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35995552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全卷共五大题。共l00分。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第一题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

2、后排出。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

3、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一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A物体打击B灼伤C锅炉爆炸D容器爆炸E火灾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A熔炼炉烟气过高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

4、法监发20021089-),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

5、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B事故报告程序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D应急处置程序E人员清点程序第二题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

6、。乙再次大声呼救。C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人员对;5-79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196、甲烷的体积分数27、硫化氢质量浓度850mgm3 。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1该起事故的性质认定为()。A责任事故B意外事故C中毒窒息事故D突发事件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A动火作业许可证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C管道作业许可证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AB工程公司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D甲所在

7、班组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A盲目施救B窒息C中毒D防护缺失E高处坠落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安全帽B空气呼吸器C导电鞋D耳塞E防护手套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A可燃气体B有毒气体C氧气D氮气E二氧化碳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A火灾B其他爆炸C淹溺D中毒窒息E机械伤害第三题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

8、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

9、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第四题 E招标项目为20km管

10、道铺设施工项目。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黻达220 。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1m。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挖掘机驾驶员15人、焊接工程车驾驶员25人、吊管机驾驶员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

11、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2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3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第五题 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该车间为长8

12、0m、宽50m、高15m的桁架砖混结构建筑,分成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打包问用7m高砖墙与暂存间分隔。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振动筛开关和电动机为防爆电器设备。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车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另一部分

13、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事发时,打包间和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搜救,利用切割机、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降温,防止再次燃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3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4指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参考答案第一题:1B 2B 3C 4ACD5ABC6ABCD7CD第二题:1A 2B 3A4ABCD5ABE6AC 7ABC8CD第三题 1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预防措施等内容。 2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专项应急预案不能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建筑师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