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35955818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在答题卡中把正确选项用2B铅笔涂黑。本大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于2022年2月建成。如图为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环绕南极洲的各大洋、的名称正确的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冰川面积的变化企鹅的生活习性煤炭资源的勘探因纽特人的分布ABC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

2、”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如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此完成35题。3“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4关于“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5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成功,2022年4月16日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示意地球公转

3、轨道,据此完成67题。6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和着陆时,地球分别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和乙B丙和丁C丙和甲D丁和乙7东风着陆场所在区域()A地表千沟万壑B坎儿井纵列C高原湿地广布D荒漠植被为主明明同学打算暑假去攀登长城,攀登前对某地长城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了研究。据此完成89题。8明明同学通过研究地图发现()A烽火台海拔最高,易远观B关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C城墙沿着山脊,防御功能强D道路沿山谷建设,难度大9明明同学攀登长城时会发现()A到的坡度最小B在的西北方向C和的距离约为100米D到的高差约为200米无锡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观测夏至日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的变化。同学们在前一天为观测

4、查看天气预报,并做物品准备。如图阴影示意该日旗杆影子经过的区域。据此完成1011题。10同学们应从地理实验室挑选()风速风向仪指南针地质锤温度计卷尺ABCD11当旗杆影子为OM时()A太阳东升B日落西山C影子最短D影朝西南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据此完成1213题。12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A水能B地热能C太阳能D生物能13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壳发生了变动B气候变暖了C海平

5、面上升了D人类活动影响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撒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14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15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D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如图示意北京某月2日5日天气观察记录,据此完成1618题。16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2日5日气温日较差大的是()A2日与3日B3

6、日与4日C4日与5日D2日与5日17下列关于北京这几天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2日,雾霾严重B3日,沙尘天气C4日,多云天气D5日,晴转多云185日这一天气温明显下降可能是()A受来自较低纬度的东南风影响B出现了降雪天气C受来自较高纬度的西北风影响D云层太厚,阻挡了太阳辐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ABCD20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BCD读图,回答2122题。2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A甲B乙C丙D丁22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B

7、气候恶劣,土壤贫瘠C地形崎岖,资源贫乏D交通不便,远离水源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多措并举,“健康码”“行程码”等成为居民健康出行的重要电子凭证,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疫苗支援了菲律宾等许多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23“健康码”、“行程码”等的产生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A雄厚的资金B强大的制造力C充足的劳动力D高端的科技、人才24我国向隔海相望的菲律宾运送疫苗,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航空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京津冀协同发展利于缓解首都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的产业优势。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河北省曹妃甸,首钢原址改造成

8、工业遗址公园。首钢滑雪大跳台就是在首钢原厂址上建设的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之一。如图是凯凯同学查阅资料后,给首钢滑雪大跳台做的名片。据此完成2526题。25首钢滑雪大跳台()A是现代北京符号,承担文化职能B在冬奥会结束后,拆除恢复原貌C设计元素“飞天”,灵感源于信天游D在工业遗址上建造,建设成本高26首钢搬迁利于发挥()A河北的技术优势B北京的科技优势C河北的市场优势D天津的资源优势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生活、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紧急驰援上海,同心战疫,完成2728题。27下列为各省援沪医疗队出征时的横幅内容,匹配正确的是()A江苏省赣沪同心,一起守沪B河南省豫沪一家亲,携手抗疫情C湖南省

9、鄂沪同心,爱沪有加D福建省沪皖一家亲,守沪抗疫情28从哈尔滨到上海经过的铁路干线是()A京哈线、京沪线B京哈线、京包线C哈大线、京秦线D哈大线、沪杭线如图为水牛春耕景观照片,读图完成2930题。29该照片拍摄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小麦C青稞D小米30该照片拍摄地点可能位于()A柴达木盆地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江南丘陵如图是一幅描绘我国某地区风景的水墨画,读图完成3132题。31“岸边吊脚楼,船在江中游”是当地常见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该地属于我国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2下列描述符合该地理区域特征的是()A山区地形为主,气候干燥B湖泊星罗棋布,长冬短夏C屋顶坡

10、度较大,雨水充足D河流含沙量大,冬季结冰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水能蕴藏丰富。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335题。33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该河段()A结冰期短B水位变化大C地势落差大D径流量小34下列在图示流域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水稻B油菜C甜菜D大豆35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可在上游地区采取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B加固堤坝C退耕还湖D疏浚河道2021年8月19日10时,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家住西宁的藏族学生格桑乘坐图中所示铁路到拉萨参加本次盛会。读青藏地区示意图36铁路线经过的阴影区域是指()A青藏高原B柴达木盆地C三江平原D三江源地区

11、37格桑乘坐的铁路线是()A兰青线B青藏线C川藏线D滇藏线38格桑在火车上无法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A雪山连绵B天然盐湖C沼泽连片D沙漠广布如图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分布图(单位:千万人)。读图回答3940题。39我国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A鲁、冀B冀、鄂C豫、川D鲁、粤40甲省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B气候湿热C森林茂密D高寒缺氧二、读图分析题(本大题共5题,共60分)41(12分)秋分前后,小明和同学们到郊区开展研学活动。如图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同学们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路线在A处集合。两条

12、路线中相对平缓的是 ,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2)同学们在爬山过程中,沿途看到梯田上有成片的柑橘、甜橙等果林,由此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3)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处最佳观看点是 ,你的理由是什么?(4)同学们查阅天气预报,得知次日甲村最低气温23,有同学建议第二天早晨带件羽绒服去看日出(5)同学们得知,甲村计划修建自来水厂(位置如图所示),预案中有D、E两处引水点42(11分)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开展科学考察的天然实验室,我国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如图为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照片一和照片二反映的是两地

13、区科学考察的场景。任选其一,判断照片的拍摄地,说出两点理由。(2)适合青藏科考的时间段是 ,适合南极科考的时间段是 。(单项选择)A.11月一次年4月B.58月C.全年(3)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但成因不同。青藏地区主要是由于 高,南极地区主要是由于 高。(4)青藏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表示气候变化对两个地区环境的不同影响,将数字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海冰、冰盖面积变化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亚洲水塔”水量变化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 ;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 。43(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进行正确组合。甲 。乙 。丙 。丁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 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