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998315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总分 100 分。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考场。

2、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 1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也为社会治理和服务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采取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科技赋能已经成为服务民生的一种新途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进行服务创新,这不但节省了服务所消耗的资源、降低了服务成本,而且提升了服务的便捷度、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为了让先进技术服务于民,北京

3、市以市政务服务网“用户空间”为重要载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研判用户需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精准、主动、个性且安全可靠的数字专属服务,实现从“人(企业)找政策、服务”向“政策、服务找人(企业)”的服务模式转变。同时,建立了个性化的“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办事信息、电子证照等分类归集管理、集中应用。目前已归集 12 类信息 167 类电子证照,并与办事表单、材料相关联,实现办事免填报、减材料。打造了“政策直达专区”,企业可通过政策月历查看现行政策与申报信息,通过政策体检查验申报条件符合度,根据自身条件匹配适合的政策等,这就使得惠企利企政策直达企业身边,大大节省企

4、业的时间成本。“用户空间”自上线以来,已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主动提醒、政策推送等个性化服务 510 万余次。在保障企业、群众办事“找得到”的基础上,北京市还着力解决“问得清”的问题,推出了“在线导办”服务:依托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服务团队,组建了一支精通业务的“在线导办”团队,为办事人提供“一对一”网上办事问题解答、信息填报指导、申请材料审核等服务,打造实时性交互式、有温度的“线上办事窗口”。截至目前,“在线导办”服务已累计接待咨询群众 33 万人次,满意度达 97%。除了依托“在线导办”实时互动,针对部分事项办理情形多不同情形需要提供不同材料的情况,市政务服务网还推出了“

5、引导式办事指南”,系统可根据办事人的基本信息,结合不同情形下的事项办理要求,逐一对应匹配后,导出定制化材料清单和办事清单,有效提升办事指引的精准度。如办理机动车登记,以往办事人需要根据户籍所在地、申请人身份类型、是否代办等,从完整的办事指南中筛选出自己属于哪种办事情况,并确认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而现在只要通过“引导式办事指南”,系统将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根据办事人的选择结果,自动生成符合办事人条件的定制化、个性化材料清单和办事流程。截至目前,北京市政务服务网已提供 1.45 万个情景引导式办事指南。有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政府建设要求,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

6、新技术与政府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材料 2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北京市各式养老服务驿站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走进 X 区 W街道 H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照料间,随处可见的智能养老设备科技感十足。墙上的智能显示屏,清晰地显示着老人的基本体征状况:血压、心率等实时数据就来自于老人床下一枚小小的传感器,不仅服务于工作人员日间照料,同时还可以把老人的健康数据传送到子女的手机。驿站还开发了“一点孝心”APP,方便子女通过手机客户端在线为老人定制陪同就医、上门助浴等个性化服务,还能在上面对服务进行评价、反馈,这使得儿女“膝前尽孝”的心愿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为

7、探索智慧居家养老精准化服务,北京市 T 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发起“一键呼”服务项目。“一键呼”终端就是一部电话,操作界面上除了常规按键,还搭载了“居委会”“卫生站”“养老驿站”“物业服务”“亲情号码”等多种一键直呼按钮,大号字体清晰显眼,最下方还设有红色的“急救”“养老广播”两个醒目按键。截至目前,T 区已有 2416 户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呼”终端。“我们上了岁数的老人最怕什么?就怕突然病了身边连个人都没有。这个一键呼太有用了,不仅能看病救急,还有这么多功能,一按就通!现在科技人员设计的这些创新产品真是太贴心了,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社区的张奶奶感慨道。81 岁的王大爷家刚装好“一键呼”,

8、他就用起了订餐服务,“第一次订餐,不到 20 分钟,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就把热腾腾的午饭送到家里来了。”除了用餐,出行不便的他还通过“一键呼”享受了代开药、生活用品采购、家电维修、上门助浴等服务。“每次我通过这个设备提出什么需求,总是有人很快就做出反应,为我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这个设备好用,背后也少不了这么多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啊!”王大爷连连称赞。近年来,T 区建立养老信息综合平台,覆盖受众、客体、资源、流程、财政五大数据库,开发出六大模块共计 22 个子系统,覆盖老年人 30.5 万,五大数据库累计归集涉老数据 868 万条。强大的智能中枢,使关键要素形成互联,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材料

9、 32012 年,北京地铁 1 号线上最后一辆“闷罐车”退役。此后,北京地铁所有车型都安装了空调。不过每到夏季,乘客对列车空调温度的投诉却一直没有间断。“我们曾经接到投诉,一位乘客说车厢太热,另一位则说车厢太冷。后来发现,两人在同一列车上。”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有点无奈地分享了这样一段往事。为了提高乘客舒适度,提升地铁服务质量,2019 年 6 月,北京市在地铁中开展“同车不同温”试点工作。其基本思路就是,对一趟列车的不同车厢预先设定高低不同的温度,并以显要形式标注。这样,乘客就可以通过站台地面上的标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温度合适的车厢。试点工作率先在地铁 6 号线展开,同年推至 2 号线、13

10、 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2021 年夏季,北京地铁继续在 5 条线路试点“同车不同温”,同时针对乘客意见进行了调研。调研后,地铁公司综合各方意见和各线路实际情况,确定了车厢 24到 26的温度范围。“同车不同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车厢温度设定后,乘客还经常感觉“忽冷忽热”,这一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这与列车空调的工作机制有关。目前北京大部分线路的列车空调都是定频空调,在启动前需预先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当车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空调开启制冷模式,空调出风口吹出冷风,等温度降至所设定的温度后便不再运转;如果车内温度超过设定后,就继续运转释放冷气,通过追随控制以力求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这样的工作

11、机制,容易让人产生忽冷忽热、体感温度与车厢标示温度不一致的感觉。其次,与列车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关。尤其是那些地上线路以及在地上地下穿行的线路,车辆运行时,车厢温度受光照、大风或雨雪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保持车厢内恒温有一定困难。而当列车停在站台上时,车厢内与站台上的空气交换,也会导致车厢温度突然明显上升或降低。此外,车厢温度还受车厢人数的影响。对于同一车厢,高峰时段乘客较多,空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乘客会感觉温度偏高,而平峰时段乘客较少,部分乘客尤其是老人小孩等敏感人群可能会感觉温度偏低。尽管存在上述困难,地铁运营部门还是设法保持车辆内部温度的稳定和舒适。2022 年年初,北京地铁公司根据不同线路

12、车辆硬件设施的特点,采取车辆网络系统控制优化、通风模式可变、改进空调控制器程序、加装倍增风机、改造出风格栅等方式,于 5 月 31 日前完成了空调系统的改造。“像部分线路改造出风格栅,就减少了空调冷风直吹乘客的情况发生,对于早晚高峰的出行更加友好。”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据介绍,地铁列车在上线运营前,车辆段里的检修人员每日会对车辆空调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为了不断提高乘客出行体验,工作人员会定期跟车检查、统计和记录相关温度数据,为空调温度调控提供数据支持。运营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全程关注车厢内空调温度情况。运营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会对空调进行功能性检查。“同车不同温试点之后,

13、总体来说乘客对车厢温度的投诉在逐渐下降。”北京地铁某负责人表示。材料 4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有些新发展和应用的服务技术,没过几年又会被新技术所取代。因而,在利用科技创新为民服务的工作中,如何跟进技术创新的步伐,在服务中及时采纳更新的技术,保持服务的先进水平,是一项重要议题。近日,某报记者对北京市利用科技创新为民服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记者首先调查了小区中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柜的使用情况。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日益推广和充电的日益规范,这两年不少住宅小区都引入了智能充电柜,大大方便了群众并且提高了电动车使用的安全性。然而,记者发现,在有些小区,智能充电柜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不尽如人意。如在 A 小区,有

14、公司曾在前年安装了两台智能充电柜,可同时供 16 台电动自行车充电。目前智能充电柜外观上并无明显损坏,但 16 个充电箱仅有 2 个能正常使用,柜体侧面张贴的售后电话也是空白。居民徐大爷说,充电柜放在这里很长时间了,由于小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电动车并不是出行首选,因而使用频率不高。记者在其他的小区也发现了类似情况。某小区一位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设备属于小区新增的设施,物业公司只是收取管理费且提供电力保障,设备的运营维护还是归智能设备企业管理。记者找到某智能充电柜公司的服务电话,拨打后转入自动语音服务。如果想要报修,需要先下载某 APP,登录 APP 后再填写相应的报修信息。记者找到该 AP

15、P,发现由于 APP 版本太低,已经不能安装在手机上了。记者还调查了一些小区的智能旧衣回收柜的使用情况。HX 公司 2018 年就在某小区设置了智能旧衣回收柜。为了鼓励居民捐赠旧衣,该智能旧衣回收柜设计了旧衣自动称重和支付终端扫码功能。居民向回收柜投放旧衣后,只要扫一下衣柜上的二维码,就可在自己的名下生成一个捐赠记录;凭此记录,居民可以在某平台上领取相应的“绿色能量奖励”。据了解,HX 公司在全市部分小区中先后共投放了 3000 多台同样的设备,公司也被评为循环经济模范企业。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小区的智能旧衣回收柜已不能正常使用。很多回收柜根本投不进去衣服,柜旁许多旧衣物以及其他杂物胡乱堆积在地上。居民们表示,不少人并不了解这些柜子的用途和回收要求,以为就是垃圾回收箱。在 M 胡同 30 号院,记者看到一处写着“垃圾分类兑换驿站”字样的智能垃圾分类兑换柜。过去,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就能获取一定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然而,这一垃圾分类兑换柜运行没多长时间就停摆了。记者看到,兑换柜里面还有一些物品,可扫码后页面却提示为错误代码,已无法正常兑换。居民刘女士表示,既然设备不管用了,那就不应该继续放在小区,太占地方了。材料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建造师考试 > 建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