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168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共9页 2023 北京丰台初三一模 历 史 2023.04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有学者认为,到公元前 5000 年,具有农业、制陶、村落和纺织的新石器文化在中国 大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出现。以下内容能实证这一说法的是 A北京人遗址中的灰烬层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D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 2右图是西周宜侯夨(c)簋,底部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册封虞侯夨,将其迁徙至宜地(今江苏丹徒一带)为宜侯,并进

2、行赏赐。该文物的出土 见证了商周两代的更替反映出周王室地位下降 可研究青铜工艺的发展有助于了解西周分封制 AB CD 3汉代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的一组衣镜,绘有孔子形象并记有孔子传记,反映出孔子在 当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促成这一现象形成的措施是 A奖励耕战 B实施推恩令 C.尊崇儒术 D重文轻武 4西汉司马迁笔下的江南“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到东晋南朝之际,江南“地 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推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农民起义的兴起 B北方人的南迁 C 大运河的修建 D.市民阶层壮大 5宋代时,随着临安城的发展,在它周围数十里内,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市镇(见右图)。当时民谚云:“南柴

3、北米,东菜西水。”这体现出宋代 A城市布局的对称 B中外交通的发达 C政治制度的完善 D.商品经济的繁荣 6.关于中国古代的一项科技发明,书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发明促进了 A造纸工艺的出现 B军事的变革 C航海技术的发展 D文化的传播 7.下表反映了汉、唐、元三朝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汉朝 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 唐朝 设立互市监,管理丝绸之路沿线的经济贸易活动 元朝 在陆上丝绸之路沿途要道设立众多驿站,在沿海重要港口设市舶司,管理贸易 A三朝均积极推动丝绸之路发展 B.各朝都重视提高丝织技术 C唐

4、朝是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 D.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 第2页/共9页 8.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进行有效治理。下列文物能够 印证元朝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的是 9以下史实的共同作用是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0随着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被纳入到欧美资本主义的世界条约体系中,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变化开始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右图是某班同学排演的历史剧追梦之路中的三幕。它们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B火烧圆明园、洋

5、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张謇办实业 12.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1921 年 6月 29 日,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的字),赴全国之招。”出于保密,五个圈代表“共产主义者”据此推测毛泽东是去参加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古田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重庆谈判 13.下表是 1957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统计数据。这反映出我国 类别 工业总产值 钢产量 原煤产量 发电量 1957 年 704 亿元 535 万吨 1.31 亿吨 193 亿千瓦时 比 1952 年增长 128.6%296%98.5%164%A

6、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观察下表,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联合国的宗旨 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加强国际合作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一幕 农民阶级的“天国”之梦 第二幕 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之梦 第三幕 资产阶级的“变法改良”之梦 第3页/共9页 A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 B意味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和平、合作主张 D解决了人口、资源等人类面临的问题 15一位学者认为

7、“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榜样,将现实世界的价值放在首要位置,重新认识与神的存在相对的自然和人的存在,并试着用自己的眼睛自觉地来看周遭的一切。”该时代的核心思潮是 A神权至上 B反对专制 C主权在民 D人文主义 16右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这本书是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 C物种起源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1898 年、1900 年德国两次通过扩充海军的法案,这使英国深感不安。英国决定建 吨位更大、装备更先进的新型战舰“无畏”号。德国获悉后,紧接着通过了第三个海军法案,决定建造自己的无畏舰。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C.第二次世界

8、大战的进程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18.1933 年,美国新闻报道:“罗斯福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 33 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19右侧示意图的主题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0.下面是创作于 1949 年的一组漫画,作者预见了两德民众的逐渐疏离。这组漫画创作 的历史背景是 A.凡尔赛条约签订 B法西斯专政建立

9、C.美苏冷战愈演愈烈 D欧洲联盟的成立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4 题,共题,共 40 分。分。21.(10 分)音乐与时代同行。材料一以下是与中国古代音乐相关的文物。第 1 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第 2 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 3 章 生存的斗争 第 4 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第4页/共9页 战国铜壶:壶身第二层刻有宴乐武舞、弋射等画面,描绘了战后庆功宴饮的情景,体现出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 贾湖骨笛:距今 9000-7800年,是中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乐曲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骆驼载着五位汉、胡男子,一人跳舞,四人演奏,充满了异域情调(1)从材

10、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3 分。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史前文明源远流长: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材料二马赛曲创作于 1792 年,原名是莱茵军团战歌,后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传遍整个巴黎,1795 年被确立为法国国歌。歌词节选如下: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发抖吧,暴君,卖国奸人,无耻的狗党孤群!全车都是上阵的人,少年前仆后继,准备杀敌效命!武装起来,公民们!把队伍组织好!奋起!法兰西后继有人,随时奋进!(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马赛曲诞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1 分)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2分)材料三中国近现代部分经典歌曲 序号 歌曲 简

11、介 卢沟桥歌 1937 年 7 月创作,歌颂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浴血奋战的事迹 井冈山之歌 唱出了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起义队伍会师、开展武装斗争等历史事件 到敌人后方去 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场面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表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 遵义会议放光辉 歌颂了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体现全党全军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热烈拥戴 浏阳河 1951 年创作,传达了土地革命后农民获得丰收的喜悦之情(3)从以下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选取两首相关的歌曲,分别说明歌曲 与主题的关系。(4 分)主题 1:全民族抗战;主题

12、2: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示例:第5页/共9页 主题 序号 关系说明 革命道路探索 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反映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22.(13 分)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扫除烦(繁)苛,与民休息。汉书景帝纪 隋帝嗣兴(继位),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旧唐书薛登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任选两项文献,指出相关治国措施并分析作用。(4 分)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勾勒了未来社会维护人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致力于

1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宏观制度构想。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920 年底,农民不堪忍受粮食无偿征集,工业产值也大幅下降。1921 年,苏维埃政府用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 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这一系列措施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对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等 (2)依据材料二,分析列宁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的意义。(2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围绕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努力奋斗。时期 主要任务 史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

14、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C(3)将下列史实填入 A、B、C 处相应位置。(3分。写序号)任选一项史实,说明 它是如何促进主要任务实现的。(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赢脱贫攻坚战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四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

15、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当今中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 第6页/共9页 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摘编自韩震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等 (4)依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2 分)23.(7 分)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材料一 16 世纪 60 年代,西方殖民者在亚洲菲律 宾建立了马尼拉据点,开启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西欧商人或通过马尼拉直接进行美洲金银与东方

16、产品的交换,或 通过马尼拉运回中国的丝绸瓷 器。美洲的主要农作物,如玉米、马铃筹、可可 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瓷器和丝织品,在墨 西哥进口总额中最高时占到 1/2 以上,大量在墨 西哥铸造的西班牙银元流入中国。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出现的背景,(1分)并概括贸 易的影响。(2 分)材料二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 同地方之间的距离。但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魔靴跨过了地球。人类能够 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判断,文中的“现在”应该是指 。(1分。写序号)说明判断的依据。(1分)15 世纪早期19 世纪后期 材料三 2012-2020 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占世界人口比重 (依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整理)当前,网络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新的威胁。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把网络空间建设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