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975340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400 大小:14.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0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0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0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00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学校生活”的多姿多彩,热爱学校生活,学会学习。【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

2、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本单元对这个要素进行了系统安排:既有比较开放的提示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有具体的指向注意文中把事物当人来写的表达;既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不但重视课内阅读的学习,还关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运用。如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课后第二题“朗读课文,一边读一遍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自读课文不懂就要问的课前阅读提示中“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以及交流平台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会有新鲜的词句,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并培养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教师可

3、引导学生用摘抄的方式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这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从写话过渡到习作,不宜刻意强调习作与写话的不同,应注意避免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产习作的愿望。一、单元要素册别衔接单元要素进阶梳理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阅读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感受

4、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阶梯变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基础。从品味语言的程度上看,由“关注”到“感受”“积累”再到“体会”,逐步深入;从词句属性来看,“有新鲜感的”“喜欢的”“优美生动的”虽然略有差异,但都指向让人印象深刻且有积累运用价值的语句。三年级围绕“词语和句子(语句)”集中编排三个语文要素,说明词语的积累、理解与运用是本年级重要的学习内容。三四年级写作要求 写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

5、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一二年级写话要求三年级第一单元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体会习作的乐趣。阶梯变化:这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从写话过渡到习作,不宜刻意强调习作与写话的不同,应注意避免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产习作的愿望。习作的评改形式要多样,让学获得成就感,体会书面表达的乐趣。二、单元要素课文关联语文要素分课解读及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人文主题:学校生活 语

6、文要素(阅读):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1.大青树下的小学新鲜的边疆风貌陌生的民族名称反复的句式3.不懂就要问时代色彩鲜明的词语感到陌生的词语通俗易懂的句子2.花的学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充满奇特想象的句子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我在读书时常常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如: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我愿意玩耍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看到这样的词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抄写下来。语文要素(习作):体会习作的乐趣习作:猜猜他是谁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

7、容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习作策略解析:1.习作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准备。2.习作指导从“写出同学特别的地方”入手,提示学生用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的有限干的词句来写,在语文要素的读写结合中“体会习作的乐趣”,顺其自然地落实习作要求。【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目标进阶梳理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要素: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借助图片或实物讲,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礼貌地回应别人的讲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要素:语气不要太生硬,避免命令的语气,清楚地表达想法并简单说明理由,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主动发表意见,

8、注意说话的速度,认真听别人讲话。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要素:熟悉要讲的内容,有礼貌地提问,按照顺序说,注意听,商量的语气,说清楚自己的想法,讲清楚图意,吐字要清楚。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要素: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时声音要大,使用礼貌用语,打电话时先自我介绍,没听清时请对方重复,一边说一边做动作,以此更容易被理解。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要素: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交际目标间的联系:一、二年级口语交际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轮流表达,三年级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关注重每个人发表的意见,并初步尝试汇总小组意见,四年级则开始强调围绕话题发

9、表看法,不跑题,不重复别人说的话。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的暑假生活”。这个时候学生刚结束暑假回到学校,会有很多的生活体验,该话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鹅,有内容可说,有兴趣进行交流。小贴士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借助图片或实物讲”。 【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分类 课题课时教学目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21.掌握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花的学校21.掌握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

10、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不懂就要问11.掌握本课生字词。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1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习作猜猜他是谁11.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2.选择一两点特别的地方,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语文园地语文园地一1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

11、词句。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合计8【学生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相对于精读课文,要注意取舍,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可能会有畏难情绪。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树立习作的信心,逐步养成大胆习作的习惯。习作的评改形式要多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会书面表达的乐趣。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

12、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坝、汉”等7个生字,会写“晨、绒”等9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8个词语。2.正

13、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任务一单元导读,发现“新鲜”1.聚焦“单元导语”。(1)课件出示二年级教材封面(上册)、对应目录、某个单元的内容。学生对比三年级教材,说说自己的发现。(2)介绍篇章页:每个单元课文开始前多了一页,这一页叫“篇章页”。课件出示:2.揭示课题。(1)默读篇章页上半部分的句子,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2)画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为什么是“新鲜感”?(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鼓励说出自己的思考)(3)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第1课,切实体验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有哪些,它们“新鲜”在哪里。(板书课题

14、,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三年级开始,教材编排体例与一、二年级有很多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单元导语”的出现。关注篇章页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任务二初读课文,感知“新鲜”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2.紧扣“新鲜感”,分类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新鲜”的字词:同学们,文中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指名回答。课件相机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坪坝绒球花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绚丽多彩孔雀舞摔跤边疆凤尾竹说说这些词语里,哪几个可以划分为一类,课件分类认读识记。(说说怎么记住这些上色的字)课件出示: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说说你对这些民族的了解,学生欣赏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分类认读识记。课件出示:坪坝绒球花绚丽多彩孔雀舞摔跤 边疆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