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9792830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预测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2.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4.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A.知 B.情 C.意 D.行5.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 C.实践知识 D.学生自

2、学6.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课外活动 D.操作性知识7.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有培养人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评论8.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主张(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10.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于( )A.1840年 B.1903年 C.1862年 D.1912年11.下列教具中不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标本

3、 B.图片 C.图表 D.模型12.以下不属于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双重性 D.基础性13.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B.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C.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14.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一流的艺术家15.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儿童中心说 B.遗传决定论

4、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16.由卢扎诺夫创立的( )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更多有效的信息。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17.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礼、乐、射、辞、书、数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礼、乐、射、御、书、数18.1835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19.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5、20.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21.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 )的方法。A.着重调整情感 B.着重训练行为 C.着重改变认知 D.游戏22.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A.布置课外作业 B.讲授新教材 C.检查复习 D.巩固新教材23.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24.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5

6、.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的关系为(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二、多选题(5题)26.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强调的是(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学生为中心 C.以教材为中心 D.以课堂为中心2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28.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新特点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29.下列关于学记的教学思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主张 C.主张启发式

7、教学 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30.下列选项中属于班级规章制度的是( )。A.学生守则 B.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C.班级值日生制度 D.班级公约三、填空题(3题)31.从教育者的指导思想来看,教学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注入式,一是 。32.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_特征。33.1905年,清政府宣布_、兴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步在全国各地实施。四、简答题(4题)34.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35.简述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及其教育作用。36.有人说“教学中学生应该完全听教师的安排,因为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请从教学规律的

8、角度对这句话进行平析。37.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参考答案1.B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2.D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涉及学制的内容,而学制是按年龄分级的3.A4.A德有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四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是基础,“行”是关键。5.A6.A7.B8.C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两个方面。9.B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10.C11.A12.C13.A14.A15.B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看不到教育对促进人的社会性的作用,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16.D卢扎诺夫创立

9、了暗示教学法。17.D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18.A19.C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20.B赫尔巴特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21.C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22.B23.B24.B因材施教原则既属于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25.A26.ACD27.ACE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28.ABCD29.ABCD30.ABCD31. 启发式32. 相对独立33. 废科举3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

10、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35.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

11、 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具备以下特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 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主能 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3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以下四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互动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育性规律) 2. 案例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教学

12、规律中的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确实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但这绝不等同于要完全听教师的安排。理由如下:(1)教师处于主导地位。(2)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被学生主动地吸收、消化才能为学生所掌握。学生虽然许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仍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将两者割裂开来,或是只强调某方面的作用是片面的、错误的。 3.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颗草去”的崇高职业道德,还需要时刻铭记教育过程的规律,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7.(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