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456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美术教案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二、教材分析:(一)教材重点:1、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能较熟练地运用水彩画方法表现生活美和自然美。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二)教材

2、难点:1、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大胆较真实,造型较生动自然。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动手的协调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3、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加强。三、教学目标:绘画1、学习蜡笔水彩画作画方法,了解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水彩画形式表现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事物,再现生活美和自然美。2、学会运用各种色彩。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工艺1、进行纸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2、进行泥工制作,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力、概括力。欣赏1、欣赏世界名画,提高鉴赏能力。2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美术兴趣,提高表现力。四、教学措施:1、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2、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进行各种技法渗透,各种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3、本学期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4、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5、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6、教学中体现理想课堂。在教学中积极投入课改当中;在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中提高对课改精神的理解

4、,树立符合课改精神的美术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美术教学中要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教学行为。库车县第十小学2012年9月1 0日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进度表第(2 0 1 2)册(五)学科教学进度表2 0 1 3、9周次日期内 容节数备注19 月 1-10魔幻的颜色129 月 10-17万花筒139 月 1018大人国与小人国149 月 2125刖刖后后159 月 2810 月 1天然的斑纹1610月 911校园里的花1710月 1115最尊敬的人1810月 1822今天我值日1910 月 2529最有趣的鞋11011月 26团包手工11111月 913巧巧手11211月 1620变

5、废为宝11311月 2327梦幻的城堡11411301 2 3我设计的自行11512月 610星空联想11612月 1317新电脑11712月 2024电脑美术11812 月 712 月 20会响的玩具11912月201月美术小记者1201 月 115迷人的动画片1库车县第十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三班级人数56时间执教人闫荣建学科美术课题魔幻的颜色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

6、调出来的。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指导-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 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二、发展阶段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一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教片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三、收拾与整理动动手、动动脑培

7、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拓展深入理解色彩原色,认识事物的能力有所提高。作业设计四、课后拓展在课堂练习的基础.匕 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板书设计魔幻的颜色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三班级1人数56时间执教人闫荣建学科美术课题万花筒教学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1、引导阶段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

8、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观看培养观察能力2、发展阶段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简,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3、收拾与整理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9、力作业设计万花筒板书设计万花筒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三班级1人数56时间执教人闫荣建学科美术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课时2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 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3、构图是否完整。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引导阶段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

10、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听故事、然后议论培养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深入阶段二、发展阶段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学生创作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作业设计四、课后拓展

11、: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板书设计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三班级1 人数 56 时间执教人闫荣建学科美术课题前前后后教学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规律。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一、引导阶段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

12、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交流沟通能力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讨论培养学生的透视意识作业设计四、课后拓展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板书设计前前后后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三班级1 人数 56 时间执教人闫荣建学科

13、美术课题天然的斑纹教学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重难占:1、能否鼠屏肌理的含义。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具学具: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一、引导教学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要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可以这样说

14、: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摸一摸感觉区分2、发展阶段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儿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

15、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建议用两课时,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学生观摩表现能力作业设计二、课后拓展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卜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有些纹理,例如,树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板书设计天然的斑纹教学反思库车县第十小学教学设计方案年级三班级1 人数 56 时间执教人学科美术课题校园里的花教学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

16、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教具学具:写生工具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1、引导阶段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2、发展阶段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