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29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海淀区初二期末(下)语文试卷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4 2022 北京海淀初二(下)期末 语 文 2022.07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 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基础 运用(共 10 分)学习演讲单元后,年级举办了“和谐之美”主题演讲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下面是某同学为撰写演讲稿而搜集的一段资料。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和”是诞育万物

2、的本源。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时顺应自然地貌,因势利导“筑堰分水”,驯服了曾经怒不可遏的岷江。自此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史上最严禁渔令”的启动,引导长江沿岸渔民顺应自然,应时而作。几年后原本(xio)声匿迹的鳤鱼再现洞庭湖,【乙】“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云南野生亚洲象北上迁徙,迁回行进约 1300公里。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一路保护引导,最终使象群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安营(zh)寨。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自然中享受和谐之美。(1)该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拼音对应的汉字和意思有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遏”有“阻止”的意思,读作“”

3、。B.“徙”有“迁移”的意思,读作“x”。C.“(xio)声匿迹”中的“xio”在此处意为“消失”,应写作“消”。D.“安营(zh)寨”中的“zh”在此处意为“驻扎”,应写作“扎”。(2)引号有多种用法:标示具有特殊含义的特定称谓;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标示直接引述的内容。对语段中【甲】【乙】两处引号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2.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决定从“人际交往”与“自我省察”两方面来宣讲生活中“和”的可贵。他打算在开头处讲个小故事引起听众兴趣。阅读这个小故事,完成小题。在北宋“熙宁变法”中,王安石与苏轼政见不同。他们在

4、政策争辩中,坚持自我,寸步不让,但在私下交往中,却能洽守交友之义。元丰七年,两人重聚江宁,以诗相和,相谈甚欢。二人的“君子之交”展现了“和而不同”的磊落风范。(1)该同学在演讲 PPT 中出示了两幅书法作品,对这两幅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24 A.【甲】作品用墨疏朗,是王安石现存于世行书精品。B.【甲】作品清劲峭拔,体现了王安石率意自如的一面。C.【乙】作品结构整齐,获赞“苏楷书当以此为第一”。D.【乙】作品蚕头雁尾,显露出苏轼坦荡从容襟怀。(2)新华字典对“和”的释义有:相安,谐调;平静;连带。你认为成语“和而不同”中“和”的释义应为_(填写序号),根据故事内容,“和而不同”的意思是

5、_。3.一位同学在活动后留言,表达了他对古诗文中表现和谐之美的语句的理解,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刻画对象是老人孩童都愉悦地生活。B.大道之行也中“讲信修睦”概括出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人与人和睦相处。C.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D.关雎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体现了君子淑女弹琴鼓瑟、和谐恩爱的画面。二、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一)默写。(共 6 分)4.(1)吏呼一何怒!_!(杜甫石壕吏)(2)安得广厦千万间,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浮云游子意,_。(李白送友人)(4)大道之行也中的“_,_

6、”和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不仅仅关爱照顾自家老幼,还要“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二)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3/24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开头,“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

7、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写出卖炭翁别无余财,全指望着自己千辛万苦烧成的一车炭卖个好价钱来维持生计的困窘。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潇洒儒雅的风度,与卖炭翁的苍老憔悴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奢靡之风。D.全诗未有直接议论抒情,主要通过白描手法写出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经过,讲述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融爱憎于字里行间。6.白居易卖炭翁用“_,_”这一反常心理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难凄苦;而宋人张俞蚕妇一诗中则用“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一现象来控诉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公。这些诗句都表

8、达了诗人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 学记)【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

9、:“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选自刘开问说)注:达:通达。奚:怎么。就:靠近。正:匡正。求放心: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其此之谓乎 识其大矣 其真无马邪 B.虽有至道 学问之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弗食 食不饱,力不足 自食其果 D.以多问于寡 失道寡助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8.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甲】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翻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贫穷困苦,然后才

10、能勉励自己。理解:在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知困”两种情形后,进一步分析了“知不足”和“知困”带来的好处。【乙】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4/24 翻译:(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晰地分辨它啊。理解:不管是“贤于己者”“不如己者”,还是“等于己者”,都可以向他们询问,并且有所收获,正面阐述了“问”的重要作用。9.【甲】【乙】选段都是有关“学习”论述,不同的是:【甲】文侧重_的关系,强调“_”(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侧重“学”与“问”的关系,强调“_”(用原文语句回答)。三、名著阅读(6分)10.

1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有同学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时,摘抄了这段激动人心的文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1)请把上面画线的文字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来。(2)保尔这一形象诠释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这部名著的内容,自选角度说说其精神品质对你成长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中央农村工作

12、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 7年稳定在 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当前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三靠”:靠责任落实,今后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靠收益保障,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靠基础支撑,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材料二】航天育种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1987 年,我国首次通过返回式卫星对种子等生物材料进行了空间搭载试验。至今,这种搭载试验已开展了 30余次,主要是基于农业育种

13、研究,包括 5000余种粮食、蔬菜、油料等试验品种。目前,已从中选育了 40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累计超过了 200 余万公顷,粮食产量增加了约 13 亿公斤。经过 30余年的发展,航天育种科研工作充分验证了空间诱变育种是生产优异种质材料的有效手段。航天育种除了能较快速有效地直接选育优良品种外,还具有变异频率高、变异稳定快、变异遗传性好等非转基因特点。它培育出了大量高品质、高产量、耐盐碱和干旱、耐沙化和寒冷的新品种,为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材料三】5/24 农谚说得好,“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一般来说,采用航天育种技术的作物产量更高。常规辣椒品种单产2000公斤,

14、航天育种的辣椒品种单产可达 400-5000公斤;航天水稻比传统水稻每亩多产出 100公斤以上。在营养价值方面,航天蔬菜维生素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出 1倍以上,而且锌、铁、锰、铜、磷等微量元素都有增加。航天黄瓜与传统黄瓜相比,维生素 C 和铁的含量增加了 2个百分点。近年来,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造了超过 200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利用“航天科技”来发展现代农业,可以实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11.根据【材料一】可知_、_、_是国内粮食安全的保障。12.【材料二】与【材料三】共同说明的内容是()A.我国多次对种子进行空间搭载试验。B.航天农业育种研究对技术要求很高。C.采用航天育种技术

15、的作物产量更高。D.航天育种技术创造了较高经济效益 13.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大力发展航天育种的原因。(二)阅读走上祁连山,完成下面小题。走上祁连山 陈应松 过了达坂山,祁连山脉的群峰遥遥在望。天空突然布满了烟尘般腾起的浓云,乳白、灰白,山火一样暴烈地燃烧。苍凉劲美、沉郁庞然的山体越来越大,积雪越来越白。峡谷回响着风声,残雪在山沟间顽强地白着。【甲】但更多的水奔腾下山,去滋润大地上的生命和秩序,滋润河流、草原、森林、鸟兽和人类,滋润他们的文化与习俗,滋润所有生命裹挟的欲望。祁连山是青海的北大门,是青海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通往西域的要道,丝绸之路的南线经过此处。这条古道上,无数的商旅和征人

16、都曾目睹并感叹过这祁连的壮美。“祁连高耸势峣,积素凝花尚未消。”岧峣,这两个字用得太妙了,我不知道诗人是指山势,指积雪,还是指云雾。“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仰望者的诗,是要拔高行程的奇险。“祁连不断雪峰绵,西行一路少炊烟。”这荒凉之美,抒发着南朝官员出使路上的漫长孤寂。祁连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替我们遮挡了所有风沙、痛苦和灾难。它庞大的冰川、充沛的雨水、众多的河流,是对一切生命的盛大恩泽。在古老的祁连山民歌中,它被称为“洒满乳汁的山川”。【乙】山顶上的积雪像一条壮丽的白色长城,沿着山脊蜿蜒而去,通向无边的苍穹,用雪线勾勒出漫长的、连续的山脊,将山与天空分开。我们到达门源县的青石嘴镇,在这里小憩,即将进入祁连山草原。门源被称为小江南,也是祁连山的一个大风口,常年大风劲吹。但因为美丽的河谷和草甸,这里成为一片不小的平原。祁连山已经完全呈现在我们眼前,更加壮观和巍峨。云彩团簇着向上卷动,与山峰缱绻相偎。大通河哗哗流淌的声响,代表着祁连山的活力。到达一个叫羊肠子沟的地方,草原突然开阔无边。一览无余的祁连山脉被积雪完全覆盖,像是披着巨大的白色绒毡。云彩跃上苍穹,天之蓝是洪荒的蓝,没有任何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