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江苏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江苏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学年江苏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二】姓名:班级:学号: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共 9 题)1、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嗟悼日薄西山i 念知(r e n)疾风劲草(j i ng)B.修茸弥足珍贵红 缙(ce ng)酩酊大醉(mlng)C.整饬蝇头微利栏 楣(sh un)长歌当哭(d ang)D.委蛇阴谋鬼计坳 堂(0 0)呱呱而泣(g ud)2、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也都。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
2、之美,之美,是那些被遗忘、被、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A.无可厚非 平庸 忽视 B.无可厚非 平常 鄙视C.无可非议 平常 忽视 D.无可非议 平庸 鄙视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笛声作为听觉意象,能引发诗人的联想,在诗人审美情感的兴起和升华中起到激发、催化作用,从而增强诗歌的表达手段和艺术效果。B.地方行政部门这种怕麻烦、不担当的姿态,不仅会影响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会破坏当地企业正常的经营环境。C.印度电影 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取得高票房的原因,是由于影片中表现出的东方式的情感和价值观,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D.4 5 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打破了超级大
3、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显示了中国人民勇攀高峰的决心,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4、4.下面一段话中没有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是(3 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A.反复 B.设问 C.对偶 D.对比5、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王羲之不会想到,他 的 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 6 0 0 多年的漫长岁月。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 兰亭序。,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
4、中被放大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但这已经不重要了A.B.C.D.6、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元曲剧本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角色有末、旦、净、丑等,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B.司马迁,字子长,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创作了 史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光武皇帝刘秀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分本纪、列传、世家、表、书
5、。D.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作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7、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司马氏去周适晋 而子迁适使反B.泽流罔极 罔疏则兽失C.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每与臣论此事D.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8、9.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B.此非儿女子所知也C.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D.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9、1 0.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3分)()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 之 喟 然 太 息 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
6、给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刘季固多大言,少 成 事 吕 公 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A.B.C.D.二、名 句 默 写(共1题)1、1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晚有儿息。(李 密 陈情表)(2),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 实 甫 长亭送别)(3)左丘失明,(4)(5),蝇帖不知春秋。,此亦飞之至也。(司 马 迁 报任安书)(庄 子 逍遥游)(庄 子 逍遥游)(6)夫运筹策帷帐之中,(7),秋水共长天一色。(8),差以千里。(9)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1 0)往者不可谏,。(司 马 迁 高祖本纪)(王 勃 滕王阁序)(司 马 迁 太史公自序)。(
7、司 马 迁 高祖本纪)论 语 微子三、文 言 文 阅 读(共1题)1、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 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 成1 1 1 4题。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缥继。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 诗 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美里,演 周易;孔子厄陈蔡,作 春秋;屈原放逐,著 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 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 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
8、的一项是(3 分)()A.于是论次其文 次:顺序 B.孔子厄陈蔡 厄:遭受困厄C.厥有国语 厥:他 D.退而深惟曰 深惟:著述1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乃喟然而叹曰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是余之罪也夫 夫 诗 书隐约者A.两 个“而”不同,两个“夫”也不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不同C.两 个“而”不同,两个“夫”相同 D.两个“而”相同,两个“夫”也相同下列对此段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司马迁的感叹表明,他对自己在武帝面前为李陵辩护一事深感后悔。B.“身毁不用”的叹息表明,司马迁在遭祸前,还有著述以外的志向。C.昔圣先贤发愤著述的
9、故事,给了司马迁以巨大的精神动力。D.司马迁列举古圣先贤的事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想像古圣先贤一样创立不朽业绩。1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9分)夫 诗 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3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3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3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10、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四、现代文阅读(共 2 题)1、四、现代 文阅读(2 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 成1 6 2 0题。不 识张晓风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
11、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听说小学时代,他每天上学都不从市内走路,嫌人车杂沓。他宁可绕着古城周围的城墙走,他一面走,一面大声背书。那意气飞扬的男孩,天下好像没有可以难倒他的事。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我平生读书不过只求缘尽兴而已,我大概不能懂得那一心苦读求上进的人,那孩子,我不能算是深识他。“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我有点反感,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老家的东西比这里好呢?他离开老家都已经
12、这么多年了。“老家没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啊!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小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一一呼噜一一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好运卤汁下起面来,好运个香呀一一”我吃过韩国进口的盐腌香椿芽,从它的形貌看来,揣想它未腌之前一定也极肥厚,故乡的香椿芽想来也是如此。但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意会“呼噜一一呼噜一一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
13、所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一一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好运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一一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
14、一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 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悄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一一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披红斗篷的定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一一”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
15、与自足,我哪能老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有删改)1 6、文中叙写了父亲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1 7、第段中画线句写故乡的香椿芽,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作用(6
16、分)1 8、文章第段加入 红楼梦中的一段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4分)1 9.文中写了大量对父亲的回忆,为 何 以“不识”为题?请简要分析。(6分)2、五、论述类文本(1 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 成2 0 2 1题。好生活是一个文化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经济的增长不是“好”的全部含义,在经济增长“好”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 就 是“好生活”、“好社会”。“好生活”、“好社会”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还应该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 好(愉快)的心情等。因此,“好生活”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文化问题。一个时代的公共文化是这个时代的公众对“好生活”的认识。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因此它无法回答何谓“好生活”的问题。或者说,它 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