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画 文档编号:35955338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第13课《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使至塞上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时期,边塞诗的创作,以诗人之众多,名作之如林,而成为当时诗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诗人王维,也创作了40首边塞诗名作,甚至比边塞诗人高适的20余首还多。今天我们来欣赏王维惊艳了整个大唐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领略北方边塞的别样风光,体会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并默写诗歌。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3、结合写作背景,感受诗人前后情感的变化,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

2、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现存约400首, 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苏轼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背景链接】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破吐番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此次命王维出塞,实际是将他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赴边途中,记述了诗人出塞的所见所感。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传诵不衰的诗篇。【读音停顿】 使至塞(si)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d)护/在/燕(yn)然。【整体把

3、握】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明确: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2、诗的每一联分别写了的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明确:首联:轻车简从,出使边塞。(叙事)颔联:自比蓬雁,内心郁愤。(抒情)颈联:边塞风光,奇特壮丽。(写景)尾联:战斗紧张,战事繁忙。(叙事)【合作探究】 1、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的什么信息?“单车”和“过”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 “单车”出使边塞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苦闷和孤寂;“过居延”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诗人

4、孤寂的心情。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赏析。明确: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这两个意象,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被排挤出朝廷的内心抑郁激愤之情。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选取了哪些意象?写出了边塞的什么特点?传达出怎样的情感?明确: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写出了边塞的荒凉以及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境界开阔雄浑。这两句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 寓情于景,表达孤寂之情。4、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5、。明确:一个“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特壮美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诗人的孤寂情绪。5、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燕然勒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表达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叹以及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6、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有哪些?明确:表现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激愤、抑郁、思乡等幽微难言之情;对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颂扬;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达观之情。7、归纳主旨 明确:这首边塞诗描绘了塞

6、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孤寂忧愤,也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及豁达情怀。【写作特色】 (1)画面开阔,意境雄浑。(2)比喻贴切,遣字用词精妙传神。【拓展延伸】 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沙漠的诗句?明确:(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4)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课堂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1)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_,_。(2)表现飘零之感:_,_。(3)由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可联想到使至塞上里与之意境相似的句子:_,_。(4)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_,_。(5)描绘塞外荒漠奇特壮美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_,_。(6)描写边塞战士紧张生活,表现他们为国戍边战斗精神:_,_。 答案:(1)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2)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6)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2、“征蓬”“归雁”两词用得很好,试作分析。 答案:运用比喻的手法,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