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画 文档编号:35955343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语文第1课《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明天开始去踏青 去沐浴春光溶溶 去听春风悦耳的笛声 去为每一株草起一个调皮的乳名 去为青青的麦苗编一支浪漫的舞蹈 去为枝头的鸟儿谱几曲悲欢离合 去梳一梳垂柳飘柔的长发 去吻一吻桃花绯红的脸颊 美妙的诗句让大家对春天充满了期待,今天我们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春。【学习目标】 1、了解朱自清及其作品,积累重要词语。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写法。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2、。现代散文家、诗人。江苏扬州人。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绿等。1948年,为抗议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最后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写作背景】 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读音释义】 朗润:明亮滋润。酝酿(y

3、n ni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窠(k)巢:鸟兽昆虫的窝。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黄晕(yn):昏黄,不明亮。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本文比喻姿态优美。卖弄:有意显示、炫耀。抖擞(su):振作。【整体把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明确:春草图草报春第3段;春花图花争春第4段;春风图风唱春第5段;春雨图雨润春第6段;迎春图人迎春第7段。3、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全文可分哪几个部分?明确: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1

4、):盼春;第二部分(2-7):绘春;第三部分(8-10):赞春。【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盼春1、在“盼春”中,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作者急切渴望春天到来的心情。(2)“春天的脚步近了”,用拟人把春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写出春天将至的喜悦心情。2、第1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7)盼春1、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一段与第3-7段描绘的五幅图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明确:第2段写了山、水和太阳;这一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景,与后面的五幅图画是总分关系。2、第

5、2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拟人、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喜爱之情。 春草图(3)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春草的?体现在哪些词语上?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明确:情态:“偷偷地”“钻”旺盛的生命力; 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嫩、软; 颜色:“绿绿的”绿; 长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旺盛、多。 侧面描写:以人们在草地上的欢乐,侧面衬托春草的勃发。2、“偷偷地”和“钻”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让人惊喜。 “钻”,写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两个词语运用拟人,把小草人格化,富有情

6、趣,惹人喜爱。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明确:运用动作描写和排比修辞。增强了语言气势,生动地描写出人们在草地上的欢乐,侧面衬托春草的勃发。春花图(4)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春花的?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明确:自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树上花下遍地。 先树上:从视觉、嗅觉写,运用联想,写花多、花艳、花甜。 再花下:从听觉、听觉写蜂喧蝶舞,从侧面烘托花多、花艳、花甜。 其后地上:从视觉,由面到点,写野花数量多、种类丰富、闪烁。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7、。明确:拟人。把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表达喜爱和赞美之情。(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明确:比喻、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表达喜爱和赞美之情。(3)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明确: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既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又和后面的“桃儿、杏儿、梨儿”一一对应。上下文语序一致,结构严谨。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

8、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中的“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你想起了哪句诗?明确:“闹”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蜂喧蝶舞的热闹场面,不仅烘托出花香之浓,花蜜之多,而且还使画面具有一种动感,进一步表现了果树开花的繁荣景象。动静结合使所写之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图(5)1、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明确:“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春风的温柔;“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空气里酝酿”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 “唱出婉转的曲子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2、“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

9、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的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春风的柔和。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鸟儿迎春的欢悦。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如何理解“卖弄”一词?明确:“卖弄”原意是有意显示,炫耀,这里贬义褒用,再现鸟儿在春风中尽情歌唱的欢乐情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春雨图(6)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明确:一下就是

10、三两天连绵;像牛毛细密;像花针闪烁;像细丝绵长;一层薄烟轻盈;树叶绿小草青润泽。2、作者在描绘“春雨图”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征,表达喜爱之情。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运用拟人修辞,语言生动形象,烘托出乡村的安静而和平。3、作者写春雨,为什么要写“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明确:侧面烘托春雨的润物之功。迎春图(7)1、迎春图抓住了人们的什么特点?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明确:多、忙、乐。 表现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憧憬。2、“一年之计在

11、于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什么意思?你知道与“一年之计在于春”相关的一句俗语吗?明确:引用。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 “一日之计在于晨。”3、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明确:其他四幅图层层铺垫,很好地烘托了迎春图。第三部分赞春(8-11)1、最后三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比喻、拟人、排比,分别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2、这三个比喻句能不能颠倒顺序?为什么?明确:不能。这三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进程(春意越来越浓),排列有序,不能颠倒。3、归纳主旨 明确: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拓展延伸】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加点的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处处闻啼鸟 ( ) (5)天街小雨润如酥( )答案:(1)视觉 (2)听觉(3)嗅觉(4)听觉(5)触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