、的是哪一个大洲?它与哪一个大洲的大陆部分连成为一体?亚洲;欧洲。(2)、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亚洲和欧洲的名称由来“亚细亚”意 为“东方日出之意”;“欧罗巴”意 为“西方日落之地二、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提问: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在图61 中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一20 W和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教师小结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7、。、让学生读图61,说出亚洲东、北、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6)、了解亚洲的面积亚洲面积约44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一大洲。2、欧洲、让学生读图61,完成课文3页的活动题活动、说出欧洲大陆部分所处的纬度位置,找出欧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欧洲大陆部分所处的纬度范围大致是36 N 7 1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面大陆部分与亚洲连为一体,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邻,西北面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活动、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从

8、纬度位置来看,欧洲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海洋,各地距海洋较近。、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引导学生结合62“世界时区”了解:1、地方时生活中,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即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就是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也不同。2、世界时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0 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就是世界时。3、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4、北京时间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5、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大

9、致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就 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学重点:了解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教学内容:了解亚洲及欧洲的地形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亚洲的地形1、复习导入,提问:陆地地形可

10、分为哪儿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2、引导学生读图63,思考: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地形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全州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什么部位?中部。4、亚洲有哪些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5、亚洲大陆边缘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6、你能说说亚洲东侧、东南侧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多火山和地震吗?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欧洲的地形1、引导学生读图64,可知: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I。欧洲地面起伏不大,相对高差较小。2、引导学生读图65,可知:欧洲小于200米的陆地面积比重约占75%,可见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3、引导学生读图63,找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可知:高大山脉位于欧洲的北部和南部,欧洲地势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4、引导学生阅读课文6 页活动中提供的有关欧洲冰川地貌的图文资料,可,知:欧洲最具特色的地形。5、指导学生完成课文6 页的亚、欧两州地形的填表

12、练习。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学重点:了解亚洲的气候特征教学内容: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亚洲的气候1、复习导入:地球上的五带是怎么划分的?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地跨那儿带?地球上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亚洲地跨热、温、寒三带。2、亚洲总的气候特

13、点是什么?复杂多样。3、引导学生读图69,归纳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4、引导学生读课文第7页内容,具体了解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2)、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亚洲气候的大陆性显著(4)、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欧洲的气候1、引导学生读图69,归纳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2、归纳欧洲气候特征、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3、学生思考:为什么欧洲没有热带气候?欧洲纬度高,欧洲最南端大致在36 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4、指导学生课文89页活动题、活动

14、: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1月气温逐渐降低,7月气温大陆东部和内陆地区相差不大,但大陆西部低于大陆东部和内陆地区。由沿海向内陆,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活动利物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加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1月气温偏高;漠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1月气温低,因而,尽管两地纬度位置相当,但分居亚欧大陆西部和东部的不同位置,导致两地冬季气温相差悬殊。、活动甲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活动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第 4 课时教学目标

15、: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2、通过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3、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教学重点:了解亚洲及欧洲的水系特征;亚欧大陆人口分布及原因教学内容:大河众多的亚洲及亚洲的人口和国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一)、大河众多的亚洲1、亚洲的大江大河有何特点?亚洲的大江大河众多。2、了解中国的长江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3、学生在图63中找到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16、是那一条?它流经那几个国家?这条河流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什么?是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它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4、结合图61 1,引导学生阅读“流域与水系”,了解流域和水系的概念。5、学生读课文,了解亚洲水系的两大特点:、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内流流域面积广大。6、在 图63中,学生找出世界著名的两条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7、引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阅读部分“死海”,了解死海的基本情况。8、指导学生完成课文1 0页的活动题:活动亚洲注入太平洋的大河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大河有恒河、印度河;注入北冰洋的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内流流域面积广大。要求学生记住活动题的内容。、了解欧洲的水系指导学生完成课文11页的活动题活动题: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侧,中部是平原。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气候温和,降水量丰沛,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在地形和气候的共同影响下,欧洲河网密布,河流水量较丰富,水流平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活动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