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998167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总分 100 分。2请在题本、答题卡、草稿纸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涂黑。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考生方可答题。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

2、方可离开考场。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材料材料 12022 年本应是 A 县山核桃丰产的大年,但由于高温干旱,产量只是略有增加。虽然产量受影响,但效益却创下了新高,这背后是山核桃的转型升级之路。多年来,A 县山核桃产业生产主体众多,很多是家庭作坊,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并不鲜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山核桃的销售市场的监管,但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决定制定统一的标准,从而鼓励、引导、带动企业执行这个标准。”A 县农业农村局古局长介绍。2021 年 ,A 县发布“天目”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包括山核桃在内的众多农产品。县政府委托省山核桃产业协会牵头制定“天目”山核桃系列标准。9 月,“天目”山核桃

3、系列标准体系对外发布,包括炒制山核桃、手剥类山核桃和山核桃仁三个标准。标准起草人之一、省山核桃产业协会蔡秘书长说:“在山核桃领域 20 个标准中,我们这次制定的标准是最高的。”“要获得天目品牌使用授权,企业需要申请,产品要符合我们的标准。”古局长说。目前已有 8 家山核桃企业获得授权,A 县太康炒货食品厂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有两款产品用了天目品牌。”程厂长说,“这两款山核桃的品质是我们产品中最好的。”获得“天目”品牌使用授权后,程厂长感受最深的是品牌推广的力度大大提升。“天目需要好的产品来支撑,我们也需要天目这个公共品牌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市场监管部门会不定期抽查,如果授权企业的天目

4、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将撤销授权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在一定时间内禁止该企业再申请。”古局长表示。A 县山核桃加工企业有 280 多家,年加工能力 3 万吨,光是龙水镇就集聚了 170 余家炒货食品加工产业链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是给品牌企业代加工,尽管做自己品牌的也有,然而规模、名气都不大,亟待有影响力的领头企业带动发展。蔡秘书长说:“为品牌企业做代加工利润薄,只有更多品牌企业成长起来,A 县山核桃的品牌价值才会更大,才能分享到山核桃产业带来的更多效益。”2022 年,天生记总部落户龙水镇,A 县终于有了第一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坚果类品牌。天生记杨副总经理深耕坚果领域 20 多年,“看着都是山核桃,但

5、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企业文化、品牌宣传等方面,天生记更有优势。”在他看来,大家可以合作,一起将山核桃产业做强做大。“如果整个市场能做得更大,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而在古局长眼里,天生记的到来,更为重要的是对当地食品加工产业链企业带来积极影响,包括规范经营、现代化生产、市场营销、科技研发等。几年前,因山核桃种植规模无序扩张,加之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山坡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核桃品质逐年下降。A 县痛定思痛,于 2019 年 9 月起开展了一场生态修复行动,“退果还林”2 万亩,退出后的山核桃林禁止除草、施肥、除虫、采打等经营活动,由村集体看管。正常经营的山核桃林,则鼓励生态经营

6、,推广自然落果,不滥用农药、化肥,减少人为干预。A 县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李主任说:“生态经营逐步推广,山核桃林的产出更稳定,品质也更好。”为了提升山核桃林的生产效益,A 县近年还在推进山核桃林流转,推广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由于种植成本上涨、分散经营等原因,山核桃林的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年轻一辈经营山核桃林的意愿也持续下降。”李主任说,“规模经营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和数字技术利用,能更好地实施科学种植与培育,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比。”中间的加工储存环节,A 县也在求变。山核桃脱蒲的汁液碱性很强,乱排放对环境有影响。晒干、存储环节没做好,山核桃品质就会受影响。“脱蒲中心可以实现山核桃脱蒲、晒干

7、、存储、销售一条龙服务。”古局长介绍,“这个中心由政府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营,农户将采收的山核桃送到中心脱蒲后,可以直接将山核桃存储在这里的仓库。仓库是数字化管理,精准地对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山核桃存储在这里比存放在家里更妥当。”材料 2B 县上澳湾海域微波粼粼、金光闪耀,富饶的 5 万多亩海域是周边村民赖以生存的“海上耕地”。正值紫菜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在海上劳作,一派祥和景象。可就在 2016 年以前,这里曾因养殖用海权属不清而纠纷不断。“大海谁先占有就是谁的,大家都在抢地盘。”赤水村民兰大爷记忆犹新,“那时我们脑子里只有祖宗海门前海的概念,谁占的海多,谁就来钱多。”兰大爷所说的“那时”指的

8、是 2010 年前后。2010 年,全国紫菜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不断增多,收益也很可观,但养殖户之间海域使用权不明的问题也埋下了矛盾冲突的隐患。上澳湾沿岸分布着 20 余个乡镇,长期以海产养殖为主导产业,但不同乡镇、不同村落之间的养殖海域又互相交叉。下海镇党委袁书记说:“过去,我们与邻近的中海镇在养殖海域确权方面进展迟缓,海域界限不清、权属不明,只能是谁先占、谁先用,养殖用海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中海镇李镇长则说道:“当时我们也没啥办法,用海基础数据我们镇上也不清楚,上头发来的数据也是模糊不清。我们两个镇搞过联合规划排查,想对养殖海域全面确权,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两个镇谈好的一些界限、权属也落不了

9、地,只能任由村民自行其是。”紫菜养殖用海还没确权,部分从事海洋捕捞的渔民也转向紫菜养殖,要求政府重新配置用海资源,这更增添了确权的难度。袁书记说:“为调解矛盾纠纷,我们甚至将办公地搬到了养殖户家门口或渔船上,但终究治标不治本。”2016 年,因上澳湾海域紫菜养殖长期无序发展,致使收购价格暴跌,出现大面积烂菜现象,养殖户损失惨重。同时,多发的矛盾也使得政府的扶持项目无法推进,严重影响上澳湾沿岸建设和村民增收。B 县王副县长说:“要引领养殖户走好乡村振兴路,走出养殖用海困境尤为关键。”2016 年至2017 年,B 县先后召开 20 多次会议,反复征求沿海镇村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最后确立了“三权分

10、置、二级发包、一证到底”的改革思路,并决定在上澳湾海域开展养殖用海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政府行使所有权,赋予村集体用海经营权,保障养殖户享有承包权,推进海域资源确权登记,以制度形式明确权责范围,彻底解决用海定界模糊等根源性问题。”王副县长介绍说,国有安海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级发包主体行使所有权,将养殖用海按面积发包到村集体,村集体成为二级发包主体行使经营权,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后再发包给本村养殖户享有承包权。承包租金的 50%归属村集体经济收入,30%由镇政府统筹,20%由国有公司统筹。政府和国有公司统筹所得全部投入产业发展、养殖保险,以反哺养殖户。为确保“三权分置”“二级发包”落地见效,B 县

11、创立“养民证”制度。在养殖户签署协议并缴纳租金后,发放“养民证”。对养民的承包、产业发展补贴申报等事项实行“一证到底”。同时,县有关部门借助无人机航拍和卫星定位技术建立养殖用海电子“户口册”,为养殖用海依法有序分配、流转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持。兰大爷刚拿到“养民证”时,意外地发现,“养民证”还是 B 县农商银行的信贷凭证。他来到县农商银行营业网点了解详情,银行工作人员向他解释道:“根据县政府发来的通知,您可以用养民证享受蓝色信贷服务,我们可为您发放低息贷款,支持您发展海产养殖。”2019 年,B 县完成了覆盖全县所有沿海乡镇的养殖用海改革工作,化解了多年来的养殖用海矛盾。上澳湾紫菜养殖每年需更

12、换竹竿 33 万根左右,以前养殖户们为降低成本,将废弃的竹竿留在养殖海域,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也对海上渔船航行造成了严重安全隐患。“养殖用海改革后,养殖海域废弃竹竿处置责任得到进一步明确,养殖户主动配合竹竿集中更换处置工作,有的还更换为经久耐用的环保型玻璃钢插杆。”王副县长说,上澳湾紫菜育苗基地、紫菜精加工产业园也得到迅速落地,下海镇和中海镇还瞄准“共富海”,联手打造“多彩上澳”项目,大力发展特色渔村旅游。“现在海上抢地盘的情况没有了,我们祖宗海门前海的老观念也没有了,紫菜养殖更赚钱了。”兰大爷逢人便说。他现在承包了 42 亩海域从事紫菜养殖,好的年份能赚七八十万元。近三年,兰大爷

13、所在的赤水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 40%。有了雄厚的资金基础,码头修缮、村道改扩建、村社绿化等项目快速推进,上澳湾的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小渔村越来越美了。如今,上澳湾每年的紫菜产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年产值超 10 亿元,有效带动沿岸乡镇共同致富。材料 3上午 8 时 30 分,“伊家托育园”准时开园,不少送娃的家长已在门口等候,余先生一对两岁多的龙凤胎就托在这儿。“我和爱人都在上班,岳父母年纪大,照顾起来实在力不从心,若托到其他私立托育园,两个娃每月要 6000 元,负担实在太重!”余先生说。在 C 县,3 岁以下婴幼儿有 2 万多人,托育需求着实不小。去年,C 县卫健委成立县级婴幼

14、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并牵头开办首家公办托育园“伊家托育园”。“这是全日托模式,完美匹配上下班时间,每月收费 1700 多元,在我们可负担范围内。”余先生“托”得很放心。园区内用心的小设计随处可见,比如墙上的护牙小玩具,能模拟牙刷的使用。再比如,宝宝吃过的食物都会留样 48 小时,方便后续追溯“小家伙入托后,生活习惯变好了,自理能力也增强了!”普惠托育服务,替年轻家长分担“带娃”时间和成本,这是 C 县在“幼有善育”这道民生考题上的突破口之一。为满足托育服务的“硬需求”,C 县出台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婴儿照护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范围,加快普惠性托育供给,全县今

15、年计划新增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 2000 个,其中普惠性托位 1200 个。同时,C 县还出台家庭型托育质量评价办法和托育机构量级评定办法,促进普惠托育服务质量有保障,方便可及。位于兴河社区的阳光托育中心,是 C 县第一家由社会资本和社区共建的民办普惠托育机构。该中心利用社区用房与个人自有商业用房合建而成,设置托位 100 个。创海社区服务中心二楼是该县首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站之一,配备了 1 名保育医生和 1 名育婴师,提供预约式临时托管等服务,居民步行 15 分钟便可“放心托”,这些形式多样的“家门口”托位,通过设施共建共享,实现了托位的显著增长。此外,县卫健委还牵头编制托育机构设置指引,对有意向设立托育机构的组织或个人给予引导和支持,并明确监管要求。前段时间连续高温,高塘小区的李女士因 1 岁的宝宝暑热而发愁,幸好家庭养育指导员上门,为她开出“度夏指南”:空调不要低于 26 度,食材要新鲜,要关注孩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陪伴、抚慰李女士是“新手妈妈”,育儿经验不足,平时带娃不是听长辈建议,就是上网查资料,总有些焦虑。现在有了“家庭养育指导员”帮她梳理宝宝成长各阶段的照护技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建造师考试 > 建筑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