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14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及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9 2022 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共共 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 B.空气 C.石油 D.二氧化碳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红磷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OH)2 B.KMnO4 C.O2 D.C

2、aO 5.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是 A.黄瓜 B.苹果 C.土豆 D.鸡蛋 6.下列不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果皮 B.旧书本 C.易拉罐 D.塑料饮料瓶 7.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Ca(OH)2 B.H2CO3 C.H2O2 D.H2 8.为了防止佝偻病,青少年需要摄入的元素是 A.铁 B.钙 C.锌 D.碘 9.“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 A 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0.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面粉 C.植物油 D.蔗糖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闻气味 2/29 C.稀释浓硫酸 D.

3、过滤 12.小苏打在加热时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13.“84 消毒液”是预防“新冠肺炎”消毒剂之一、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1 D.+2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银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 D.液氮用作冷冻剂 1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丝可用作导线 B.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 D 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6.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 pH

4、,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6.87.4)B.血液(7.357.45)C.胃液(0.81.5)D.唾液(6.67.1)17.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中得到的气体有助燃性 B.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C.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 B.烧碱:Na2CO3 C.熟石灰:Ca(OH)2 D.小苏打 NaHCO3 19.如图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倒入烧杯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3/29 A.隔绝空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D.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0.连花清瘟胶囊可

5、用于治疗流感。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 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65 D.一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 3个氢分子 2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氧气和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除去 CO中的 CO2 通入足量 NaOH 溶液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用肥皂水 D 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加入足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2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将室内的甲醛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6、确的是 A.一个甲分子由 4 种原子构成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C.变化过程中分子总数不变 D.丙、丁均为氧化物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4/29 a、b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将 40g固体(固体 a、b中的一种)加入到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升温到 t2时,现象如图;再加 5g 固体,现象如图。23.上述溶液饱和的是 A.B.C.D.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加入的固体是 a B.中蒸发水后可析出固体 C.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2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7、 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集气瓶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可防止测量数据不准确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集气瓶中水面最终停在 1 处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5 分分)生活现象解释生活现象解释 26.北京冬奥会速滑馆采取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向场下预埋的管道中通入低温二氧化碳,使表面水凝结成几毫米冰层。(1)水由液态凝结成冰的过程中,没发生改变的是_(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体积 B.水分子间隔(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能用作制冷剂的原因是_。27.能源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

8、分 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3)以下能源不能引起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的是_ a.风力发电 b.核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发电 5/29 28.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写出 1 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_。科普阅读理解科普阅读理解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84 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

9、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地坛医院的前身)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由于其消毒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深受大家的欢迎。84 消毒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pH在 12左右,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1.0%至 6.5%不等。由于其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一般认为,当杀菌率达到 90%以上时,说明此时的消毒具有较好效果。表 1、图 1 为某学校喷洒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比较。表 1

10、 不同浓度的 84 消毒液对教室的消毒效果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七班 八班 喷洒消毒液的浓度(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1:50 1:100 1:150 1:200 1:300 1:600 1:1000 作为对照不喷洒消毒液 菌落数 2 2 4 6 10 19 45 53 3 3 5 4 11 18 42 50 1 3 4 5 12 19 43 48 平均值 2 2.67 4.33 5 11 18.67 43.33 50.33 6/29 84 消毒液除了具有腐蚀性,其使用过程中放出的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有可能引起中毒。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造成呼吸

11、困难。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而致死亡。室内使用 84 消毒液后,可开窗通风一段时间。由于在酸性较高的条件下更易生成氯气,所以禁止将 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用,也不建议把84 消毒液与洗涤剂或其他消毒液混合使用。84 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了解它的成分和原理,才能合理安全地使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84消毒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84消毒液的物理性质为_(写一条即可)。(3)结合表 1 和图 1数据,关于不同浓度的 84消毒液与其消毒效果可得到的结论为_。(4)若想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又减少其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学校喷洒消毒液浓度的最适合

12、范围为_(填字母序号,下同)。a1:501:100 b1:1001:200 c1:2001:600 d1:6001:100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浓度为 1:1000的 84 消毒液不具有消毒效果 B、84消毒液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混用 C、84消毒液名称由来是因为其中有效氯含量为 84%D、教室使用 84消毒液消毒后,建议开窗通风一段时间 生产实际分析生产实际分析 30.复印用的墨粉中含有 Fe3O4粉末。制备 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1)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7/29(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流程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_(填元素符号

13、)。31.工业上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纳米 CaC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 (1)设备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设备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设备和设备均为分离设备,设备中的分离操作是_。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依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生装置选择_。(2)氧气可选用 E 进行收集,其原因是_。33.某化学小组欲配制 6%的氯化钠溶液 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1)在量取液体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_(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A 10mL B 20mL C

14、 50mL D 100mL(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_(同上)。A 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B 取下部分氯化钠固体 8/29 C 减小游码 D 增大游码(3)若要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采取的操作是_。34.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1)实验三的现象是_。(2)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是_。35.为了证明燃烧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一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2)实验二的纸条不燃烧。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证明的燃烧发生条件是_。36.进行以下对比实验,研究 NaOH 的性质。实验一 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 向固体表面滴加稀盐

15、酸 实验三 振荡 3 个塑料瓶 (1)实验一的结论是_。(2)实验二的目的是_。(3)实验三可证明 CO2能与 NaOH 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证明 CO2能与 Ca(OH)2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9/29 37.兴趣小组用稀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发现反应开始时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为黄色,一段时间后变为浅绿色。【查阅资料】FeCl3的溶液呈黄色 甲同学认为生成的 FeCl3可能与试管中的物质继续反应,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编号 实验 1-1 实验 1-2 实验 1-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长时间放置,溶液颜色始

16、终为黄色 长时间放置,溶液逐渐从黄色变浅绿色 长时间放置,产生红褐色沉淀(1)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_。(2)实验 1-1的目的是 _。(3)综合分析实验 1,溶液从黄色变浅绿色的可能原因是 _。乙同学用生锈程度相同的锈铁钉、5mL盐酸探究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实验编号 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反应开始时 24h后 2-1 铁锈和 2%盐酸 铁锈、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 2-2 生锈铁钉和 2%盐酸 生锈铁钉、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铁锈消失,溶液变浅绿色 2-3 生锈铁钉和 6%盐酸 铁钉表面有少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浅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10/29 2-4 生锈铁钉和 10%盐酸 铁钉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很快由无色变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4)生锈铁钉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与 _ 有关。(5)2-2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变黄色,结合实验 1和实验 2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_。(6)基于上述实验推测,下列关于工业用盐酸除铁锈的说法合理的是 _(填字母 序号)。A 除铁锈时,所用盐酸的浓度越大越好 B 在除锈过程中,生成的 FeCl3对铁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