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9753399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单元整体解读:【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河山”。了解“祖国河山”的壮丽,欣赏“祖国河山”的景色之美,感受“祖国河山”物产丰富,培养热爱祖国之情。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现海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山群岛;有描绘南国美丽风光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阅 读

2、训 练 要 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富饶的西沙群岛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学生关注关键句。海边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首先要通读全段,对段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弄清楚段落中每句话都讲了什么意思,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段落描写的中心是什么。有的段落只有一个中心,对应的就是关键语句,找到它就能借助这个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大意。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

3、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习作训练要素】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写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处景物写出来呢?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一个地方美,美在哪儿?是这儿的花草树木美不胜收,还是这儿的建筑独特壮观呢?是小河清澈见底,鱼虾成群,还是山高林密,鸟语花香?要抓住景物最有特定啊的方面来写。2.确定好中心句,围绕一个意思写。在描写事物时,可以先

4、构思这一段落重点要写什么,在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描写。确定好的中心句可以在开头表达本段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围绕这句话来写;也可以把这句话放在段中或末尾。围绕一个意思写,更有利于表达写作的主题。3.选好顺序,层次分明。确定好写作的内容,动笔之前先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叙,避免文章杂乱无章,层次不清。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42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1个生字,会写46个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学生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

5、上册和下册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6、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庭”字,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能背诵并默写。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任务一谈话导入,读懂诗题1谈话导入。(1)课前大家进行了韵味十足的古诗诵读,一首首古诗,将我们带进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说到古诗,数唐诗成就最高,说到唐诗,同学们知道是谁将诗这种文学艺术推向顶峰的吗?(2)简介李白。你们学过他的哪些诗?预设: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夜宿山寺。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山水,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情怀。25岁那年,李白初出巴蜀,前

7、往洞庭湖游览,接着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去欣赏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课件出示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诗题)2读懂诗题。(1)学生读诗题,指导正确停顿:望/天门山。(2)解题。解读“天门山”。谁能猜猜天门山是怎样的山?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请看注释,说说“天门山”在哪里。“望”能换成别的字吗?要点:“望”有往远处看的意思。激趣:李白“望”到了什么?“天门山”又是怎样的一座山呢?让我们随着李白去“望天门山”,一起去欣赏天门山的美景吧!【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古诗诵读,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古诗学习氛围中,相机介绍李白为人及成就,调动学生原有古诗积累,背诵李白的诗,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以讲故事的形式导

8、入新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整个板块的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性。任务二读通诗句,读出节奏1自由读望天门山,要求:读通诗句,读好停顿。学生自由读,教师相机正音。2个人展示读,课件相机呈现七言诗2/2/3的节奏划分。提示学生拿起笔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画。3引导: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节奏美,还要读出它的韵律美。4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关注“楚江开”“日边来”压i韵。5学生各种形式地练读。(1)教师用手势提示诗句的节奏起伏,学生做手势读。(2)叠读,感受古诗的韵味。提示:读古诗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尝试叠读,怎么读呢?就是你们每读一句,老师重复后面的三个字。(3)男女生各读一句,全班齐读后两

9、句。【设计意图】优秀诗作是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血液。学习古诗,首先必须会读。朗读先于义理,需要放声读。熟读成诵,是习得古诗之道,是培养、呵护民族精神之道。任务三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1理清景物,整体感知。(1)同学们,一首诗就像一幅画。如果这是一幅画,那画里画了什么呢?现在请大家默读,找一找每一句都写了什么景,用你的笔圈出来。预设圈画: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2)结合注释,了解“天门”“青山”都是指“天门山”,“楚江”“碧水”都是指“长江”。2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1)引导:同学们,前三句诗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天门山、楚江,你眼中的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眼中的楚江又是怎样的

10、江?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2)聚焦“断”“开”想象画面。根据“断”的构字特点想象画面。这是“断”字的小篆,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就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到天门山是怎样被分开的吗?说说你脑海里出现的画面。预设:天门山被江水的气势给冲断了,被像刀子、像斧子的波涛给冲断了。启发:江水的这种气势你们感受到了,你们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江水的这种气势?预设:波涛汹涌、风号浪吼。聚焦“开”字想象画面。引导:(在黑板上贴“山”的卡片)假如这是天门山,那么那双把天门山给分开的有力的大手是什么?(教师演示动作)启发: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给劈开了,现在把这两个字放到诗句中读一读,你想象

11、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天门山被奔腾不息的长江给冲断了;长江波涛汹涌,把天门山给冲断了。指导朗读:高高的天门山被浩荡的长江水冲断了,一分为二,形成了水冲山断的画面。这样的气势谁来读?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学生读,教师指导,全班读。(3)理解“至此回”。引导:一个“断”,一个“开”,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白还看到了楚江的什么气势?理解“回”。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回”字,这个“回”字很有意思,是个象形字,本身就像旋转的漩涡,老师这里有“回”字的两种解释。(出示课件)回:a.到原来的地方。b.回旋,回转。诗句中的“回”字是哪一种意思,谁来说?并说说你的理由。(是“回旋,回转”的意思)出示天门山的图片,

12、了解“至此回”的原因。滚滚东流的江水经过两山夹道处时水面变窄,碰到山壁时回旋,在这里翻滚咆哮,遇到山时,只能绕山而流,这样回旋徘徊。天门山能够把浩荡的长江水给调转方向。说说读第2句诗时你脑海里的画面。有感情地读。【设计意图】圈画诗中景物,是为了知道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为理解诗意做好铺垫。抓“断”“开”“至此回”想画面,是因为从这些字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天门山的雄峙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同时也是渗透古诗学习的方法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任务四品词入境,感悟诗情1品“出”“来”,想象画面。(1)诗人乘船离天门山越来越近了,他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想象第3、4句诗的画面。(

13、3)相机质疑:两岸的青山是怎么“出”的?孤帆是怎么“来”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体会诗句中“出”“来”所描写的情形。(4)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2由“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链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体会诗人的不同心境。3总结。(1)回顾学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2)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抓关键字词想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的方法,感受到了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汹涌的江水回旋奔流的画面,也感受到了诗人李白愉悦

14、的心情和对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设计意图】“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学生不易理解,怎么办?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它能帮助学生体会到:一个“出”字化静为动,逼真地表现了行舟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链接相关诗句,通过对比读,品词入境,更能感悟诗情。板块五积累背诵,指导书写1背诵积累。(1)齐读全诗,男女生比赛读。(2)填充诗句,指导背诵。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_中断_楚江_开_,碧水_东流至此回_。_两岸_青山_相对出_,孤帆_一片_日边_来_。(3)出示相关诗句的图片,学生配相应诗句。2指导书写。(1)出示“断、楚、至、孤、帆”5个字,学生观察字形。(2)重点指导书写“断”“

15、楚”。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断”字强调笔顺:左半部分先写“米”,再写竖折,“米”的捺变成点。“楚”字上半部分的“林”要写得扁些,捺变为点;下半部分的捺是主笔,要写得平缓舒展。3指导默写整首诗。指导古诗书写格式:第一行居中写古诗题目;第二行居中写朝代和诗人的名字;四句诗分行居中写,标点符号占一格。4推荐学生自主阅读李白的其他山水诗。【设计意图】规范地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所以要重视书写的指导,有的放矢,让学生获得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古诗的背诵和默写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板书设计第2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亦、宜”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8个字。2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绘的景色。3用自己的话说出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任务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