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

上传人:专业****店 文档编号:359753474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5项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汇总一、血脂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13项)项目名称缩写临床意义总胆固醇CHO参考值:05.2mmol/L(90200mg/dL)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血液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等;胆固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严重低下等。血清胆固醇的测定可用作肝脏功能、胆汁功能、肠吸收功能和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指标。它在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清总胆固醇超过 5.70mmol/L可考虑为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堵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病理性高胆固醇血症见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固醇降低常见于

2、:贫血、肝硬化、甲亢、营养不良等。因此,胆固醇的测定对于血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甘油三酯TG参考值:0.71.7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低下等。测定甘油三酯的重要意义在于诊断和处理高脂血症。这些疾病可能是原发性的,或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肾病、糖尿病和内分泌失调。甘油三酯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肝胆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甲减等。甘油三酯降低常见于:严重营养不良、脂肪消化吸收障碍、甲亢。甘油三酯升高已被证实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甘油三酯的测定是对于血脂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

3、固醇HDL-C参考值:0.772.25mmol/L(4765mg/dl)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糖尿病,慢性贫血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磷脂和胆固醇,它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临床上以不同种类脂蛋白比例的分析作为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症的鉴别诊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常见于:饮酒、长期体力活动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常见于: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值:1.274.13mmol/L(8012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于冠心病和动

4、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沉淀的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各类脂质中,LDL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可能起保护作用,血清总胆固醇(TC)大致反映LDL胆固醇(LDL-CHO)水平,但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因此在AS脂类危险因素判别中,TC偏高时,测定LDL-C有重要临床意义。载脂蛋白A1ApoA1参考值:女性:1.201.90g/L;男性:1.201.76g/LApoA1为HDL的主要结构蛋白,流行学表明以ApoA1表示的HDL水平与冠心病的流行率呈负相关。在使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过筛冠心病的危险时,除检测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B之外,

5、同时检测ApoA1能对脂类失调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以替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除冠心病患者ApoA1偏低外,脑血管患者ApoA1也明显低下,ApoA1缺乏症、家簇性低脂蛋白血症、鱼眼病等血清中ApoA1和HDL-C极低。家簇性高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1 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的危险。载脂蛋白BApoB参考值:女性:0.751.50g/L;男性:0.601.00g/LApoB为LDL的主要结构蛋白,ApoB浓度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在使用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来过筛冠心病的危险时,除检测脂蛋白(a)与载脂蛋白A1之外,同时检测ApoB能对各种脂蛋白失调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可

6、以替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载脂蛋白EAPOE参考值:2.74.9mg/dL升高:见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等疾病。载脂蛋白E包含于极低密度、高密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配体中。ApoE的浓度与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载脂蛋白E生理功能有:是LDL受体的配体,也是肝细胞CM残粒受体的配体,它与脂蛋白代谢有密切相关性;APOE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是决定个体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激活水解脂肪的酶类,参与免疫调节及神经组织的再生。脂蛋白aLpa参考值:300mg/L脂蛋白a被认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和其他脂类检测项目结果及外来因素(如饮食)无关,L

7、pa水平升高,若同时伴有LDL-C的升高,则具有冠心病危险的预示价值。检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冠心病的过筛项目,但是,和LDL-C、HDL-C、ApoAl、ApoB比较,检测Lpa是冠心病鉴别诊断的有价值项目。脂蛋白a增高见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脂蛋白a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同型半胱氨酸HCY参考值:15mol/L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血液中增高的HCY因为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最终引起心脏血流受阻。同型半胱氨酸作为独立的心血管风险指标已被广泛接受,是高血脂、吸烟、糖尿病之外的又一

8、危险因子。升高:见于心血管病、神经管畸形、先天性畸形、先兆子痫、帕金森病、胎儿生长缓慢、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由于严重遗传缺陷影响HCY代谢,造成高HCY血症。轻微的遗传缺陷或B族维生素营养缺乏会伴随中度或轻度的HCY升高,也会增加心脏病的危险。H 升高还可引起神经管畸及先天性畸形等出生缺陷类疾病。磷脂PLIP参考值:148250mg/dL。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症。降低:见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血清磷脂水平与胆固醇有关,正常人胆固醇磷脂比值平均为0.94。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慢性出血性贫血,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甲减,肝硬变及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血磷脂升高;

9、低色素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甲亢病人的血磷脂降低。载脂蛋白A2ApoA2参考值:2535mg/dL载脂蛋白A2是血浆中脂蛋白的组成成分,它对脂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至关重要。测定它对诊断脂质代谢疾病有价值。ApoA2与ApoA1同存于高密度脂蛋白中,抑制卵磷脂胆固醇甲酰转移酶的活性,激活肝脏甘油三脂酶的活性,当患动脉粥样硬化时ApoA2含量下降。载脂蛋白C2ApoC2参考值:1.64.2mg/dL载脂蛋白C2是血浆中脂蛋白的组成成分,它对脂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至关重要,为诊断脂质代谢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ApoC2存在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中,ApoC2

10、存在时,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可增加10-15倍,因此ApoC2具有促进乳糜微粒(CM)和VLDL降解的作用,还可抑制HTGL活性。载脂蛋白C3ApoC3参考值:5.610.2mg/dL载脂蛋白C3是血浆中脂蛋白的组成成分,它对脂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至关重要,为诊断脂质代谢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指标。ApoC3存在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中,它抑制内皮细胞表面的脂肪酶的活性。二、肝功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23项)项目名称缩写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参考值:45135U/L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中,以骨骼、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多。其病理性变化表现在:升高:阻塞

11、性黄疸、急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转移癌等。降低:呆小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ALP还是监测胎盘功能状况的指标。-谷氨酰转移酶GGT参考值:男47U/L;女32U/LGGT升高是乙醇中毒的敏感指标。-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肾、胰、肝脏和前列腺、盲肠、脑中,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因此,当肝胆发生疾病或损伤时,如: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变、胆管炎、胆囊炎时,其活性显著增高;胰腺癌、乏特壶腹癌时,其活性亦显著增高,同时饮酒、服药等亦可引起-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因此,-谷氨酰转肽酶的测定对于肝胆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参考值:女性

12、31 U/L;男性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主要存在于各组织细胞中,肝、骨胳肌和肾脏含有相似的AST量。AST在心肌细胞中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力增高,在发病后6-12h之内显著增高,增高的程度可反映损害的程度,并在发作后48h达到最高值,约3-5d后恢复正常。各种肝病时AST可增高,肝病早期和慢肝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小于1;严重肝病和肝病后期(活动性慢肝)增高,此时AST/ALT比值大于1。其它如心肌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使AST轻度增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死、中毒性肝炎、肝癌、骨骼肌疾病等。因此,天门冬氨酸氨基

13、转移酶的测定对心脏、肝脏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参考值:女性31 U/L 男性41U/LALT活性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等组织坏死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在肝脏中有较高的浓度,而在肾、心、骨胳肌、胰、脾、肺脏中则含量较少。通常ALT的升高由某些与肝脏有关的疾病引起,包括:肝硬化、肝癌、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ALT升高也见于广泛损伤和肌肉疾病,伴有休克、氧不足的循环衰竭,心肌梗死和溶血性疾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对以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总蛋白TP参考值:6088g/L浓度升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

14、髓瘤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浓度降低:体内水分过多,各种渠道的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消耗增加,如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功能受损等。总蛋白降低,常伴随着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功能严重受损、烧伤、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等。总蛋白增高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脱水、外伤性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白蛋白ALB参考值:3555g/L高白蛋白血症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急性降低见于严重烧伤与大量出血;慢性降低见于肝功能受损,结核慢性失血等。白蛋白降低,常伴随着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胃肠道疾病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烧、外伤等可造成蛋白

15、消耗过多。高白蛋白血症则常见于脱水或血液浓缩。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新生儿 24h内150mol/L;成人:020.0mol/L总胆红素增高临床上表现有黄疸,超过20.1mol/L时有临床意义;增高到34.2mol/L表现出黄疸体征。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严重肝衰竭病人等。红细胞大量破坏、胆道阻塞、肝脏疾病,均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引起黄疸。因此,总胆红素的测定对有无黄疸及黄疸深度的鉴别、肝细胞损害程度和预后的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08.8mol/L直接胆红素测定是常用肝功能试验之一,直接胆红素增高临床上多见于肝细胞受损、肝内外胆道阻塞、代偿性肝硬化、急性黄疸肝萎缩等疾病。因此,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对于对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肝脏疾病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胆碱酯酶CHE参考值:男性:400012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