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

上传人:数落 文档编号:35955832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42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27页
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27页
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27页
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27页
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南巴气田马7井站-马103集气站、马1井站-马涪线、马1-11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评报告(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 项目背景11.2 建设项目特点3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3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5第二章 总则72.1 编制依据72.2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122.3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122.4 评价方法与时段202.5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02.6 评价执行的环境标准242.7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272.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32第三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43.1 管道路由比选343.2 建设项目概况383.3 工程分析523.4 总量控制68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04.1 自然环境概况704.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5第五章 生态

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5.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935.3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1295.4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1365.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144第六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66.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466.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476.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06.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36.5 固体废物处置环境影响分析1556.6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56第七章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1597.1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1597.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1607.3 环境风险识别1607.4 环境风险分析1647.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807.6 应急预案1847.7 环境

3、风险简单分析分析内容表1997.8 风险评价小结200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028.1 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2028.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论证2038.3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088.4 环保治理措施与投资208第九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109.1 经济效益分析2109.2 社会效益分析2109.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119.4 小结212第十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21310.1 环境管理21310.2 施工期环境监理22010.3 环境监测计划22210.4 环保竣工验收“三同时”制度223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22511.1 工程建设内容2251

4、1.2 工程与相关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2511.3 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结论22611.4 风险评价结论22811.5 污染物总量控制22811.6 公众参与22811.7 评价结论229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通南巴项目部在通南巴区块进行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通南巴区块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原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行政划分隶属于四川省通江、南江、巴中三县市,持证勘查面积为 2787.7 平方千米。于 1958 年开始勘探,第

5、一口试采井为马 101 井。2018 年 9 月通南巴 区块中的北部流转到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流转的探矿权面积 1054 平方千米 (有效面 积 898 平方千米) ,采矿权面积 131.3 平方千米 (马路背区块,即马 1 和马 2 区块,有 效面积 100 平方千米) 。2019 年 4 月 1 日,马路背区块完成交接工作,同月中原油田普 光分公司成立通南巴项目部,全面负责通南巴区块的运行管理工作。随着通南巴区块的大规模采气活动,需完善区块向外输送管道。本项目所涉及的 3 个井站 (马 7 井站、马 1 井站、马 1- 11 井站) 和 3 条管道 (马 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 马

6、 1 井站-马涪线、马 1- 11 井站-马涪线) ,通过管道将相邻的井站相连,通过各个井站 之间的集输管道将天然气集中至下游配气站,再通过下游配气站对天然气进行分配。工 程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基础管道,贯彻国家“切实推进天然气产 供储销体系建设”的战略需要,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通南巴区块目前依托西南油气分公司输气管网外输。项目收集马 1 井、马 7 井、马 1- 11 井产出的天然气,通过新建内部集输管道接入现有的马涪线,输至涪阳增压站,外 输进入河巴线,在草池首站脱水计量后输至巴中末站供应当地市场。具体的走向见图 1. 1- 1。1通南巴气田马7

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图 1.1-1 通南巴气田天然气外输系统图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关于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 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 复 (中原普光2021 172 号) 文件,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同意通南巴气田马7 井-马 1 井、 马 1 井-井站集输管道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 3 条集输管道及 3 个单井井站, 集输管道长 3.236km 。本项目管道立项具体内容见表 1. 1- 1。表 1.1-1 项目立项建设内容

8、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起点终点立项长度 (km )立项管径设计长度 (km )设计管径设计压力 (MPa)设计输气 能力( 104m3/ d)17井站-马103集气站管 道马7井马103 集气站1. 170DN1001. 170DN1006.35.62马1井站-马涪线管道马1井马涪线1.470DN1001.470DN1006.31.03马1- 11井站-马涪线管 道马1- 11马涪线0.596DN1500.596DN1506.39.22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9、和 国务院第 682 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的要 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通南巴项目部“通南巴气田马 7 井 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 马涪线、马 1- 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须进行环境 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16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目录 (2021 年版) ,巴中市通江县为嘉陵江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 防区,因此,项目属于“第五项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中“8 陆地天然气开采 0721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含内部集输管道建设) ” ,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中国 石油化工股

10、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通南巴项目部委托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 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通南巴气田马 7 井站- 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 11 井站- 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1.2 建设项目特点本工程特点有:(1) 本工程利用陆地管道对天然气进行站内集输,项目建成后,将项目所涉及马 1 井、马 7 井、马 1- 11 井所采天然气进行集输,为站外输气管道及其配套井站工程。(2)本工程有利于中石化的气源调配。输气管道采用的工

11、艺方案比较成熟可靠,设 备材料供应基本有保障,工程协调及施工组织各方均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工程的社会效 益明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 院第 682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于 2021 年 7 月 10 日 委托四川嘉盛裕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 马涪线、马 1- 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 预测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2、编制阶段。(1)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2021 年 7 月 10 日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即派技术人员赴现场踏勘,了解本项目拟建3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地有关情况,收集了相关资料;研究了本项目产能建设方案及与本项目相关的支持性文 件;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开展了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进行了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 别与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掌握了本项目的四邻关系、环境保护目标情况等,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本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制定了本项目的评价 工作方案及编制人员分工。接受委托 7 日内进行了网

13、上第一次公示。(2) 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2021 年 7 月-8 月按照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环境 功能特点,编制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委托成都翌达环境保护检测有限公司开展了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监测;在工作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并在此基础 上开展本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在现状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工程分析 的基础上对各个环境要素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 环评报告书编制阶段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本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部分不满足 要求的措施,环评给出了补充措施的要求及建议,并分析了补充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初 步完成编制

14、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 1-2016) 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 1- 1。4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图 1-1 本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图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1) 工程的选线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及避让;(2) 工程施工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尤其是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影 响;(3) 工程施工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 评估工程运行环境风险,关注环境风险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的可行性。5通南巴气田马7 井站-马 103 集气站、马 1 井站-马涪线、马 1-11 井站-马涪线地面配套工程1.5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及地方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全线不涉及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红线,沿线临时占用 的基本农田、林地 (管道外两侧 5m 外) 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永久占用的基本农田和 管道外两侧 5m 范围内的林地和耕地均由建设单位缴纳开垦费和补偿费由政府部门统一 进行占补平衡;管道从环境影响角度可接受。工程运行期不产生废水、固废,产生的废 气和噪声经处理后,对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在可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评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