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35955812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下图中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是()ABCD2常温下的清水浸泡菠菜,浸泡后的清水依然清澈,用开水浸泡后水变成绿色,这是破坏了菠菜的哪种结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如图为撕取菠菜叶片表皮制成装片观察到的细胞,将A图视野换成B图视野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视野变亮B需要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2、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D视野内细胞数量变少4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B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C向右移玻片可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5如下图所示,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结合活细胞成像技术,可观察到酵母菌的动态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转到转换器可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B向左移动玻片可将出芽的酵母菌移到视野中央C可观察到酵母菌的呼吸作用D可观察酵母菌出芽生殖的全过程6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7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同的生命活动,细胞中控制

3、生命活动的中心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8制作百合花粉粒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下列做法有利于观察的是()A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B挑取的花粉数量越多越好C直接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D调节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9家兔和菟丝子,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质、细胞核、液泡D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10以下有关“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实验操作及观察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用稀释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B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将乙图中的细胞置于清水中C.为了避免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需要一侧先接触

4、水滴,再轻轻斜放下D二者相比,甲图中的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线粒体1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转换器换较大倍数的物镜C换倍数更高的目镜D换成大光圈12指纹识别是多数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3下列观察对象与所使用的工具不匹配的是()A花的结构放大镜B鸟的筑巢望远镜C病毒结构光学显微镜D雪豹觅食红外摄像机14表中制作口腔上皮细胞时装片的操作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滴加生理盐水染色B轻刮口腔内侧壁去除食物残渣C缓缓放下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D滴

5、加碘液维持细胞形态AABBCCDD1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A稀碘液B生理盐水C清水D酒精16吃桑葚时,桑葚中的花青素会把嘴唇染成紫色,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中A细胞质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17如图是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对这四个视野的解释错误的是()A视野出现的现象是实验者未将标本展平导致的B视野出现气泡是因为染色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C将视野变成视野,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D换用高倍镜观察同一部位,视野的细胞数目将变少18杜鹃鸟和杜鹃花的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液泡19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

6、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A向左上移动B向右上移动C向左下移动D向右下移动20图为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有成形的细胞核B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C甲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与乙细胞一样能作为亲子鉴定的原材料2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蒲公英的花粉颗粒, 观察到下图中甲乙两个视野,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0 倍B向右移动装片可将甲视野调换成乙视野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D若使用相同的光圈

7、和反光镜, 乙视野比甲视野亮22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藻类,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不同的伞藻有不同形状的“帽”,有的呈伞形(如图1甲),有的呈菊花形(如图1乙)。图2是在甲的假根上嫁接乙的柄,下列有关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2可以看出甲的假根上面长出甲的伞形帽,说明细胞核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B图2中乙的柄中含有细胞质,但长出伞形帽,说明细胞质对遗传性状不起决定作用C如果把乙的假根上嫁接甲的柄,长出的伞帽是菊花形帽D如果把甲的假根去核,植入乙的细胞核,切去伞帽,过一段时间后长出伞形帽23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与信息变化的统一。以下关于细胞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将细胞

8、比作汽车,那么叶绿体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B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C细胞中的有机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D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24细胞具有极其精妙的结构,每个结构都有其对应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C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2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煮菠菜时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破坏了细胞壁D切西瓜流出的

9、红色汁液来自细胞质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26仙人掌可作为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仙人掌果实清甜可食、鲜嫩多汁。(1)制作仙人掌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填“清水”或“生理盐水”),其目的是 。若显微镜视野出现了气泡,操作不规范的步骤是 。A滴加清水B挑取涂抹C盖盖玻片(2)仙人掌的茎粗大肥厚,肉质多浆,绿色或灰绿色,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构成的,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属于 。(3)为探究仙人掌的抗炎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选新鲜仙人掌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制成仙人掌水煎液。某种药物可导致小鼠患急性渗出性耳廓炎,取患病的小白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按小鼠

10、体重分别给药,结果如下表:组别小鼠数量(只)剂量(g/kg体重)耳的肿胀度(毫克)生理盐水10253.5仙人掌水煎液10251.90.5%氢化可的松(消炎药物)100.0251.4实验中每组选择10只小鼠,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上述的实验结果表明,仙人掌 。27荷花为睡莲目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盛开于酷暑高温的少花季节,是水景造景的主要素材之一。(1)荷花的花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花瓣中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 中。(2)图乙中的b为光学显微镜下荷花的 ,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观察此结构时,图像不清晰,可以调节图丙中的 (选填“1”或“2”)。(3)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是全球性水环境

11、问题。科研人员对荷花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被生活污水污染(如磷等)的水体中种植等量的荷花,在荷花的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测量三个地点水体中总磷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随着荷花的生长,三个地点水体中总磷的含量都 ,实验结果说明: 。28如图是细胞的模式图,请结合这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构成生产者的细胞是 (填甲或乙)(2)具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的结构是 (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细胞时,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它含有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4)吃西瓜时,我们会感到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图中 内含有溶解的糖分(5)甲图中颗粒状的结构E 能够把 转换为 (填能量形式)图甲和图乙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12、是 (6)图乙细胞在清水中涨破而图甲细胞则不会,是因为图甲具有 29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天地革而四时成。地球的运动导致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应对这种变化,一些植物也像人类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很早就发现含羞草、花生等植物白天叶片张开,而到了晚上叶片合拢并下垂。在1729年,有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把含羞草一直放在黑盒子里,发现其叶片仍然保持白天张开晚上闭合,可见含羞草叶片的开合是一种内在的节律现象,人们把生物这种内在的节律称为“生物钟”。植物叶片开合的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而植物当然不会白白消耗能量,那么叶片昼开夜合一定有它的意义。对此,研究者做出了许多猜测,比如这有利于抵御害虫的侵袭

13、,或者能够更好地保持水分和抵御夜晚的寒冷等。这些猜测都需要有证据支持。为证实以上猜测,研究者进行的其中一项实验如下:把虫子和植物做了两种处理,一个是同步化处理,就是让植物和虫子的昼夜节律相同,即虫子白天的时候,植物也是白天;另外一个是非同步化处理,就是昼夜节律不同,即让虫子白天的时候,植物是晚上。处理后共同饲养一段时间,观察植物和虫子的变化,最终获得下图所示的结果。经过不断研究,人们找到了控制节律的遗传物质“生物钟基因”,由此揭示了节律现象的机理,进而还发现,生物钟基因能够参与调控很多生命活动,如细胞伸长、叶片运动、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气孔的开闭、开花的季节等。正是这种“按时而动”的特点让植物的生命活动更有效率。(1)生物节律这种普遍的生命现象既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 ,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2)根据文中对生物钟的解释分析,以下现象是由生物钟引起的有_(多选)。A雄鸡报晓B北雁南飞C春华秋实D斗转星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