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60057888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目 录 一 、导 言 二、相关法规 三、质量评价标准 四、技术要点 五、问题讨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 护的重大意义。高度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 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科学作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形势 判断。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 持的原则。全面部署了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 的目标任务。清晰描绘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 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八个坚持”或“八大观”深邃历史观: 生态兴则文明兴科学自然观:

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民生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整体系统观: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严密法治观: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民行动观: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民行动全球共荣观: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0日下午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考察生态环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 2021年11月2日)l 加强电磁辐射污染防治 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十九届五中 全会提出“全面实行排污

3、许可制”。 2021 年 4 月 30 日, 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十三五”以来, 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 强化排污单位 主体责任, 推动“一证式”管理, 完成改革任务阶段性目标, 建立起完 善有力的制度体系, 并实现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 为进一步落实排污许 可管理要求, 提升排污许可证发证质量, 完善证后监管机制, 生态环境 部组织制定了排污许可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为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 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 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进一步加大排污许可制改革力度, 推进全面实行 排

4、污许可制。 排污许可证将是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证”, 是排污单位生产运行期排污行为的唯一行政许可。 到2025年,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要素、全周 期管理,全面落实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基本构建 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排污许可制既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 也是的改革创新, 能有效帮助企事, 也有利于推动形成公平规范的环境执法守法秩序。业单位、落实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背景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 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

5、原则: 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 和改善环境质量。a) 依法评价 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 规划等,优化项 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b) 科学评价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 目建设对环境质 量的影响。c) 突出重点 根据建设项 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 间的作用及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 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 目主要环境影响给予 重点分析和评价。 10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项目背景分析判定建设项 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 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 策、规范、相关规划

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 意见的符合性,并与生 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进行对照,作为开 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 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 境影响报告书 (表) 编制阶段。11环境要素项目背景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各异而又服 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也叫环境基质, 通常是指大气、水、声、振动、生物、土壤、放射 性、 电磁辐射等。累积影响指当一种活动的影响与过去、现在及将来可预见 活动的影响叠加时,造成环境影响的后果。污染源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

7、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或装置等。 12“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目、环境质量底线、资源 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 细化管理、 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 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 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 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 、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 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 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 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按照 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基本要求,实施严格管控。

8、13项目背景环境质量底线:指按照水、 大气、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原则,结合环境质量现状和相关规划、功能区划要求, 考虑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 目 标及相应的环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资源利用上线:指按照 自然资源资产只能增值、不能贬值 的原则,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改善环境质量为 目的,利用 自 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合自然资源开发管控,提出的分区 域分阶段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强度、效率等上线管控要 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指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统筹考虑生态 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提 出的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资源开发利用等 方面禁止和限

9、制的环境准入要求。 14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项目背景结合建设项 目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建设项 目 建设和运行过程 (包括施工方式、施 工时序、运行方 式、调度调节方式等) 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因素与影响 源、影响方式、影响范 围和影响程度。重点为影响程 度大、 范围广、历时长或涉及环境敏感区的作用因素 和影响源, 关注间接性影响、 区域性影响、长期性影 响以及累积性影响等特有生态影响因素的分析。环境保护 目标调查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 区,详细了解环境保护 目标的地理位置、服务功能、 四至范围、保护对象和保护要求等。1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目背景1. 明确提出建设项

10、目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 ( 可根据项 目情况选择) 拟采取的具体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风险防范等环境 保护措施;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 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各类措施的有效性判定应以同类或相 同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为依据,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工程化实 验数据。2 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结 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 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 善目标的贡献和影响。3 给出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

11、 具体内容、责任 主体、实施时段,估算环境保护投入,明确资金来源。4 环境保护投入应包括为预防和减缓建设项 目不利环境影响而采取的各 项环境保护措施 和设施的建设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直接为建设项 目服 务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费用以及相关科 研费用。16项目背景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 按建设项 目建设阶段、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 ( 可根据项 目情况选择) 等不同阶段, 针对不同工况、不同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特征,提出具体环 境管理要求。2 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明确污染物排放的管理要求。包括工程组成及原 辅材料组分要 求,建设项 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运行参数,排放 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和总量 指

12、标,污染物排放的分时段要求,排污 口 信息,执行的环境标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环 境监测等。提出应向社 会公开的信息内容。3 提出建立 日常环境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环境管理台账相关要求,明确 各项环境保护 设施和措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费用保障计划。4 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境质量监测计划,内容包括监 测因子、监测 网点布设、监测频次、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采样分析方法 等,明确 自行监测计划内容。1718环评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敏感区含义输变电工 程500千伏以上;330千伏以 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 (不含 100千伏以下 的)( 一) 中的全部(三) 中以居住、医疗卫生、

13、文化教 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 区域广播电台、 差转台中波50千瓦及以上;短波 100千瓦及以上;涉及环 境敏感区的其他(三) 中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 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 区域电视塔台涉及环境敏感区的100千 瓦及以上的其他(三) 中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 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 区域卫星地球 上行站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三) 中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 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 区域雷 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三) 中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 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 区域无线通讯/全部生 态 环 境 部 ( 国 家 核 安 全 局 )项目背景.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限值及其监测方法 (GB39220-2020). 区域电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 (已制订, 待颁布).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 HJ 11132020)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 ( HJ 24202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输变电 ( HJ 705-2020)20项目背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