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22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9页 2023 北京西城初三一模 物 理 2023.4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共 26 道题,满分 70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4分,每题 2分)1图 1 所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2图 2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图 3 所

2、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人们在公共场所交谈时要轻声,这是要控制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5如图4所示,把两个金属支架固定在木板上,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再把线圈放在支架上,线圈下放一块强磁铁,给线圈通电并轻推一下,线圈就会不停转动。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台小发电机 塑料饭盒 橡胶手套 陶瓷茶具 不锈钢勺 图 1 A B C D 图 4 支架 线圈 木板 电池+-花朵透过水滴成像 故宫角楼在水中成像 民间的皮影戏表演 白光透过棱镜形成彩色光图 2 A B C D压蒜器 面包夹 园艺剪 托盘天平 图 3 A B C D 第2页/共9页 B这是

3、电磁感应现象 C这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这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6关于生活中的四个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烧开时,壶嘴的周围冒“白气”,这属于汽化现象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沸点低 C冷链运输时使用干冰保鲜,这是因为干冰容易升华吸热 D把蔬菜装入保鲜袋并放入冰箱,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 7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是 A一名新生儿的质量大约为 500g B初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可达 2m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8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5s 82023年 1月 1 日,中国首架国产 C919 大型客机开启了今年首场的验证飞行。图

4、 5 所 示是这架 C919 客机首场飞行时,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全降落的情景。关于这架 C919 客机的降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降落时,它受到的重力不做功 B飞机降落时,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C飞机落地后继续滑行,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飞机落地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9如图 6 所示,字典的一部分悬空在水平桌面以外,小明同学发现后用水平向右的力 F 将字典推回桌面,在他推着字典运动的过程中 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变大 B字典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变小 D桌面对字典的摩擦力不变 10小红用一根导线和一枚铁钉制作了如图 7 所示的电磁铁。她给线圈通电后,钉尖处可以

5、吸引曲别针。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线圈通电后,钉尖一端为电磁铁的 N极 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则钉尖处不能吸引曲别针 C若减少线圈的匝数,则钉尖处吸引曲别针的数量一定减少 D若线圈匝数不变,增大电流,钉尖处吸引曲别针的数量会增加 11图 8 所示是实心正方体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把它们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把它们分别浸没在水中 释放,静止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甲、F乙。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p甲=p乙 BF甲=F乙 图 5图 8 0 1 2 3 1 2 3 m/g V/cm3 甲 乙 F 图 6 字典

6、图 7钉帽 I 钉尖 I I第3页/共9页 Cp甲p乙 DF甲F乙 12如图9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货箱。工人用力拉绳子,使货箱以0.08m/s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已知工人体重为600N,货箱重为810N,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N。若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提升货箱时,此工人的拉力为300N B提升货箱时,此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1050N C提升货箱过程中,此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W D此工人使用该滑轮组可以提升重为 1100N的货箱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 6分,每题 2分。每题

7、选项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玉渊潭公园内花香扑鼻,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铜块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神舟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要克服阻力做功,返回舱的内能增加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实验室有两个没有标注焦距的凸透镜甲和乙。如图 10所示,小欣先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将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 40cm刻线处保持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20cm刻线处,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位于光

8、具座上 60cm刻线处。小欣用此方法测出了凸透镜甲的焦距,并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关于小欣的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甲的焦距为 10cm 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左移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此规律应用在 照相机上 C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位于光具座上 20cm刻线处不动,用凸透镜乙替换凸透镜甲,发现光屏左 移可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说明凸透镜乙的焦距比甲小 15图 11 所示是科技小组设计的模拟某家用电热毯工作电路的示意图。R0是电热毯中的发热电阻丝,R 是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S 是控制电热毯处于加

9、热档或保温档的温控开关。该电热毯接入电压恒为 220V图 10 甲 cm 0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图 9 第4页/共9页 的电路中,电热毯加热时的功率为 110W;电热毯保温时的功率为 55W。忽略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热毯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A B电热毯保温时,开关 S应处于断开状态 C电阻 R0的阻值为 440 D电阻 R 接入电路时,它每分钟消耗电能 1650J 第二部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16题4分,17题2分,1822题各3分,23题7分)16(1)如图 12 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C。(2)如图 13 所示,

1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17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带有开关的插座正确地接入图 14所示的家庭电路中。18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图 15 所示的装置给一 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 90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他记录的实验数 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水的沸点为 。(2)水沸腾后,不断 ,温度 。19小华在做测量物体 A 密度的实验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物体 A 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16 甲所示,则物体 A的质量为 g。然后小华将物体 A

11、用细线拴住放入装有 6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 16 乙所示,物体 A的体积为 cm3,物体 A的密度为 g/cm3。U=220V S R R0 图 11 图 12 35 6 37 8 9 40 1 2 A mL 100 80 20 40 60 图 16 0 1 2 3 4 5 g 50g 20g 甲 乙 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t/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图 14 零线 地线 火线 图 15 第5页/共9页 20小丽利用如图 17 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

12、点,其中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蜡烛的高度为 5cm,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 10cm。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高度为_cm,像到蜡烛的距离为_cm。21小亮用“伏安法”测量额定电压为 2.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1)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18 甲所示,若使灯泡正常发光,他应使串联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选填“增大”或“减小”)(2)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如图 18 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则小灯泡的电阻为(保留 2 位有效数字)。22小慧用调好的微小压强计和水进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实验后,善于绘画的她根据记忆

13、画出某一实验情景如图 19 所示。请你判断:小慧所画的情景(选填“符合”或“不符合”)液体压强特点,并利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3小强与小刚利用实验证明“并联电路中,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流不断改变,干路中的电流仍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小强先用导线将符合要求的学生电源、三块电流表、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开关连接成图 20 所示的电路。(1)小刚发现电路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有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处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2)电路连接正确后,他们发现要想完成实验,还需添加的器材是 若干。(3)请你帮助他们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四、科普阅读题(共 4分)请阅读雪龙 2 号并

14、回答 24 题。雪龙 2 号 2022 年 10月 26 日,中国第 39 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搭乘雪龙 2 号极地考察船(如图 21所示),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雪龙 2 号极地考察船船长 122.5 米,船宽 22.3 米,排水量 13996 吨,是全球第一艘具有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船。它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以在冰厚 1.5 米的条件下以 3 节(1节=1.852 千米/时)的航速连续破冰航行,可实现原地 360自由转动。该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图 17 蜡烛 玻璃板 支架 图 21 第6页/共9页 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洋化学、生物

15、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雪龙 2 号船首的下部前沿凸起的部分叫做破冰艏(shu)柱(如图 22所示),它是用特殊的耐低温高强钢打造,厚度达 100mm,可以在零下 40的低温环境中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雪龙 2 号在极地破冰时,4 台主发电机满负荷的运行,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巨大的船身前进。遇到厚度 1.5 米以下的冰层,雪龙 2 号以 3 节的航速冲上去,碰到冰层以后,冰层会把船头往上抬,船因为比较重又压下去,这样不断反复,破冰艏柱犹如一把利刃切开厚重的冰层,船首重压连续破冰。当冰层厚度增加到 2 米,雪龙2 号连续向前破冰受阻时,会采用冲撞式破冰。在厚冰海域,雪龙 2号还可以采取艉(wi)向破

16、冰,即利用船尾从上方重压冰层,下方螺旋桨同时将水流和碎冰掏空,使得冰层在上下的压力下塌陷,以后退状态掏冰航行,实现双向破冰。雪龙 2 号是一艘智能型船舶,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新技术与传统船舶技术进行融合,以使船舶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和更加可靠。雪龙 2号在船体和设备上一共分布着七千多个传感器,对整船的性能、设备、系统和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这些传感器为雪龙 2 号编织了一张安全网,使雪龙 2 号成为了最安全的船舶之一。雪龙 2 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填补了中国在极 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24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估算雪龙 2 号极地考察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约是 N。(2)列举雪龙 2 号极地考察船破冰的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原理?(分析出 2条原理即可)五、计算题(共 8 分,25、26 题各 4分)25图 23 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 R1为 10,电源两端电压为 3V。闭合开关 S,电压表示数为 2V。(1)画出实物电路所对应的电路图;(2)求定值电阻 R2的阻值;(3)求 R1的电功率。图 22 船首 破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