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七彩****3 文档编号:36006414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延庆区初二期末(下)历史试卷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18页 2022 北京延庆初二(下)期末 历 史 2022.7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页,共两部分,24 道小题。满分道小题。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

2、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30 分)分)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要求的一项。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材料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A.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C.中国真正成为独

3、立自主的国家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021 年 10 月,电影长津湖风靡全国,该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异国他乡英勇作战的故事。如果给该影片配一句背景宣传口号,下列口号符合的是 A.抵抗日寇,保卫华北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20世纪 50 年代初,农民们高兴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西部大开发4.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A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C.中共八届二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B.三大改造C.改革开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2页/共18页 6.下图展现了我国某一时期工业和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运动期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下面一组口号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失误,其最主要问题是()“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A.自然灾害影响生产B.民主法制受到践踏C.忽视客观经济规律D.知识分子遭到批判

5、8.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B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林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创了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A.东方红一号B.神舟一号C.嫦娥一号D.玉兔一号9.1971 年,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个“转折点”是()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C.万隆会议召开取得圆满成功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0.20 世纪 80 年代

6、,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第3页/共18页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A.B.C.D.11.2022年 2 月,为纪念中美双方签署的一份重要历史文件发表 50 周年,一位篆刻家雕刻了一枚红印(见下图),这枚红印上的历史文件的发表()A.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B.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D.标志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2.根据“求同存异”“睦邻友好”“战略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7、A.伟大的历史转折B.挑战两极格局C.艰难的探索历程D.外交事业发展13.有一首歌中有“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1992 年,又是一个春天”,歌词中的这两个“春天”分别喻指()A.“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和第二步B.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南方谈话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D.经济特区和国有企业改革14.以下三幅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推开B.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D.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15.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A 创新B.共享C.开放D.绿色第4页/共18页 16.2020 年起

8、,面对新冠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党和政府积极抗疫,实行内防输入外防扩散的策略,随后我国研发团队发出“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工具,在疫情防控战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 A.数据库和互联网的发展B.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C.原子能技术的开发利用D.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17.如表为中美贸易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贸易数据,说明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 年 60 32 1975 年 304 156 1980 年 3755 1059 1985 年 3855 3840 A.中美和解彼此受益匪浅B.中美是世界两大经济体C.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D.我国不断深化对

9、内改革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的历史性成就,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两弹一星”试验成功A.B.C.D.19.2022 年 4 月 16 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创造了我国航空新纪录,也被誉为史上“最强出差”。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嫦娥工程顺利实施A.B.C.D.20.疫情当头,钟南山院士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把保护伞,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下列人第5页/共18页 物中与钟南山属于同一领域有作为的人

10、物是()A.屠呦呦B.袁隆平C.邓稼先D.杨利伟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 共共 50 分)分)21.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材料一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历史意义。材料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

11、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依据材料二,分析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意义。结合所学,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材料三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第6页/共18页 存异。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分析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2

12、2.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材料一:1954年 6 月,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周恩来对印度进行访问,28 日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提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他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写出“原则”的名称。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除图 2)任意一幅图,进行说明。示例:选择:图 2 说明: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3、,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三: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1949 年 1959 年 1969 年 1979 年 1989 年 1999 年 2017 年 国家数量 10 个 34 个 45 个 120 个 136 个 162 个 175 个(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变化的原因。材料四: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逐

14、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第7页/共18页 据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整理(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背景。结合所学,概括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特点。2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与国防建设。材料一 1958 年,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 1965 年,中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83 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000 年,中国参与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并向全世界公布 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 2008 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1)将材料一的史

15、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_ 生物技术不断发展:_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_ 材料二 20世纪 50年代,我国曾在朝鲜战争期间、解放军炮击金门期间等遭受核打击威胁。“两弹一星”元勋们痛恨列强对祖国的欺侮,抱着“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并放弃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归国。郭永怀在飞机失事的危急关头,与秘书一起紧紧抱住绝密材料,身体烧焦,却保全了材料。实验人员用自己焊接的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手工搅拌炸药,完成了原子弹元件设计的最初爆轰实验。摘编自人教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结合材料二,写出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两弹一星”团队体现的时代

16、精神。材料三 开国大典阅兵由人民海军、陆军和空军组成。1984年阅兵,第二炮兵部队首次接受检阅。2019年,战略支援部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军种 开国大典阅兵 新中国成立 10 周年阅兵 新中国成立 35周年阅兵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 空美制 P-51 战斗机、英国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轰-6、歼-7 型歼-20 战机(自主研制)、第8页/共18页 军 蚊式战斗机(缴获)等 5 歼击机(仿制)等 飞机(仿制)无侦-8 无人侦察机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武器装备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4.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材料一 中国现代史时间轴(1)依据材料一,选取任意一个时间(除 1956年),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示例:选择:1956年 说明: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内涵 具体精神形态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艰苦创业精神 大庆精神及铁人精神、劳模及劳模精神、等改革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