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

上传人:mo****ng 文档编号:359478378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某某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0(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行政服务中心绩效考核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xxxx年xx月目录一、 项目概述31. 项目背景32. 建设目标33. 设计原则3二、 总体建设51. 总体框架52. 技术路线要求63. 系统安全要求94. 系统性能要求9三、 建设内容91. 评价管理92. 大厅管理103. 考勤管理114. 考核管理125. 办件管理136. 评选管理147. 效能统计158. 系统管理169. 基础支撑平台1710. 对外接口服务19四、 硬件基础建设要求19五、 项目实施管理191. 设计与开发192. 现场测试203. 系统安装214. 系统培训215. 系统试运行216. 项目验收21六、 建设费用

2、清单22一、 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建设xx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的绩效考核系统,根据xx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要求,对行政服务中心现有的绩效考核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科学设立各项指标,充分反映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履职、服务的工作实绩和成效。针对行政服务器中心xx区分中心定制开发专业办事大厅考核系统,充分反映xx区分中心进驻事项是否做到“应进必进”,部门授权是否够到位,窗口服务功能是否齐全,人员素质是否达标。政府绩效考核系统充分整合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以促进办公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在目标考核的基础上,着重过程考核。绩效考核系统设计重点围绕评估对象、评估内容、评估指标、数据采集

3、、评估方法模型、评估结论六个方面。通过系统独具特色的预考核系统,在过程中可以随时考核,结合提醒机制,通过考核提升服务质量。2. 建设目标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依托现有电子政务应用网络和硬件资源,建设xx区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整合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评价信息、办事效率信息、考勤信息等内容,建立考勤和考核规则模型,对获取到的各类管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用可视化的图形图表样式展现,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效能考核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3. 设计原则在系统的设计中遵循如下原则:安全性:保证系统数据处理的一致性,保证业务和数据不被非法侵用和修改伪造,保证数据不因意外情况丢失和损坏,提供多种安全检查

4、审计手段;使用系统平台的相关安全设置以及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系统不被非授权用户侵入,数据不丢失,传输时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确认对使用者、发送和接收者的身份等。准确性:通过周密的系统调研和分析,确保对业务要求的正确理解;通过规范的项目管理和严密的系统测试,保证系统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同时,在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提供多种核查、审计手段,进一步保证系统处理的准确性。系统可靠性: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对可靠性的要求,采用高可靠、高可用性技术以使系统能够保证高可靠性,尤其是保证关键业务的连续不间断运作和对非正常情况的可靠处理。可伸缩性:系统应该真正符合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5、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系统应能满足新增的需求,而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的改变。此外,让一群相同或不同的服务器共同工作,平滑升级。可扩展性:系统应能方便扩展,以支持有价值的新兴应用。同时,多服务器集群协同工作,实时地监测服务器状态,自动负载平衡,以保证实现大用户量并发处理和高效的网页浏览速度。开放性:支持XML、SOAP、Web Service、LDAP等当前受到普遍支持的开放标准,以保证本系统能够与其它平台的应用系统、数据库等相互交换数据并进行应用级的互操作和互连性。可移植性:系统应该能够保证组件的重用,保证在将来发展中迅速采用最新出现的技术、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实时性

6、:保证实时完成大容量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系统的高性能,对业务提供并发处理支持。实用易用性: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可管理易维护性:由于系统部署的范围比较广,因此系统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管理和易于维护的特点。个性化技术:保证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喜好定制工作平台的内容,减少使用的复杂程度,提高使用效率。集成性:系统的设计将充分考虑到现有的技术投资以及未来电子政务的功能要求。先进性:所选择的软硬件平台和整体方案必须是业界的优秀产品,并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成熟性

7、:采用的应用系统平台和软件技术、产品都应具有经受市场长期考验,并具有国内外的众多成功案例。可行性:系统必须能够比较方便地实现设计目标中所要求的功能,具有易于实施,易于掌握以及实施成功率高的特点。二、 总体建设1. 总体框架系统总体框架图如下:1、表现层:建设面向PC端的页面展现和交互。2、应用层:建设绩效考核应用体系,包括评价管理、效能统计、大厅管理、考勤管理、考核管理和系统管理。3、支撑层:建设数据共享引擎、报表统计引擎和内容管理引擎,为系统提供底层组件支持。4、数据层:依据基础数据资源库架构体系,建设人员信息库、评价数据库、考核数据库和系统库,存储各类业务数据和系统运行数据,为系统运行提供

8、数据存储和数据调用服务。5、基础层:依托现有资源情况,为系统运行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支撑软件资源支持。6、对外接口服务平台:建设与xx区网上办事大厅、xx区行政服务中心网站、与xx区行政服务中心评价器管理系统对接。7、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科学的运维管理体系,实现按运维相关规则制度有序、便捷地进行系统维护及运营。2. 技术路线要求(一)采用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须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OA)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在SOA中,具体应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组件(服务)组合构建起来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逻辑不再受制于潜在底层结构的限制。服

9、务在设计时就考虑到集成的需要,服务以及相关的接口必须保持稳定,而且可以被重新设置、整合以满足数据接口上的不断变化。(二)采用Web Services技术XML Web services 既可以在内部由单个应用程序使用,也可通过公开以供任意数量的应用程序使用。由于可以通过标准接口访问,因此 XML Web services 使异构系统能够作为单个计算网络协同运行。XML Web services 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服务的实现与使用之间的高度抽象化。通过将基于 XML 的消息处理作为创建和访问服务的机制,XML Web services 客户端和 XML Web services 提供程序之间除输入

10、、输出和位置之外无需互相了解其他信息。(三)采用XML技术采用XML表示元数据和进行数据标准规范的描述,主要优点如下:(1)XML可以屏蔽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格式的差异,是理想的中间交换格式。(2)XML Schema具有足够的表达能力用于表示元数据、描述数据标准规范,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标准。(3).Net平台和J2EE平台都对XML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采用XML可以实现跨平台。(4)使用XML表示数据在格式上存在较大的冗余,但可以通过压缩技术减少存储容量。(5)国家电子政务标准总体组已确定采用XML作为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并作为基础数据元的描述标准。(四)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大型关系数据库是以高

11、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采用安全管理机制,支持共享SQL和多线程服务器体系结构,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支持大量多媒体数据,提供接口工具,支持分布式管理方式,适用于多种应用的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管理,包括大负荷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及以查询为主的数据仓库应用系统。大型关系数据库具有高安全性、可扩展性、高性能、高可靠性、可移植性等特色功能。高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基于角色与权限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基本安全功能,并根据安全管理机制,将审计和数据库管理分别处理,同时增加了强制访问控制的功能,另外,还实现了包括通讯加密、存储加密以及资源限制等辅助安全功能。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支持多操

12、作系统、支持64位运算、支持多服务器集群等。大型关系数据库支持目前市场上各种流行的64位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能够充分支持64位内存寻址能力和TB级的海量数据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性能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采用封锁机制来解决并发问题,系统提供了多种锁:表锁、行锁和键范围锁,在缺省情况下为行级锁。封锁的实施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即隐式上锁和显式上锁。隐式封锁根据事务的隔离级有所不同,由数据库自动执行。同时,提供给用户多种手动上锁语句,用以适应用户定义的应用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和性能。高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备份与恢复的功能,大型关系数据库可以同时管理多个数据库,物理备份与还原都是以数据库

13、为单位,即备份时需要指定数据库,还原时也只能根据备份的信息还原对应的数据库。支持完全备份/恢复、增量备份/恢复,同时提供了在线和离线进行备份和恢复的功能。可移植性主要体现在支持各种接口的标准和跨平台的功能实现。各种接口的标准包括SQL92、ODBC、JDBC、OLEDB、PHP等国际标准,大型关系数据库支持VC、VB、PowerBuilder、C+Builder、JBuilder、Delphi、Eclipse等各种流行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能够方便地将基于标准接口的其他数据库应用移植到数据库上。同时,提供了专门的数据迁移工具,支持将Oracle、DB2、Sql Server、Sybase、My

14、sql、PostgreSQL、文本文件、Excel文件、XML文件等数据源中的数据的迁移。大型关系数据库能实现不同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等)、硬件(X64/X86/SPARC/POWER/TITAM)平台的支持,各种平台上的数据存储结构完全一致。与此同时,各平台的消息通信结构也完全保持一致,使得数据库的各种组件均可以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交互。大型关系数据库支持特色功能包括:全文检索、多字符集支持、物理数据页大小可选、代理服务与作业调度、多媒体和空间信息支持等。(五)MVC处理模式MVC是Model/View/Control的缩写。MVC架构也是当今很流

15、行的一种设计模式。M表示模式层,V表示视图层,C表示控制层。模式层完成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管理,视图层主要完成用户 界面的管理,而控制层主要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将相应的请求转发到对应的业务逻辑进行处理。(六)B/S体系架构为了充分满足系统在安全性、跨平台性、可移植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系统构建于B/S三层应用体系结构之上,采用国际流行和成熟的技术框架,使用PHP、javascript、XML等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控制逻辑和数据存取逻辑通过在不同的技术层面上实现,在应用服务器之上,实现业务逻辑的快速部署和灵活调整,充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可靠访问。3. 系统安全要求系统安全:系统的安全是指运行系统服务器、工作机、软件及网络设备等工作的安全。连接安全:连接安全是指客户端(工作机)与系统服务器连接中的安全。用户通过互联网连接服务器,进行相关操作。建立连接时我们要首先确保为其建立的是一个安全的信息通道,此外还要保证其身份的真实性、惟一性。此外,对于WEB发布网页,我们要确保其访问的是合法的系统,防止发生“网络钓鱼”现象。数据传输安全:数据传输的安全是指客户端(工作机)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安全。一方面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