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063374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课时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时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通过制作并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的装片,认识到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的生物。2.通过研讨交流和查阅资料,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抓住水中生活着微生物的本质特征,展示对微小生物形态结构和活动状态的理解。探究实践:1.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小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2.通过对照资料,识别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名称。责任态度: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发展研究微小的生物的兴

2、趣,并认识到观察工具的进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小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难点:通过研讨交流和查阅资料,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形态各异的微小的生物,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1.活动一:“肉眼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中的微小物体”小组表现性评价量表。评价量表1评价标准小组自评师评能用肉眼直接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观察其中的一些微小物体得2。( )( )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这些微小物体的特征,每说出一个特征得1。( )( )小组合作:“小组

3、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得2;“小组分工不明确,但能完成任务”得1。( )( )2.活动二:“制作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的装片”表现性评价量表。评价量表2评价标准小组自评师评能认真聆听老师和同学演示的装片制作方法得1。( )( )能按照步骤制作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装片,每个1。( )( )小组合作:“小组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得2;“小组分工不明确,但能完成任务”得1。( )( )3.活动三:“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的装片”表现性评价量表。评价量表3评价标准小组自评师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得1。( )( )能正确写出观察到的一种微生物名称得1;能画出观察到

4、的一种微生物的基本轮廓得1;能用文字简单说明观察到的一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得1;能找出过期牛奶中的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微生物得1。( )( )小组合作:“小组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得2;“小组分工不明确,但能完成任务”得1。( )( )4.活动四:“展示交流,初步找到过期牛奶不能喝的真正原因”表现性评价量表。评价量表4评价标准小组自评师评能说明微生物的名称得1;能说明微生物的构成(细胞)得1;能说明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比如会运动、需要食物、能繁殖、会排泄等得1。( )( )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分析说出过期牛奶不能喝的原因得1。( )( )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说

5、明:这节课需要的水样,教师可以提前一星期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具体方法见教科书P15,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利用此方法培养微小的生物)。聚焦:师课件展示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和微小物体的记录照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显微镜不仅能看到细胞,还能看到微小的物体,甚至能发现我们周围许多微小的生物。师出示鱼缸水,说明:鱼缸里有水草,养着鱼,还有许多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生物,它们又是什么样的呢?师板书课题: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聚焦环节,教师用复习的方式引入,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阶梯式的发展。同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聚焦到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二)探究活动评

6、价活动一:肉眼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中的微小物体师过渡:对于微小的生物来说,一滴水就是一个世界,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被忽视”的世界。师拿出一杯鱼缸水和一杯过期牛奶,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请每一小组拿出抽屉里的一杯鱼缸水和一杯过期牛奶,我们拿起杯子,用肉眼直接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中有什么东西吗?生拿起杯子,用肉眼直接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看看是否有一些微小的物体?并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些微小物体的特征。预设1:鱼缸水中有些在运动,有些漂浮不动;过期牛奶因为颜色白色,不透明,所以观察不出来。预设2:鱼缸水中有些颗粒状,有些团状、有些带状.过期牛奶中有若干漂浮物,像小白点.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微小的物体

7、不一定都是微生物,有些可能只是灰尘微粒、杂质等。评价活动二:制作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的装片师(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肉眼观察了鱼缸水和过期牛奶中的微小物体,但是不是很清楚。接下去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这两种液体中的微小物体。那么,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我们首先要把物体制作成什么?生(预设):制作成玻片标本。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出示材料(课件同时展现):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脱脂棉纤维。师引导学生思考:脱脂棉纤维有什么作用?预设:因为水中的微小生物可能会运动迅速,不便于我们观察,少量的脱脂棉纤维可以控制这些生物的运动速度。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取出课前准备好的水,向

8、学生介绍水的来源,是取自鱼缸水,并用干草培育过一个星期。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15的图片资料,并演示“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装片”的具体过程(教师可以引导一位学生帮助完成过期牛奶装片的制作):水中微小生物装片制作(教师演示)过期牛奶装片制作(学生演示)用滴管在水样中靠近水面处取水用滴管在过期牛奶中靠近表面处取牛奶液体在载玻片上放一些疏散的脱脂棉纤维在载玻片上放一些疏散的脱脂棉纤维滴管竖直在纤维上滴水滴管竖直在纤维上滴牛奶镊子夹取盖玻片盖上标本镊子夹取盖玻片盖上标本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牛奶液体师引导学生在装片制作完成后,小组成员检查是否充满气泡,放的纤维是不是太多,位置是不是不正

9、。学生领取材料,动手制作“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的装片”,并检查装片的完成情况。评价活动三: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的装片1.观察水中微小生物装片师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在记录单上,绘图要求:有初步的轮廓;有比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我们观察到的水中微小的生物”记录单第( )小组名称它的样子(简图)它的特点说明:如果知道微生物的名字,写上名称,如果不知道,可以先空着,在后面的活动中对照资料再进行书写。另外,提醒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微小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判断是否是生物,需要多观察些时间,看看有没有运动。小组合作,用显微镜观

10、察水中微小生物,并记录。2.对照认识微小生物师引导小组成员把自己观察记录的微小生物图像,对照教科书P16的微小生物图片进行辨认,确定微小生物相应的名称(水蚤、钟形虫、草履虫、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并记录好名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微小生物,教师可以再给每个小组发教科书中微小生物的其他图片和具体文字说明资料作为补充,扩充学生的认知,方便学生识别。3.观察过期牛奶装片,对照找寻危害身体健康的微生物师引导学生用观察水中微生物装片的方法,观察并记录过期牛奶装片中的微小生物。记录单:“我们观察到的过期牛奶中微小的生物”记录单第( )小组名称它的样子(简图)它的特点教师展示过期牛奶中常见的微生物

11、,提示有害的微生物,学生对照资料初步找寻过期牛奶中危害身体健康的微生物。小组合作,观察过期牛奶装片,对照找寻危害身体健康的微生物。评价活动四:展示交流,初步找到过期牛奶不能喝的真正原因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小组内观察到的微生物,明确交流的内容:说明微生物的名称;说明微生物的构成(细胞);说明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比如会运动、需要食物、能繁殖、会排泄等。学生交流展示,教师适当板书。师:同学们,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种类是有限的,而且观察的清晰度并不是很高。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微生物,我们可以一起来观看一些微生物的清晰图片。课件展示图片:播放微生物介绍视频。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教师介绍微生物的典型特

12、征,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微生物。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辨认出它们是生物?预设:这些微小生物具有运动、排泄、需要食物、会繁殖等特征,这些都是有生命的表现,所以它们也是生物。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告诉学生:这些生物与我们能直接看到的鱼、鸟、狗等相比,体形实在是太小了,但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微小个体,所以称为“微生物”。拓展: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16的资料,交流相关信息。预设1: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小的世界。预设2:水中有大量微生物存在,在其他环境中,如空气中、土壤中,也都发现了各种形态的微生物。预设3:绝大多数微生物很微小,但我们都比较熟

13、悉的生物,如木耳、蘑菇等,能直接用眼睛看到它们,它们也是微生物。 师鼓励学生: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微生物,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索我们周围的微生物,用画图的形式做好记录,并查阅资料找到相关微生物的特征。活动一:通过肉眼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让学生对水中的微小生物有一个能看到但又不能看清楚的印象,激发学生去探索。活动二:用制作水中微小生物装片的方法,制作过期牛奶的装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活动三:这一观察活动对学生来说很重要,通过观察记录水中微生物,对照认识微生物,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处理、分析信息

14、的能力,对学生辩证思维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活动四:交流展示环节是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呈现更多信息,并找到过期牛奶中是否有危害身体健康的微小生物。这样的交流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善对微生物的界定和认识,用这些认知来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利用阅读资料的方式,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师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活动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鱼缸水和过期牛奶,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活动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水中微小生物装片和过期牛奶的装片,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活动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和过期牛奶的装片,考查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