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14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北京通州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页/共21页 2023 北京通州初三一模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Cl-35.5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25 分,本部分共分,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1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目要求的一项。)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纸张双面打印 B.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3.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放

2、出热量 B.产生大量白烟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 B.食品防腐 C.供给呼吸 D.医疗急救 5.能鉴别氮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6.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NH4Cl D.Ca(H2PO4)2 7.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 B.H2O2 C.H2CO3 D.H2O 8.下列 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熔点低 9.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

3、的示数变大,此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A.酸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挥发性 10.一些物质的 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3)B.酱油(45)第2页/共21页 C.西瓜汁(56)D.肥皂水(911)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干净的海水是纯净物 B.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 C.水是常用的溶剂 D.可用水区分氯化钠和碳酸钙 12.在压强为 101kPa 时,将 1L 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我国冶炼金属的历史悠久。回答下列小题。

4、13.冶炼铜的矿物原料是孔雀石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组成 Cu2(OH)2CO3的元素种类为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14.下列物质可以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反应生成铁的是 A.NaOH B.CO C.CO2 D.O2 15.电解法治炼铝的原料为 Al2O3,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2 C.+2 D.+3 16.青铜是一种常见合金,主要成分是铜、镍。下图为铜元素和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镍的元素符号为 Ni B.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g C.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9 D.铜元素和

5、镍元素均属于金属元素 17.下列物质与水共同作用可使铁生锈的是 A.O2 B.CO2 C.N2 D.H2 18.智能燃气灶在发生干烧时会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原理为 A.隔离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燃气的着火点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完成下面小题。第3页/共21页 19.CO与 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 A.物质用途不同 B.气体密度不同 C.分子质量不同 D.分子构成不同 20.下列有关 CO2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灭火 B.CO2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做气体肥料 C.CO2可用于区分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D.干冰

6、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21.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花变红,纸花不变红 B.该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在实验中,若对比纸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的 NaCl 溶液。完成下面小题。22.配制上述溶液,需称量 NaCl 的质量为 A.1.5g B.15g C.7.5g D.50g 23.实验过程中的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 B.量取水 C.溶解固体 D.装瓶贴签 24.取

7、出瓶中溶液 10g 进行实验,则瓶中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1.5%B.3%C.12%D.15%2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4页/共21页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C.将 20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40,溶液质量不变 D.40时,分别在 100g水中加入 40g 甲、乙,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5 分分)【生活现象解释】【生活现象解释】26.我国近代生活燃料使用的发展史如下。(1)煤、石油、煤气、天然气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2)管道煤气成分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27.我

8、国科研团队率先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单原子 Cu催化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1)在方框中补全另一种反应物的微粒图示_。(2)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3)回收旧织物中的涤纶时,需要用到氯化镁的甲醇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28.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1)月壤中含有丰富的铁、钙等,这里的“铁、钙”指的是_(填“原子”或“离子”或“元素”)。(2)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 形式存在,氦3 和氦4 都属于氦元素,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氦3 2 1 2 3 氦

9、4 2 2 2 4 第5页/共21页 A.氦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氦3 和氦4 都属于氦元素,是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均为 2 C.氦3 和氦4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科普阅读理解】【科普阅读理解】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吸湿发热纤维是一种能产生热量且保暖的材料,通过吸收人体散发的水蒸气,将其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天然棉纤维可吸湿发热,但无法做到快速排出湿气,使人体皮肤产生湿热和不适感。可采用混纺工艺通过改变混纺组分(所含物质种类)与混纺比(各物质的含量)改善吸湿发热纤维的发热性与透气性。下表中列举了两种吸湿发热纤维的部分性能测试结果。性能 混纺组分与混纺比 透气率/(mms-1

10、)透湿量/(gm-2h-1)保温率/100棉纤维 1.05103 150.56 30.5 40棉,40腈纶,20EKS 1.03103 270.56 41.5 我国科研人员制备了三种混纺发热纤维,为比较三种材料的吸湿发热效果,科研人员在不同时间时测定了上述样品的芯吸高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芯吸高度越高,表明混纺材料吸湿发热效果越好。目前,生态环保、功能多样的吸湿发热纤维的研发已成为纺织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吸湿发热的过程主要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表中列出的混纺纤维与棉纤维相比,其优异性能为 (填序号)。A.透气性好 B.透湿性好 C.保温

11、率高(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棉纤维属于天然吸湿发热纤维。_ 由图可知,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时间相同时,40棉、40腈纶、20EKS混纺成的纤维吸湿发热效果最好。_ 第6页/共21页 (4)由图可知,混纺发热纤维的混纺组分相同时,影响其吸湿发热效果的因素有_。【生产实际分析】【生产实际分析】30.氯化钙常用作干燥剂,以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含少量 MgCO3及不溶于水和盐酸的杂质)制备氯化钙的主要过程如下:(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溶液 A与石灰水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为()()2222Ca OHMgClMg OHCaCl,该反应

12、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3)实验室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1.硅(Si)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原料。利用稻壳制备纳米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上述流程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2)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酸浸槽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32.请从 A或 B 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 A计分。A B(1)仪器 a 的名称为_。(2)用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用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为_。(1)仪器 b 的名称为_。(2)用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用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为_。第7页/共21页

13、 33.利用下列实验研究物质组成。(1)实验 A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试管 2产生气体体积约为 10mL,则试管1 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_mL。(2)实验 B探究某可燃性气体的组成,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则该可燃性气体中一定含有_元素。(3)实验 C探究空气的组成,能证明空气中 O2含量的现象是_。34.利用图 1装置研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等体积的稀盐酸和水分别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如图 2所示。(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 1 能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3)图 2 可得到的结论是

14、_。35.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第8页/共21页 (1)有气泡产生的实验是_(填序号)。(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升温至 60的过程中,仅中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1)升温后可燃物在铜板上燃烧,说明铜具有的性质是_。(2)对比的实验现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37.用下图实验研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1)实验 A的目的是_。(2)实验 B能证明金属活动性铁强于铜的实验现象是_。(3)结合 A、C 实验现象,可得到锌、

15、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结论,则实验 C 中 X、Y分别是_。(填序号)Fe,硫酸铜溶液 Cu,硫酸亚铁溶液 Cu,硫酸锌溶液 第9页/共21页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38.青团是一种传统美食,家庭制作时常出现蒸制后变黄的现象。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青团颜色的因素。【查阅资料】艾含大量叶绿素,汁水可使青团着色。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氧化、酸化变色。NaHCO3可以与植物细胞中酸性物质反应,阻碍叶绿素分解,使青团保持鲜亮的绿色。【进行实验】取等体积鲜榨艾草汁,分别加入等质量糯米粉中,搅拌,揉制成大小相同的糯米团,蒸制后观察青团颜色。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 NaHCO3添加量/g 蒸制火候 蒸制时间

16、/min 是否蒸熟 青团颜色 0 大火 15 是 深黄色 0.5 小火 15 否 绿色 0.5 中火 15 是 黄绿色 0.5 大火 15 是 黄绿色 1.0 中火 15 是 绿色 1.0 中火 18 是 黄色 1.0 中火 21 是 深黄色 1.5 中火 15 是 黄色【解释与结论】(1)NaHCO3的俗称是_。(2)中青团比中颜色偏绿的原因是_。(3)依据得出的结论是_。(4)探究蒸制火候对青团颜色影响的实验是_(填序号)。【反思与评价】(5)探究 NaHCO3最佳用量的实验中,在中火,蒸制 15min 的条件下,没有再进行 NaHCO3添加量为2.0g 的实验,理由是_。(6)青团蒸制前后常会在其表面刷一层食用油,刷油的目的可能是_。第10页/共21页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实际应用定量分析】39.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安全消毒剂,可由 NaClO2与 Cl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NaClOCl=2ClO2NaCl,若生成 117gNaCl,计算参加反应的 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第11页/共21页 参考答案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25 分,本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