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5979208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度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前自测题及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B.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C.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D.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 ) 。A.知 B.情 C.意 D.行3.1942年罗杰斯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的观点。A.问题中心 B.社会中心 C.教师中心 D.当事人中心4.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A.创造 B.学

2、习 C.生殖 D.思考5.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6.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7.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学等观点属于( )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神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8.西欧中世纪最受重视的教育是( )。A.教区学校 B.僧院学校 C.骑士学校 D.宫廷学校9.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于( )A.1840年 B.1903年 C.1862年 D.1912

3、年10.学校教育必须以( )为中心。A.课外活动 B.课内外活动 C.实践活动 D.教学11.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有培养人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评论12.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A.课程计划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计 D.课程改革13.由卢扎诺夫创立的( )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更多有效的信息。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14.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赛尔 B.孟子 C.弗洛伊德 D.华生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

4、良个性品质的是( )A.尊重学生 B.偏爱、不公正 C.严格要求 D.耐心温和16.严格意义的学制系统大致形成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下半期 D.20世纪初1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行政人员 B.技术人员 C.专业人员 D.职业人员18.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 )来编班。A.年龄 B.发展水平 C.知识经验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19.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20.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康德 B.第斯多惠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21.下列教具

5、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A.实验 B.参观 C.标本 D.幻灯片22.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23.雅典和斯巴达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4.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25.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A.发展基础教育 B.发展中等教育 C.发展职业教育 D.发展专业教育二、多选题(5题)26.从内容来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

6、B.心理健康教育 C.政治教育 D.社会德育27.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下列两方面,即( )。A.传统文化 B.外来文化 C.社会特定要求的和主流文化 D.年轻一代的文化 E.以上都不是28.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操作性2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D.虚拟评价模式30.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A.耐心周到 B.过分挑剔 C.有责任心 D.有幽默感三、填空题(3题)31.课的结构是指课的( )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32.我国有关的法律中对中小学

7、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和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33.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 )。四、简答题(4题)34.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35.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36.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37.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参考答案1.C2.A德有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四者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其中“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看法)是基础,“行”是关键。3.D罗杰斯提出了 “当事人中心”的观点。4.C成熟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8、。5.B班主任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6.B7.D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这种思潮在18、19世纪的西方占据上风。因此,答案为D。8.B9.C10.D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11.B12.C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13.D卢扎诺夫创立了暗示教学法。14.D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

9、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15.B16.C17.C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8.D外部分组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进行,打破年龄限制。19.D20.C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21.D22.B23.B24.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25.A26.ABC27.CD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于社会特定要求的和主流文化、年轻一代的文化。28.ACD29.AB30.ACD31.基本组成部分32.未成年公民33.基本单位34.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

10、,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 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 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 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 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 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

11、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 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 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儿开始。35.(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36.【要点】教师编写课时计划的一般步骤是:(1)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 点和难点;(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3)考虑课的进行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4)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5)写出课时计划。37.【要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可以测量,而目的是不能测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