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68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332021 北京四中初二(上)期中物 理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A.秒B.米C.米每秒D.光年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夜空中的彗星 B.飞奔的猎豹C.盛开的荷花D.爬行的蜗牛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水D.河岸4.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

2、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D.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6.2021 年 1 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2/33A 3mB.3dmC.3cmD.3mm7.将温度计放入长时间置于室内装有酒精的酒精瓶中,拿出来后,其示数

3、变化的情况是()A.一直上升B.一直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8.如图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40m/sB.机器人发出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表示C.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调不同D.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9.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A.和B.和C.和D.和10.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上出现的波形如图所示;保持示波器不变,再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上将出现下图中的哪一个波形图()A.B.3/33

4、C.D.11.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数据为 23.20cm,2.32dm,232.0mm,则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是()A.甲和丙B.甲和乙C.乙和丙D.都不相同12.在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物质沸点酒精78水100煤油150A.酒精或水B.水C.煤油D.酒精13.如图所示自行车图。夜晚,在城市的道路上,汽车司机看到正前方自行车的尾灯很明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B.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尾灯出发的光C.光照射在自行车尾

5、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自行车尾灯是由一些相互垂直的红色光滑的小塑料块组成1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 5m。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4/33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B.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她的像距离自己 10mC.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 L 的大小应该是 0.6mD.小红同学按要求进行视力测量,则 L 的大小应该是 0.3m15.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2,所用时间之比是 1:3,则它

6、们的速度之比是()A.1:2B.2:1C.2:9D.9:2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C.地上的树影D.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原理17.如图所示设备中利用了超声波工作的是()A.激光切割机B.倒车雷达仪C.声呐探测器D.彩超检测机1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的 5/33A.甲车在做

7、匀速直线运动B.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C.前 10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D.两车在 40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19.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中,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饭菜不会变质主要是因为盆里的水蒸发吸热而使食物的温度降低B.饭菜不会变质主要是因为吸水纱布上水蒸发吸热而使食物的温度降低C.此装置放在通风位置是加快水的蒸发D.此装置在盆里盛装热水,效果会更好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

8、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 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B.此时反射角的大小是 40C.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 S 将向左移动三、填空题(共 4 分,每空 0.5 分)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80cm_m (2)7mm_nm 6/33(3)5m/s_km/h (4)3h_s2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km/s23.近期报道十几头大象集体从云南南部一路向北迁徙了几百公里。一路上大象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实际上它们可以用低于 20Hz 的_声波交流。24.小

9、新随爸爸开车途径北园高架桥回家时,看到道路两侧有许多隔音墙,这是从_方面控制噪声。25.如图所示,钢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采取_的办法把石油气体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四、实验探究题(共 51 分,每空、每图均 1 分)26.(1)如图甲笔长为_cm,图乙秒表所示的时间是_s。(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3)请在图 1 作出入射光线 AO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OB_;在图 2 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_(请保留作图痕迹)。27.某小组同学在练习使用温度计:(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_是正确,读数方法_会使结果偏大。(均选

10、填“A”“B”或“C”)。的 7/33(3)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28.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产生的。(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不同。29.小彤把干冰放入烧杯里一段时间,她发现烧杯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空气中的_经过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需要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30.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得因素时,同学们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11、。为了验证以上得猜想,小凡同学在相同的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ABCD 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2)通过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3)通过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4)该实验采用了_的研究方法;(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生活中很多现象可以用此解释,请举一例:_;(6)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进行 E、F 实验结果发现 E 图中水先蒸发完,

12、他依据“谁先蒸发掉的越多,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他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_。8/333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则:(1)该实验原理是_。(2)实验时,应调整斜面的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3)实验中测得的平均速度 vAB、vBC、vAC的大小关系是_,小车全程是做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记时,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_(选填“大”或“小”)

13、。3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可折叠纸板 ENF 等器材“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得到表中的多组数据:(1)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2)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次数123456i101520304560r10152030456033.如图所示,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_;(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3)实验后,小明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 AB照射时,如图丁所示,会发现像比原来亮多了,这是因为_(

14、填字母);9/33A光照到像上,所以像变亮B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C光照到镜子上发生反射,使物体变亮D光照到像上后,人的感觉不同(4)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图丙中板 P 和板 Q 的作用是利用光的_现象来显示光束路径。(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如果让光线逆着 OB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这表明_;(5)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这两个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B图甲中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图丙中的活动板不要与镜面垂直C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刻度尺D人看到甲图中烛焰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引起的34.如所示,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1

15、)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明通过观察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知道图中_选填(“甲”或“乙”)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较高的情况;(3)如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时间 t/min0123456789温度 T/95969798989898989898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4)同时,小华也做了该实验。他们根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小明的图线,虚线表示小华的图线,水平部分图线重合。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_选

16、填(“相同”或“不同”)的;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是_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华在实验时:_;(5)小明和小华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他们认为沸腾过程中气泡内的气体应该是_;(填气体名称)(6)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以下几种液体的沸点,发现我们是不能用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的;几种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铁2750甲苯111液态氧183 10/33液态铅1740水100液态氮196水银357酒精78液态氢253亚麻仁油287液态氨33.4液态氦268.9(7)如果我们想从空气中提取氧气、氮气和氢气,那么可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它们发生液化,由上面信息可得,首先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_气。3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 t/min0 511.522.533.544.555.56温度 T/404244464848484850535659(1)请根据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乙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