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35955815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认识生物》速记清单(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考点1:观察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例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结构采用的方法就是观察法。 观察的方式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如观察月季花的形态和颜色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观察的顺序:空间顺序:一般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顺序

2、。时间顺序:一般遵循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由开始到结束、由早到晚等顺序。考点2: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通过捕食其他动植物获取有机物异养,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多样,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呼出气体和出汗等方式排出体内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和通过气孔排出二氧化碳等途径排出体内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又称应激性)。例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猎豹追捕羚羊。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但只

3、有高等动物和人类才具有,因为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例如,望梅止渴,马戏团的猴子做算术等。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的生长是指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的繁殖是指生物体能产生新的个体,繁殖后代的行为,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指生物体亲代和子代间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指生物体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考点1:调查法1.概述: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

4、,进行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2.科学调查的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如实记录调查情况(4)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5)写出调查报告3.常用的调查方法常用方法概述适用范围举例全面调查(普查)在对调查的结果要求比较精确,或调查的对象数量较少、调查的范围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即对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对象进行调查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不能有遗漏人口普查抽样调查若调查的范围较大、调查的对象太多,对调查的结果要求不是非常精确,或者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难以逐一调查,可以从整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即抽样调查应注意抽取样

5、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调查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考点2:生物的归类1.生物归类的方法对调查到的生物根据不同的归类方法可归为不同的类群,如下表所示:归类方法举例形态结构特征植物衣藻、铁线蕨、杉树、水稻动物蝗虫、蜗牛、鱼、鸟、牛、马其他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松、银杏、小麦、玉米、兔、狼水生生物水绵、海带、鲨鱼、鲸、扇贝用途家禽鸡、鸭、鹅家畜猪、牛、羊宠物狗、猫、金鱼作物小麦、玉米、水稻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的意义对调查过程中记录的生物进行归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了解,有助于对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疑难点1: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属于生物,主要是看

6、它是否具有生命现象,是否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才是生物,否则是非生物。2.每种生物都同时具备多项生物特征,如果某物体只具备某一项,则该物体不一定属于生物。3.生物的共同特征(1)“一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四能”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3)“一具有”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一除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疑难点2:区分观察法和调查法1.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

7、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例如,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结构采用的方法就是观察法。2.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例如,进行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易错提醒】1.生物的基本特征(1)并不是所有生物呼吸时都需要吸入氧气,少数生物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的生活不需要氧气,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也可进行无氧呼吸。(2)排便不属于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排便叫做排遗。(3)全有生物均具有应激性,但只有高等动物和人类才具有反射。(4)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如钟乳石可以“生长”,汽车、机器人可以运动。(5)病毒不具有

8、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2.观察和调查(1)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2)观察前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中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3)人口普查虽然调查范围大,调查对象数量多,但要求结果精准,必须逐一调查。(4)抽样调查时要做到样本大小合适,以减小误差。一般来说,样本越大,调查的结果越准确;样本越小,越容易产生误差。但是样本越大,调查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增大。1.本章的主要考点:(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和调查。2. 本章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的起点,在中考及学业水平考试中多与自然现象和生物实际相联系,侧重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解释的考查

9、。常见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真题再现】1(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多年生水稻,入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评出的“2022年十大科学突破”。多年生水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B水稻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C草盛则稻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和繁殖【答案】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水稻的茎中空,便于根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与水稻水生

10、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可见,水稻的茎中空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正确。B植物的叶片在脱落之前,一方面把植物能再利用的东西和营养物质转移走,另一方面把一些代谢废物转移到落叶中。可见,水稻季末落叶,体现了植物能排出代谢废物,B正确。C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体现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体现“生物有应激性”,C错误。D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芽分为花芽、枝芽和混合芽。可见,腋芽来年再生,体现

11、了植物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故选C。2(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大雨过后,菜地里爬出许多蚯蚓,几只鸭子忙着享受“美食”。以上没有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C【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详解】大雨过后,土壤里缺水空气,菜地里爬出许多蚯蚓,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呼吸和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几只鸭子忙着享受“美食”,说明生物需要营养,因此ABD正确,C

12、错误。故选C。3(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研究生物的方法,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测量法。【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主要运用了观

13、察法,A符合题意。B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C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被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应用比较法,C不符合题意。D调查法是生物学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3湖南怀

14、化统考中考真题)为了解初中生的近视情况,露露同学在本校的三个年级中各抽取了一个班级进行调查。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B比较C推测D抽样调查【答案】D【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等。【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A不符合题意。B比较法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 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B不符合题意。C 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所以对于科学推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可以凭空想像,C不符合题意。D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属于抽样调查, D符合题意。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