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6007060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A食物腐败B干冰升华C浓硫酸与锌粉的反应D镁条二氧化碳中的燃烧2下图分别表示HCl、N2O4(g)、N2O4(l)的能量变化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步骤 I 和 II 的变化过程都会放出热量B由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C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3下列哪个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能量大于反应物能量A合成氨的反应B与稀醋酸的反应C焦炭和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D生石灰吸潮的反应4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

2、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C实验(c)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5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甲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s)+H2O(g)=CO(g)+H2(g)H1=akJmol-1CO(g)+H2O(g)=CO2(g)+H2(g)H2=bkJmol-1CO2(g)+3H2(g)=CH3OH(g)+H2O(g)H3=ckJmol-1A反应、为反应提供原料气B反应使用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和HC反应H

3、2O(g)+CH3OH(g)=CO2(g)+H2(g)的H=-kJmol-1D反应C(s)+H2O(g)+H2(g)=CH3OH(g)的H=(a+b+c)kJmol-16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浓硫酸稀释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水煤气的制取反应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BCD7最近有科学家发现正丁烷脱氢或不完全氧化也可制得1,3-丁二烯,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可知,正丁烷的摩尔燃烧焓为B由和可推知:CD由和2可知,等质量的正丁烷转变为1,3-丁二烯所需要的能量相等8已知拆开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 kJ能量,拆开

4、1 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 kJ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数值分别为1370、1852B拆开H2O(g)中的1 molH-O键吸收463kJ的能量C2H2(g)+O2(g)=2H2O(g) H=-482kJmol-1D已知H2O(1)=H2O(g) H0,说明lmolH2O(1)的能量比1molH2O(g)高9反应AC分两步进行:AB,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B反应AB的活化能为E1C反应BC的H=E4-E3D整个反应的H=E1-E2+E3-E410在一定条件下,

5、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热能在该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比红磷的能量低B该变化为物理变化C白磷比红磷稳定D该变化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11含0.2mol KOH的稀溶液与1L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下列能正确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kJ/molB2KOH(s)+H2SO4(aq)=K2SO4(aq)+2H2O(l);H=-114.6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H2O(l);H=+114.6kJ/molDK

6、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kJ/mol1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H30BH1=H2+H3CH1越小,HX越稳定D按Cl、Br、I的顺序,H2依次增大二、非选择题(共10题)1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标明物质的状态,用 、 、 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2)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用 表示,负值表示在该条件下反应 ,正值表示在该条件下反应 (正号常省略)。(3)H的单位是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 。14写出或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0.5molCH4完

7、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 的热量。写出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414489565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 + 4F2(g)CF4(g) + 4HF(g)的反应热H为 。(3)1840年瑞士的化学家盖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已知:Fe2O3(s)3CO(g)2Fe(s

8、)3CO2(g)H1 3Fe2O3(s)CO(g)2Fe3O4(s)CO2(g)H2 Fe3O4(s)CO(g)3FeO(s)CO2(g)H3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4)在恒温(500K)、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20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 kJ,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 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5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b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

9、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s)H2O(g)=CO(g)H2(g) H=E1 H2(g)+ O2(g)=H2O(g);H=E2 CO(g)+ O2(g)=CO2(g);H=E3 bC(s)+O2(g)=CO2(g);H=E4 (1)与途径b相比,途径a有较多的优点,即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H0的反应有 (填序号)。(3)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_。Aa与b在理论上相同Ba比b少Ca比b多D两者无法比较(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 。16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

1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17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一种仪器未画出,它是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

11、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 。(3)如果用0.50 mol/L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 。(4)利用50 mL 0.50 mol/L的稀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 /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请根据下表中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H = (取小数点后一位)。温度试验次数起始温度终止温度HCl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4227.027.427.231.3325.925.925.929.2(5)上述(4)

12、中的结果与中和热的理论值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在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稀盐酸的温度18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H2SO4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铜丝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原因是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 。(3)取50 mLNaOH溶液和30 mLH2SO4溶

13、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t2-t1)/H2SO4溶液NaOH溶液平均值126.226.026.130.3227.027.427.231.0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表中所得温度差的平均值为 。上述实验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H2SO4溶液的内筒中(4)其他条件不变,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1.0 molL-1醋酸溶液代替0.50 molL-1H2SO4溶液做实验,测定放出热量的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提示: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19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