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998070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子显微镜下,在支原体、肺炎双球菌和骨骼肌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B内质网C叶绿体D细胞核2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3异体器官移植时会发生组织器官的排斥,该排斥反应依靠细胞的识别功能。与这种功能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A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C组成细胞膜的氨基酸分子D组成细胞膜的胆固醇分子4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

2、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甲、乙、丙。经测定,三种细胞器中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含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器甲可能是线粒体B细胞器乙可能是核糖体C细胞器丙可能是内质网D叶绿体的成分与乙相似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的核质分裂过程长于物质准备的过程B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联会和均分行为C真核生物能够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D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6显微镜下叶片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雌性个体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经过此次分裂,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彼此相同D经过此次分裂,两个子细胞中DNA

3、数量相等10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三大定律之一,它由孟德尔经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后来的细胞学研究揭示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B子代表现型数量比为3:1C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产生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彼此分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B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产生的抗性基因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D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16有研究者研究生长素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图5是不同品种的棉花开花天数与生长素含量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纤维棉花不产生生长素B普通棉

4、花开花后,生长素含量持续上升C棉花纤维的长度和品质与生长素含量负相关D与其他品种相比,优质棉花开花后的生长素含量较高17某沙漠自然群落中,有一种以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的植株呈集群分布,中等植株呈随机分布,大型植株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B该沙漠中的所有灌木构成了一个种群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互利共生D集群分布主要是种子没有远离母株所致18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时不一定使用高倍镜,因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较大B观察切片时,先低倍镜后高倍镜是因为低倍镜下易找到要观察的目标C低倍镜视

5、野中右上角有一待观察目标,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进行观察D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为提高亮度,可用大光圈或换用凹面镜采光19艾滋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下列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D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20朱砂鱼谱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论述金鱼生态习性和饲养方法的书籍。书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写道:“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具。”文中“逐日去其不佳者”的作用是(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C生殖隔离D地理隔离2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6、年版)中的一项内容标准为“概述血液循环”。下列关于该内容知识目标的描述,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的是( )。A说出血液循环的路径B阐明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C描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大致过程D分析皮下注射的药物到达肺部的路径22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包括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B实施计划不包括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C得出结论就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D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23某教师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首先介绍了l7世纪以前人们对植物生长所需物质来源的

7、看法,“植物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所需要的特殊物质”,然后依次介绍了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小鼠实验和英格豪斯的实验,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概念。从科学本质的角度看,这一教学设计的主要教育价值包括( )。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关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是众多科学家多年工作的积累ABCD24下面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属性和认知水平分别是( )。问题:(1)依据图6可推断,该昆虫种群的红翅(M)和黑翅(m)基因在_(填“”“”或“”)时期符合“哈迪一温伯格定律”。(3分)材料2:根据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通常

8、将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事实性问题、相关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对于事实性问题,通过基本的观察、测量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对于相关性问题,通常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探索性问题,通常需要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变量的影响,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问题:(1)结合材料2,分析材料1中的问题af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12分)(2)分析“生3”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合在本节课进行探究,简要说明理由。(8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l小题,30分)30在29题的材料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属于探索性问题,难以在课堂中得到完整的回答,但这是良好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

9、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并开展探究活动。要求:(1)“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是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之一。设计并完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0分)(2)写出相关教学活动的基本思路,以达成“尝试提出相关性研究问题”的教学目标。(20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支原体、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骨骼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三者都有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故本题选A。2【答案】B。解析: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行协助扩散,水分

10、子的扩散是双向的。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进出细胞,但由于外界溶液浓度高,从细胞中出去的水分子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A项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中的极性运输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属于单向运输,B项正确。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机体血糖浓度升高。所以,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是双向的,C项错误。当细胞内有耗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并释放能量的反应;当细胞内发生储能反应时,会发生将ADP、Pi与能量合成为ATP的反应。所以,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11、是双向的,D项错误。3【答案】A。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运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细胞膜外侧有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又叫糖被,其主要作用是识别。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细胞膜的成分中有少量胆固醇,其作用是稳定细胞膜的结构。综上所述,与细胞的识别功能直接相关的物质是糖蛋白,故本题选A。4【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实验材料为动物细胞,而动物细胞内含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结构,含有少量DNA和RNA。其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化

12、学本质为蛋白质;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DNA和RNA属于核酸,故线粒体所含成分与细胞器甲相符,A项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无膜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rRNA属于核酸。据图可知,细胞器乙不含核酸,不可能是核糖体,B项错误。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是单层膜结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器丙不含脂质,不可能是内质网,C项错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少量DNA和RNA,其组成成分与线粒体(即甲)相似,D项错误。5【答案】C。解析:细胞的有丝分裂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是物质准备过程;分裂期为核质分裂过程,这一

13、时期又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分裂间期要经过复杂的物质准备过程,所需时间是分裂期的数倍,A项错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类型,其中,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项错误。真核生物能够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C项正确。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为二分裂,且原核细胞没有中心体等复杂细胞器,不会有纺锤体的形成,D项错误。6【答案】D。解析:图中为上表皮细胞,为叶肉细胞,为叶脉,为保卫细胞,为气孔。表皮细胞通常不含叶绿体,外有角质层,可防止水分散失并起保护作用,A项错误。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

14、用制造有机物。靠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状,排列紧密的是栅栏组织,含大量叶绿体;靠近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且不规则的是海绵组织,含少量叶绿体。图中所指上半部分为栅栏组织细胞,下半部分为海绵组织细胞,B项错误。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主要起支持和输导作用。黑藻是一种常见的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多年生沉水植物的叶肉组织中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同时叶脉中没有明显的机械组织和导管的发育与分化。该图中为叶脉,其含有机械组织以及导管,故该叶片不是黑藻的,C项错误。保卫细胞的外壁厚(靠近气孔的一侧)、内壁薄(背气孔的一侧),细胞吸水后较薄的壁膨胀较多,于是细胞弓起来,气孔张开;细胞失水时,细胞失去膨胀状

15、态,气孔关闭。故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的水势相关,D项正确。7【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衰老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衰老的表现有细胞萎缩、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细胞癌变指细胞受致癌因子的作用,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的过程。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有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等。综上所述,细胞分化、衰老、癌变的共同表现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故本题选D。9【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发生分离,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过程发生时,细胞质为均等分裂,说明该生物是雄性个体。经过此次分裂后,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