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36012452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课 标 要 求)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稳态。3.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考点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基础提炼通读实验内容1.反射与反射弧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的反射弧的各个环节。提 示 E感受器,D 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2)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哪类反射?提 示

2、由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该反射瓠完成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3)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提 示 不能发生。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4)刺激a,A 也会作出反应,这种反应是不是反射,为什么?提 示 不是,因为该反应没有经过整个反射弧的各个环节,不能称为反射。【归纳总结】反射与反射弧概机 体 在 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念;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成反射一反射弧一5J结构基础lL 1-I-(反射与反射弧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若不经历完整的反射

3、弧,仅刺激效应器所引 发 的 反 应 不 可 称 为“反射”;适宜刺激(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教材隐性知识源于选择性必修1 P|8图 1 1-1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亘仝神经元构成,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2.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细胞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对传入的兴奋进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或只有神经中枢能的神经元群行分析与综合感觉无效应传出神

4、经效应器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生来就有的反射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刺激类型具体的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应信号(光、声音等)刺激引起的反应数量有限的数量庞大神经中枢无须大脑皮层的参与主要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提高动物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吃东西时分泌唾液等望梅止渴、

5、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见铃声走进教室等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考向突破强化关键能力考向一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分析1.(多选)下图表示青蛙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刺激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切断,刺激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答 案 BC解 析 刺激时,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当切断时,由于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刺激时,

6、效应器不会产生效应。科学思维】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A.感受器C.神经节E.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D.突触F.效应器(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Y”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排

7、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答 案 B解析 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反射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考向二与反射弧功能有关的实验分析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橡皮锤轻轻敲击n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B.刺激n i 处,可 在 I 处检测到电位变化C.剪 断 I 处,敲击H处,小腿不

8、能抬起D.I V 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答 案 C解析 川处为传出神经,1 处为传入神经,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n i 处,不能在I 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项错误;剪断I 处,反射弧被破坏,敲击I I 处,小腿不能抬起,C项正确;I V 处为脊髓,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D项错沃。4.(2 02 2 南通期中)在人体骨骼肌受到牵拉而过度收缩时,会引起骨骼肌内的腱梭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 制 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受拉的肌肉舒张(如图),这种现象称为反牵张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反牵张反射属于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B.

9、在 a 处给予适宜刺激也会引起反牵张反射C.腱梭兴奋后,b、c 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相同D.该反射能防止肌肉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答 案 D解析 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反牵张反射属于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A 错误:由于没有通过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在a 处给予适宜刺激不属于反牵张反射,B 错误;b 是抑制性神经,c 是传出神经,因此腱梭兴奋后,b、c 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可能不同,C 错误。考点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梳理归纳夯实必备知识1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1)请完善排尿反射示意图大脑皮屋排尿反射高级中枢牵张感膀胱逼尿 受器肌收缩膀胱他胞体副交感神经

10、细尿道内括约肌舒张-尿道外括约 肌 鲤 排 尿传人神经,二 3副 交 感 官神经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躯体运动1神经(2)据图可知,在排尿反射中,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占优势。(3)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结果。2.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功能调控感觉和运动。调控睡眠、造宜、堂2、记忆和思维。(2)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W区 V区言语区联想记忆受损特征说(S区)Sport-S病人能书写、看书、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口头表达听(H区)Hear-*H病人能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读(V区)VisualV病人能讲话、书写、听懂别人的谈话,

11、但看不懂文字含义写(W区)Write-W病人能讲话、看书、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书写(3)学习和记忆学习的形式3学 习 型 髭、联合型学 习 型L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记忆 按储存和提取方式不同陈述性记忆非陈述性记忆 短时程记忆-按保留时间长短,反复运用和强化I长时程记忆考向突破考向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5.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丫一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A.脑桥释放的丫一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B.丫一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答 案

12、A解 析 根据题干信息,注射能阻止丫一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闵值降低,说明脑桥释放的丫一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A正确;丫 一氨基丁酸无法使高位裁瘫患者排尿顺畅,B 错误;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C 错误;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不同,D 错误。6.(2022.宿迁模拟)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当冲动到达a 点时,神经细胞质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B.产生尿意后,(

13、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 f d-c-a 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C.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损部位一定是图中的cD.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答 案 C解 析 能够产生尿意,说明兴奋能够传至大脑皮层,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可能是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或者是脊髓的排尿中枢正常,但发出的指令不能到达膀胱,因此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c 或者a 或者a、c 同时受损,C 错误。考向二人脑的高级功能7.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14、)A.W 区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B.H 区受损会出现听觉性失语症C.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也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D.大脑受损可能会导致小便失禁答 案 A8.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双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 区和H 区参与答 案 A重温高考真题演练1.(2019海南,15)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的结构受

15、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答 案 D解 析 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 正确;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 正确;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 错误。2.(2018浙江4 月选考,20)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B.刺激传入神经,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

16、生膝反射答 案 B解 析 若脊髓受损即反射中枢受损,此时刺激传出神经,兴奋能够传递到效应器,伸肌会发生收缩,A 正确;刺激传入神经,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B 错误;在膝反射中,肌梭是感受器,皮肤的破损并不会破坏膝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故反射仍能正常发生,D 正确。3.(2020浙江7 月选考,16)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某人的右腿突然不能运动,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无力。推测该患者大脑皮层的受损部位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 B.乙C.丙D.丁答 案 A解 析 大脑皮层支配对侧躯体运动或感觉。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央前回的顶部(甲部位)与下肢的运动相适应,故右腿无力可能是因为该患者大脑皮层的甲部位受损,A项符合题意。4.(2 0 1 8 海南,2 7)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1)剥去甲的左后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