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课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36012441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美术教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美术教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美术教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美术教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案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 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三、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四、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 PPT的内容较多六、新课教学:影

2、 视(温州嫁具)导入揭题一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 彩陶鲤鱼纹瓶、书 法 永字、羊字加 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美 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 什么叫美术身边的美术,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 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美术的性质:精神产物 具有独创性 意识形态形式与

3、形式美3、美术作品的形式美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A、形式美法则多样与统一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爷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例如: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对立与和谐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例:黑白?比例与尺度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1:1、6 1 8 1:0、6 1 8)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对称与均衡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

4、的美感。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例:边防军节奏与韵律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B、实战演习(多幅图片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中国的四大美女、罗丹雕塑的罗米哀尔、委拉斯开支作品 宫女的侏儒、等。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有的实用退化,审美凸显.(玉文化,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情趣高尚,抵御格调低下,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5、讨论和思考: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6、小结: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5、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单元3课(-)教材分析:本 课 为(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第一不知如何了解,不会欣赏作品;第三,学生的文化学习压力很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没兴趣的原因之一。蒙娜丽莎是一件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对于这件已经被反复讲述的作品,人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认识,比如说“蒙娜丽莎非常美”,或者“蒙娜丽莎的微笑很迷

6、人”,这些表述已经成为这件作品的固定标签,把人们对蒙娜丽莎的认识给简单化、概念化了。以至很多人不是在用眼睛欣赏蒙娜丽莎,而是用“耳朵”和“嘴巴”在欣赏这幅作品以一种鹦鹉学舌的方法复述对于作品的评价。但这种态度明显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赏。事实上,蒙娜丽莎的美是有时代性、典型性的,而并不是永恒性、普遍性的。因此,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丰富对这幅作品的认识,发现以前被忽略的细节,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提出对这幅作品的个人见解。(三)教学思路:这节课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本 课 围 绕 蒙娜丽莎这件作品而展开。先以一段影片导入,再通过比较生动的语言描述,借用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作为突破口来引发学生的

7、注意力和兴趣。面对一幅在艺术史上被反复提及的作品 蒙娜丽莎,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使他们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上。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四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认识 幅作品,使学生在视、听、思、说中轻松的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四)研究主题:了解美术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学会用科学、系统的鉴赏方法来读取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和文化信息,以达到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提高美术素养。(五)教学方法教学中始终贯彻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

8、学边练。采用欣赏、讲述、讨论、比较、合作、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的欣赏模式,使他们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科学的鉴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从形式和社会学等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在精神,以及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全面认识一幅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六)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美术鉴赏的四种方式技能目标: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七)教学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教学难点:四种鉴赏

9、方法的运用(A)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九)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播放一段影片在巴黎的罗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 7 9号画座。它是描写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画作,它的名字叫做蒙娜丽莎。从它被画下来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走近 蒙娜丽莎,一起感受大师的风采。二、初步观察师:映 示 蒙娜丽莎图片。请学生谈对作品的初步印象:提 问1: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将谈话记录整理在课堂练习反馈表上生:请代表发言

10、师:提 问2:你看到这件作品之后想到了什么?生:讨论,记录,发言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看教材P7页上的图表。提 问3:我们的发现和书中图表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生:回答师:总结。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2、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本课教学目的:1、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一一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2、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的美术。3、能了解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深刻理解早期美术的服务对象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功用。教学重点为了解古埃及美术与

11、古埃及人的信仰。观念,以及其服务对象及作用,了解沿用千年的风格程式。教学难点为埃及流传千年的风格程式需要在审美方式上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采用的教学手段为资料图片展示,相关资料影像播放,师生讨论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导入部分采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斯芬克司的神话故事入手,由故事中的谜语作为开场导入,一步步深入设问,引出狮神人面像,从而进步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a、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是人,简单解释)b、提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c、进一步提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距今多少年?(埃及,距今4500年)

12、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板书课题)第二部分授课分为四部分(1)提问思考a、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狮子来比喻自己。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b、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吉萨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就是胡夫的儿子。c、金字塔的原始作用?法老的陵墓讨论:金字塔从外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同学朗读游记金字塔非常突兀地

13、屹立在开罗西南的高地上,没有任何铺垫和过渡。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报道,我已经看到过很多,按说是不陌生的,但目光接触的一刹那,还是不由自主地被震撼和俘获,心生惊悚(s 6 n g),。生俱来的渺小感就充斥全身。金字塔除了作为陵墓,法老还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把它修建的如此高大?(对于人的精神有一种震慑作用,对于当时神化法老本身以及更好的从精神上统治臣民有很大的作用。)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外部宏伟壮观,内部也被精心的装饰有许多壁画。(引出下一部分内容埃及壁画)(2)壁画影像播放,壁画图片展示壁画记录了法老或贵族的丰功伟绩和日常生活,空白部分用文字填满,当时只有贵族才能够有权利习字。a、讨论总结古埃及

14、壁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角度变化,讨论原因。头部侧面,眼睛正面,肩部正面,腿部侧面,古埃及人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清晰完整的包括在一个图形里。b、埃及绘画即定程式总结,影像播放埃及的壁画非常装饰,但是雕塑非常写实。(引出雕塑的内容)(3)结合欣赏雕塑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展示欣赏图坦卡蒙王陵出土的法老黄金面具。(4)对 比 涅菲尔蒂王后像和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西方美术史家认为雕塑史上的两件最美的女子雕像讨论思考:喜欢哪一个?说出理由最后进行总结,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为法老和他的统治服务,体现了君主化的神权。同时播放片段影像动态总结。第二单元 第 六 课 从传统到现代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的题

15、目是 从传统到现代,我主要从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设计,五说板书设计来加以阐述。一、说教材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我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3、了解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重

16、点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本课的难点是:美 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二、说教法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1、故事激趣法:在开始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2,启发谈话法:整个课堂运用谈话法,在与平等对话过程中,力图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3、创设情境法: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宗旨,我将采取以下儿种学法进行学习:(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活跃思维,引导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猜测,避免用些所谓艺术史上的定论来否定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