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9792088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冲刺训练及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2.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良个性品质的是( )A.尊重学生 B.偏爱、不公正 C.严格要求 D.耐心温和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6.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2、是( )A.格赛尔 B.孟子 C.弗洛伊德 D.华生7.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8.“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这一工作内容属于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10.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3、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11.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情、知、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13.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力决定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 C.制约教育结构变化 D.决定教育目的1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 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4、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15.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 )。A.人口的地域分布 B.人口的性别结构 C.人口的阶级构成 D.人口的年龄结构16.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礼、乐、射、辞、书、数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礼、乐、射、御、书、数17.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的关系是( )。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 B.同步进行 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18.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A.夸美纽斯 B.亚里士多德 C.赫尔巴特

5、D.卢梭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20.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可夫21.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社区的影响22.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A.教学目标 B.课程设置 C.学年编制 D.人员安排23.西欧中世纪最受重视的教育是( )。A.教区学校 B.僧院学校 C.骑士学校 D.宫廷学校24.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

6、育对象 C.教育过程 D.教育目的2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B.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C.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D.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二、多选题(5题)26.下列表述中符合现代教育观要求的有( )。A.全面理解素质教育 B.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 C.教育就是为了考上理想大学 D.应试教育也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27.下列表述中符合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A.等级制教育 B.开放式教育教 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 D.跨时空教育2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教学计划 B.讲义 C.教学

7、大纲 D.教科书29.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30.从内容来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政治教育 D.社会德育三、填空题(3题)31.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 。32.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3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 )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四、简答题(4题)34.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35.王老师说:我是一名化学学科的老师,只需要教授化学学科知识就行,思想品德不是我的内容

8、,是班主任和思品老师的责任。请从教学过程规律的角度对王老师的行为作出评析。36.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37.教师应如何备课?参考答案1.B人口数量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2.C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3.B4.B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 育发展的根本动因。5.A6.D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

9、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7.C教育不是始终顺应儿童的成熟,而是要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8.D9.A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交往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生的反映也就随之各异。故正确答案为A。10.A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特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11.B12.D德育过程可以从培养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始,因为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13.D14.A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广泛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

10、本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这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是他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15.D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涉及学制的内容,而学制是按年龄分级的16.D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17.A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文化发展在先,教育内容随后才发生变化。18.C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19.A20.D21.C22.B23.B24.D25.C26.AB27.BD28.ACD29.ABCD30.ABC31. 成熟32.课程实施33.基本组成部分34.学校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

11、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案例中的老师违反了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的规律。 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

12、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即在教 育教学中应坚持一下几点:(1)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的基础;(2)提高思想是掌握知识的内部动力;(3)坚持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渗透,所以,思想品德既是班主任和思品老师的任务,也是各学科老师的任务。36.【要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37.(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