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

上传人:mo****ng 文档编号:359551031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某某地方公共信用和shi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V1.0(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xx县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案xxxx年xx月目录一、 项目概况4一) 项目背景4二) 建设依据4三) 建设原则5二、 总体建设要求6一) 建设目标和内容6二) 总体框架9三) 拓扑结构10四) 技术路线要求11五) 系统性能要求12三、 详细建设要求13一) 公共信用信息化平台131、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分类和来源132、政府内部信用信息服务系统153、信用xx网214、信用信息特色应用系统295、信用信息数据库31二) 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331、市场准入信息子系统332、质量监管信息子系统353、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信息子系统384、消

2、费维权和社会监督信息子系统385、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子系统406、市场监管信息平台427、市场监管信息数据库43三) 基础支撑平台441、统一身份认证平台442、单点登陆系统453、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464、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505、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546、数据归集及分发平台587、外部平台接口需求618、应用支撑组件629、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数据采集66四、 基础设施建设要求75一) 应用服务器75二) 数据库服务器76三) 服务器操作系统要求77四) 服务器中间件要求78五) 数据库要求79五、 信息安全建设要求81一) 信息系统安全需求81二) 网络安全需求821、 防火墙8

3、22、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833、 入侵检测系统854、 网页防篡改系统875、 网络安全检测服务89六、 项目实施管理92一) 设计与开发92二) 现场测试92三) 系统安装93四) 系统培训93五) 系统试运行93六) 项目验收93七、 项目清单94一、 项目概况一) 项目背景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进行部署,xx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将建设覆盖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明确为我省社

4、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之一,xx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到2015年,建成省、市两级联通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的具体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自2012年初启动的xx“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正是从肃清市场乱象、强化政府服务、维护公共安全、保障民生幸福多个维度系统地推动和谐幸福xx的建设,因此深受社会和群众支持。为加快推进我县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根据省委、省政府xx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委办发

5、电2012153 号)和xx省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6年)(粤府20139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总体部署和xx市社会信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x市经信2012433号)、xx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推进我县社会信用信息化建设,推进xx县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我县行业和部门间信用和监管信息互通共享,为我县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信息化支撑。二) 建设依据根据xx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和电子政务建设规划要求,结合各种技术标准规范,编制本建设方案。主要参考的编制依据如下:关于征求对xx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修

6、改稿)意见的函(粤发改信息函2014657号)xx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委办发电2012153 号)xx省社会信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粤经信电政2012862 号)xx省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6年)(粤府201398号)xx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工作方案xx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方案xx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xx市社会信用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x市经信2012433号)关于印发2015年xx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和2015年xx市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x市两建办字20151号)三) 建设原则项目建设需按照以下建设原则切实全面开展: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7、严格遵循国家和省、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统筹规划xx县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分层推进,逐步实施,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先进性和易用性结合。在系统技术选用上,兼顾先进性与易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根据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应用要求,需要采用平台/组件化等先进技术。同时,需要兼顾使用人员计算机现实应用水平,在软件的人机界面操作方面、自定义设置方面、系统关联架构方面,体现角色化、易用、好用的特点。 安全性与稳定性结合。在系统可靠性要求上,兼顾安全性与稳定性结合的原则。系统在进行包括应用系统、数据传输、数据库等建设时,要进行必须的安全措施设计,需要进行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网络按

8、要求隔离和连通、应用软件操作授权等安全方案设计和制定。同时,需要兼顾系统本身为保证正常运行的稳定性要求,在网络通信、权限管理、应用功能安全体系等方面具有符合客观实际要求的时间设计、角色设计和级别设计。使整个系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应用。 可扩展性与易维护性结合。在系统的发展性设计上,兼顾可扩展性与易维护性结合的原则。系统的功能建设,需要进行组件化的开发,使应用软件与运行环境相分离,软件不会受到运行环境的升级和变化而变化,运行环境也不会收到业务应用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构建“动态可扩展、无限可延伸”的柔性软件应用模式,充分适应系统的可扩展需求;同时,在软件的应用架构上,采用主体应用、数据调用

9、、数据库运行和存储的应用软件为B/S架构,保证系统容易维护,并良好运行。 经济性与可行性结合在系统建设资源保护上,兼顾经济性与可行性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系统建设时,根据龙岩市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尽可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网络、系统软件等基础环境;同时,系统在进行基础平台选择上,兼顾技术发展和业务变化带来的设备投入,减少重复投入,并尽可能延长系统生命周期;在保持经济性指导下,需要从有利于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价值方面进行设计和考虑,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二、 总体建设要求一) 建设目标和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现有的电子政务网络和硬件资源,建设xx县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按照统一

10、的标准规范,全面整合我县有关行业和部门记录的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监管信息,构建高效的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对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的记录、整合、共享和交换,同时,与市级社会信用和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县网上办事大厅、县电子监察系统等进行对接,实现信息资源服务渠道的充分整合,提高我县公共信用和市场监管的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具体建设内容:(一)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提供社会信用信息服务为核心,制定信用信息采集标准和数据规范,配合数据采集和分发管理平台,及时更新信用信息数据库内容,通过信用xx网和信用信息特色应用系统、移动客户端服务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1)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

11、录体系架构设计:信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县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能有效整合信用信息资源,为信用信息的归集分发提供导航和检索服务,解决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问题。2)信用信息数据库:遵循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信用指标目录和建设规范,利用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系统全面整合各行业、部门所记录的社会成员信用信息,建立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考虑各部门信用信息记录特点及应用需求,支持各部门和行业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建立行业应用数据库。3)政府内部信用信息服务系统:政府内部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通过归集所有信用数据后分析整理,为各级政府部门联合监管

12、提供数据支撑,包括信用信息查询、信用信息录入、信用异议管理、信用预警、信用联动监管、信用统计分析、信用报告、信用服务和信用咨询。4)信用xx网:包括电脑版信用xx网和移动客户端。电脑版信用xx网提供信息发布、信用信息查询、信用互动交流、服务指南、安全监控和后台管理服务;移动客户端涵盖android、iOS、微信公众号三个版本,提供信用动态查看、政策法规查看、信用公示、信用查询和信用问答服务。5)信用信息特色应用系统:信用信息特色应用主要针对某些特定行业、领域或特定群体的专题信用信息应用,包括专题信用服务和信用个性化服务,其中信用个性化服务包含网上办事大厅信用服务、市民网页信用服务、法人网页信用

13、服务、银行机构信用信息服务和信用服务机构信息信息服务。(二)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1)市场准入信息子系统:以工商登记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归集跟市场主体相关的登记信息、人员信息、股东信息、变更信息、处罚信息、消保维权、异常名称、严重违法信息、企业抽查、年度报告等数据信息,提供市场准入主体信息管理和市场主体信息公示管理服务。2)质量监管信息子系统:采集市场流通产品、商品、旅游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质量信息,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质量信用、政策法规、质量标准化、产品质量抽查检查等信息的查询、质量相关业务的申请与受理、质量投诉举报等功能,为政府监管人员提供信息采集、数据统计、质量趋势分析、投诉建议处置、信息发布

14、等功能。3)市场竞争秩序监管子系统:监管对象覆盖准入阶段准入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市场竞争秩序信息的公示公开、搜索查询和数据分析功能。4)消费维权和社会监督信息子系统:从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归集或者对接农业、质检、卫生、商务、食品药品等监管部门业务信息系统,获取和发布抽检商品信息、不合格商品信息、缺陷商品召回信息、商品质量宏观评价信息等数据,提供消费维权投诉举报及信息公示功能。5)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子系统: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包含食品对应市场主体从准入开始至后续各监管阶段的监管信息,同时满足食品质量风险预控、应急、溯源、投诉等方面的要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数据交换系统从各职能部门采集食品的安全信息,

15、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公示,供企业和公众查询。6)市场监管信息门户:包含基于政务网的内部开放门户和基于互联网的对外展现门户两个部分。基于政务网的内部开放门户核心是采用统一的模式,通过信息发布工具、资源统计分析工具、资源检索工具等,方便全县各部门用户发布及共享使用市场监管信息;基于互联网的展现门户将各部门发布及接口获取的市场监管信息,清洗后集中展现,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综合利用。7)市场监管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采集、集中、转换、清洗、装载等数据抽取手段,把并网运行多家单位多个系统的业务数据原始数据融合到数据资源中心系统来,形成业务数据资源池、统计分析挖掘数据资源池、共享交换数据资源池、多渠道采集跟踪数据资源池、应用系统管理及支撑数据资源池五大资源池。(三)建设基础支撑平台1)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身份验证、数字证书有效性验证以及数字签名等认证,实现高强度身份认证、安全登陆等功能,充分保证各政府部门业务系统敏感数据的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