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6007651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5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中考试题年中考试题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 1-71-7 题,共题,共 2020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恪守(g)慷慨(ki)羞怯(qi)前扑后继(p)B.狡辩(bin)钦佩(qn)两栖(x)曼不经心(mn)C.酷似(s)狼藉(j)遨游(o)美不胜收(shng)D.练达(lin)景仰(yng)劳禄(1)胸有成竹(z)【答案】C【解析】【详解】A.恪守(g)k,前扑后继前仆后继;B.两栖(x)q,曼不经心漫不经心;D.劳禄劳碌,胸有成竹(z)zh;故选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小明同学经常向

2、老师请教问题,真是不耻下问啊!B.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C.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D.泡一杯清茶,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答案】A【解析】【详解】A.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学生“向老师请教”,而不是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对象用错;B.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使用正确;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D.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使用正确;故选 A。3.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诗歌

3、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是朱赫来。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答案】B【解析】【详解】B.“主人公是朱赫来”错误,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故选 B。4.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牡丹江市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光秀美。修改:【答案】牡丹江市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光秀美的城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原句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城市”,即:牡丹江市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光秀

4、美的城市。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你好,原来你在这里。澄澈的湖水,绿色的草地,这就是最美的大自然,这就是我最爱的你。【答案】清新的空气,清脆的鸟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仿写。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由“澄澈的湖水,绿色的草地”可知,主要围绕“自然美景”,用偏正短语的形式构成排比句,仿写即可。示例: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5 字以内,含标点)本报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助力旅发大会、促进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4

5、 月 22 日,我市开展“世界读书日”线上讲座,传承红色基因。活动邀请了穆棱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张璇,张老师讲述了穆棱市孤榆树东北抗联密营教育基地的历史。聆听讲座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基因,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答案】我市开展“世界读书日”线上讲座,传承红色基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一句话概括新闻。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人物(事物)+事件。人物(事物):我市。事件:开展“世界读书日”线上讲座,传承红色基因。概括为:我市开展“世界读书日”

6、线上讲座,传承红色基因。7.古诗文默写。(1)_,不亦乐乎?(论语)(2)十五从军征,_。(乐府诗集)(3)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4)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5)峰峦如聚,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醉翁亭记中,“_,_”是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答案】.有朋自远方来.八十始得归.烽火连三月.似曾相识燕归来.波涛如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烽、燕

7、、醉翁”等字词容易写错。其中第(6)题,紧扣“全文的核心命意”即可得出答案。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8-108-10 题,共题,共 8 8 分)分)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某校开展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从立法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已实施,黄河保护法正加快推进立法进程。最近 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的数目达 8779 亿元。还青山以葱茏,复水以澄澈,国家掏出的是真金白银。材料二:黑龙江

8、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21 年计划完成营造林 100 万亩,近年来新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 种。龙江大地的人们用汗水浇灌和培育着共同的绿色家园,为“修复我们的地球”贡献了一份龙江力量。材料三: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当天,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江滨公园设立宣传咨询台,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单,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工作人员还向群众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普及自然资源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增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8.请提炼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9.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10.活动接近尾声,

9、作为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结束语。【答案】8.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9.示例:积极参与宣传,让人们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不吃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等。10.示例:同学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本次活动即将结束。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示良好的素质,也明白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希望我们大家携手并肩,共同建设好我们地球这个大家庭。【解析】【分析】【8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材料一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材料二介绍了黑龙江省如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材料三介绍了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综合三则材料可知

10、,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多种方法,来保护环境,修复地球。【9 题详解】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身份(中学生),谈自己在保护地球中的做法即可。如买东西不使用塑料袋或减少使用塑料袋;做一个小志愿者,向人们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性等。【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写结束语。要紧扣“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活动的主题,形式可采用“称呼(同学们)对活动的评价(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参与,积极发言)、总结(这次活动我们明白了珍爱地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祝愿或建议(希望我们共同把地球建设的更美好)”的格式进行拟写。注意做到语言简洁明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三、阅读理解及分

11、析(第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1-2911-29 题,共题,共 4242 分)分)(一)(一)(共(共 5 5 分)分)赏析赠从弟(其二,完成下面小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1.请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案】11.用“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以简洁生动的方式进行视听结合的描写,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加突出了青松的傲骨。12.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歌咏了松柏刚劲顽强的“本性”,表达了自

12、己对松柏一样坚贞自守高风亮节的追求和对弟弟的勉励的情怀。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反衬松枝的刚劲,突出了松柏的可贵品格。“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松柏的“本性”是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也有自勉的意思。【解析】【分析】【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鉴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句意为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亭亭”是指松柏高耸的样子,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一词形容寒风的声音,作者运用两个叠词,并且运用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勾勒出松柏傲立崖边的景象,又用“山上”“谷中”这样一高一低的地理位置的

13、映衬,更加突出了青松的傲骨。【12 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理解。从本诗的题目“赠从弟”可以看出,本首诗是作者赠予堂弟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一句意为: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风声盛”与“松枝劲”形成对比,用山风猛烈,渲染谷风的凛冽,体现松枝的刚劲,突出了松柏的可贵品格。“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一句意为: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表现了松柏即使顶着霜雪,也依然意态从容,端正挺立。通过冰雪的残酷再一次体现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松柏的

14、“本性”是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同时赠予弟弟,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要像松柏“终岁常端正”,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二)(二)(1212 分)分)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庞仲达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授教。仲达到郡先候之棠不交言,但以薤一大钵,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仲达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拔大钵薤者,欲吾击强宗,抱儿当户者,欲吾开门恤孤也。”叹息而还。注释:节:气节,节操。候:看望,问候。薤: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簿:官名。掌管文书、办理事务的属官。倨:傲慢。微:深奥,微妙。强宗:豪门

15、大族。恤:救济。13.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1)但以薤一大钵(2)叹息而还1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1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仲达到郡先候之棠不交言16.庞仲达从任棠的行为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7.读完本文,你认为庞仲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3.(1)只;(2)回去14.过了很久(庞仲达)说:“任棠是想让我明白(道理)啊。”15.仲达到郡/先候之/棠不交言16.水者,欲吾清,拔大钵薤者,欲吾击强宗,抱儿当户者,欲吾开门恤孤也。17.他虚心求教,礼待贤才,求贤若渴,同时智慧过人、悟性强,也是一个想要励精图治,造福百

16、姓的清廉官员。【解析】【分析】【13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1)句意为:只把一大钵薤。但:只。(2)句意为:于是叹息着回去了。还:回去。【14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本句重点字词:良久,过了很久;欲,想要;晓,使明白。【15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庞仲达到任,先去拜访他,任棠不和他说话。故断句为:仲达到郡/先候之/棠不交言。【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水者,欲吾清,拔大钵薤者,欲吾击强宗,抱儿当户者,欲吾开门恤孤也”的意思是:水,是想让我为官清廉,拔一大钵薤,是想让我打击豪门大族,抱着孩子站在门口,是想让我开门救济弱小。据此回答即可。【1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形象概括。由“仲达到郡,先候之”可知,他虚心求教,礼待贤才,求贤若渴。由“棠是欲晓太守也叹息而还”可知,庞仲达智慧过人、悟性强,也表明他想要励精图治,造福百姓。【点睛】【参考译文】庞仲达担任汉阳太守。郡人任棠有非同一般的气节,隐居教授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